1.本实用新型属于盆栽培育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培育观赏山茶盆栽的花盆。
背景技术:
2.观赏山茶, 属山茶科山茶属, 包括山茶原种以及采用不同山茶属植物通过杂交育种、实生选育、芽变选种等方式获得的山茶品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统称为观赏山茶,习惯称之为“茶花”,多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大多具有瑰丽的花朵,花单生或簇生,花冠白色、红色或黄色,以及复色,观赏价值较高,在园林中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逐渐被用于庭院的绿化美化和观赏盆栽培育。
3.在培育山茶盆栽的过程中,根据山茶植物生长习性,在培育过程中,每1-2年需要更换不同盆口大小的花盆,不仅大大增加了劳动力,而在换盆的脱盆工序不可避免的对山茶植物有根系损伤的风险,众所周知,山茶植物根系普遍为主根型,侧根少,当根系受到损伤后不容易萌发新根,植株生长不容易恢复,对盆栽培育不不利,影响产业化盆栽培育规模。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需脱盆移植,排水透气性良好,能有效提高种植效率的用于培育观赏山茶盆栽的花盆。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用于培育观赏山茶盆栽的花盆,包括盆体;所述的盆体沿着盆体宽度方向设有折叠段,可伸缩;所述的盆体的盆壁上均布有上下两排通孔,其中上排通孔为通风孔,下排通孔为排水孔;所述的盆体的内壁上还均布有控根板;所述的排水孔设置于相邻控根板之间。
7.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以上所述的折叠段设有2-3段,且不相接。根据需要对盆体进行适应性的伸缩调整,盆体的容积变大,可适应新的培育阶段,无需脱盆移植;折叠段不相接能减少其对盆体支撑强度的影响。
8.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以上所述的通风孔的孔径大于排水孔的孔径。
9.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以上所述的排水孔的高度距离盆体底部5-8cm。有助于有效排出积水,避免烂根情况发生。
10.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上述花盆还包括托盘:所述的托盘位于盆体的下方。托盘用于承托盆体。
11.使用时,盆体利用折叠段可进行伸缩,容积可调,在观赏山茶盆栽培育过程中能一步到位,中途不需要更换大盆;植物根系顺着控根板向下生长,避免横向生长形成窝根打结,使根系在土壤中分布均匀,提高观赏山茶根系吸收水肥能力,加快植株生长速度;上排的通风孔能起到通风透气的作用,下排的排水孔不仅能及时排出积水,还有利于观赏山茶植株根部呼吸及透气,促进观赏山茶植株的生长。
12.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实用新型在盆体上设有的折叠段可进行伸缩,容积可调,在观赏山茶盆栽培育过程中能一步到位,中途不需要更换大盆,有效避免了脱盆移植易造成的根系损伤,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种植效率;当盆体上设置2-3段折叠段时,折叠段不相接,能减少其对盆体支撑强度的影响。
14.2、本实用新型的控根板引导观赏山茶根系向下生长,避免横向生长形成窝根打结,使根系在土壤中分布均匀,提高观赏山茶根系吸收水肥能力,加快植株生长速度。
15.3、本实用新型上排的通风孔能起到通风透气的作用,下排的排水孔不仅能及时排出积水,因其设于相邻控根板之间,还有利于观赏山茶植株根部呼吸及透气,促进观赏山茶植株的生长。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设有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识:
19.1-盆体,2-折叠段,3-通风孔,4-排水孔,5-控根板,6-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21.实施例1:
22.一种用于培育观赏山茶盆栽的花盆,包括盆体1;所述的盆体1沿着盆体1宽度方向设有折叠段2,可伸缩;所述的盆体1的盆壁上均布有上下两排通孔,其中上排通孔为通风孔3,下排通孔为排水孔4;所述的盆体1的内壁上还均布有控根板5;所述的排水孔4设置于相邻控根板5之间。
23.所述的通风孔3的孔径大于排水孔4的孔径。
24.所述的排水孔4的高度距离盆体1底部5-6cm。有助于有效排出积水,避免烂根情况发生。
25.使用时,盆体1利用折叠段2可进行伸缩,容积可调,在观赏山茶盆栽培育过程中能一步到位,中途不需要更换大盆;植物根系顺着控根板5向下生长,避免横向生长形成窝根打结,使根系在土壤中分布均匀,提高观赏山茶根系吸收水肥能力,加快植株生长速度;上排的通风孔3能起到通风透气的作用,下排的排水孔4不仅能及时排出积水,还有利于观赏山茶植株根部呼吸及透气,促进观赏山茶植株的生长。
26.实施例2:
27.一种用于培育观赏山茶盆栽的花盆,包括盆体1和托盘6,托盘6位于盆体1的下方,用于承托盆体1;所述的盆体1沿着盆体1宽度方向设有折叠段2,可伸缩;所述的盆体1的盆壁上均布有上下两排通孔,其中上排通孔为通风孔3,下排通孔为排水孔4;所述的盆体1的内壁上还均布有控根板5;所述的排水孔4设置于相邻控根板5之间。所述的折叠段2设有2-3段,且不相接。根据需要对盆体1进行适应性的伸缩调整,且减少对盆体1支撑强度的影响。可根据需要对盆体1进行适应性的伸缩调整,盆体1的容积变大,可适应新的培育阶段,无需
脱盆移植;折叠段2不相接能减少其对盆体1支撑强度的影响。
28.所述的通风孔3的孔径大于排水孔4的孔径。
29.所述的排水孔4的高度距离盆体1底部7-8cm。有助于有效排出积水,避免烂根情况发生。
30.使用时,盆体1利用折叠段2可进行伸缩,容积可调,在观赏山茶盆栽培育过程中能一步到位,中途不需要更换大盆;植物根系顺着控根板5向下生长,避免横向生长形成窝根打结,使根系在土壤中分布均匀,提高观赏山茶根系吸收水肥能力,加快植株生长速度;上排的通风孔3能起到通风透气的作用,下排的排水孔4不仅能及时排出积水,还有利于观赏山茶植株根部呼吸及透气,促进观赏山茶植株的生长。
3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培育观赏山茶盆栽的花盆,其特征在于:包括盆体(1);所述的盆体(1)沿着盆体(1)宽度方向设有折叠段(2),可伸缩;所述的盆体(1)的盆壁上均布有上下两排通孔,其中上排通孔为通风孔(3),下排通孔为排水孔(4);所述的盆体(1)的内壁上还均布有控根板(5);所述的排水孔(4)设置于相邻控根板(5)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培育观赏山茶盆栽的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叠段(2)设有2-3段,且不相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培育观赏山茶盆栽的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孔(3)的孔径大于排水孔(4)的孔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培育观赏山茶盆栽的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孔(4)的高度距离盆体(1)底部5-8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培育观赏山茶盆栽的花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托盘(6):所述的托盘(6)位于盆体(1)的下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培育观赏山茶盆栽的花盆,包括盆体;所述的盆体沿着盆体宽度方向设有折叠段,可伸缩;所述的盆体的盆壁上均布有上下两排通孔,其中上排通孔为通风孔,下排通孔为排水孔;所述的盆体的内壁上还均布有控根板;所述的排水孔设置于相邻控根板之间。本实用新型在盆体上设有的折叠段可进行伸缩,容积可调,在观赏山茶盆栽培育过程中能一步到位,中途不需要更换大盆,有效避免了脱盆移植易造成的根系损伤,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种植效率。提高种植效率。提高种植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韦晓娟 梁晓静 伍思宇 杨卓颖 廖健明 李宝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1.09.10
技术公布日:2022/1/28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06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