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输送线举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稳举升机构及汽车车身输送线。
背景技术:
2.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技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3.在汽车领域或者其他行业的输送线工况中,经常需要将产品顶升起来,目前多选择气缸作为顶升的动力源。但是如果顶升工件为尺寸较大的长条形时,只用气缸顶升会存在顶升不平稳,两端动作不一致的情况;而且仅用气缸作为举升动力,可能会遇到气压不稳定的情况,容易造成对工件举升过程不稳定,同时工件不同位置的举升高度可能会不一致。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稳举升机构及汽车车身输送线,该举升机构通过升降组件和气缸同时对工件进行举升,可以保证对工件举升高度一致性和平稳性。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6.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稳举升机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与第一升降组件连接,第二气缸与第二升降组件连接;第一升降组件包括用以与工件固定的第一齿条,第一齿条和固定设置的第一齿轮啮合传动,第二升降组件包括用以与工件固定的第二齿条,第二齿条和固定设置的第二齿轮啮合传动。
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齿条竖向设置,第二齿条竖向设置。
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
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气缸固定于第一底座,第二气缸固定于第二底座。
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轴与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连接,第一轴承座靠近第一齿轮设置,第二轴承座靠近第二齿轮设置。
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轴承座固定于第一底座,第二轴承座固定于第二底座。
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低于工件设置。
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竖向设置。
1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固定高度相同,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均支撑于工件下方。
15.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车身输送线,包括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固定设置如上所述的平稳举升机构。
16.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7.本实用新型的举升机构,设置间隔的气缸结构,可对工件不同位置顶起举升,可适
用于较大尺寸的工件,两气缸可对应置于工件两端,两气缸同时动作可保证两端顶升高度一致;通过升降组件的设置,升降组件和气缸同时对工件进行举升,齿轮齿条的配合也可起到导向作用,可以进一步保证两气缸举升高度一致性。
18.本实用新型的举升机构,在两升降组件的齿轮之间设置连接轴,可以保证两齿轮转动角度一致,进一步保证两端动作一致,保证了举升稳定性和同步性。
附图说明
19.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举升机构的示意图;
21.图中:为显示各部位位置而夸大了互相间间距或尺寸,示意图仅作示意使用;
22.其中,1第一气缸,2第二气缸,3第一升降组件,4第二升降组件,5第一底座,6第二底座,7第一齿轮,8第一齿条,9第二齿轮,10第二齿条,11工件,12连接轴,13第一轴承座,14第二轴承座,15输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3.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24.实施例1:
2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一种平稳举升机构,包括第一气缸1、第二气缸2、第一升降组件3、第二升降组件4。
26.第一气缸1和第二气缸2间隔设置,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固定高度相同,也即二者的初始举升高度相同,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均支撑于工件11下方,通过将第一气缸、第二气缸间隔分散设置,其可支撑于工件的不同位置,在工件尺寸较大时也可实现可靠支撑。
27.第一气缸1和第二气缸2均竖向设置,在竖向对工件进行顶升,两气缸的伸缩杆端部支撑于工件底部。
28.第一气缸1固定于第一底座5,第二气缸固定于第二底座6,将二者固定于底座,底座可为气缸提供支撑力,从而使气缸对工件顶升时不会发生移位,顶升效果更为可靠。
29.第一升降组件3和第二升降组件4间隔且相对设置,二者的固定高度相同,二者可在不同位置带动工件升降。
30.第一升降组件3包括第一齿轮7、第一齿条8,第一齿轮固定设置,第一齿轮和第一齿条啮合传动,第一齿条竖向设置,且第一齿条上部与工件固定连接,通过齿轮齿条机构,在第一齿轮转动时,第一齿条上下移动,进而带动工件升降。
31.第二升降组件4包括第二齿轮9、第二齿条10,第二齿轮固定设置,第二齿轮和第二齿条啮合传动,第二齿条竖向设置,且第二齿条上部与工件固定连接,通过齿轮齿条机构,在第二齿轮转动时,第二齿条上下移动,进而带动工件升降。
32.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低于工件设置,以免在工件上下移
动过程中发生干涉。
33.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通过连接轴12连接,从而保证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同步转动,保证工件不同位置举升高度一致。
34.连接轴12与第一轴承座13、第二轴承座14连接,第一轴承座靠近第一齿轮设置,第二轴承座靠近第二齿轮设置,从而分别对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形成支撑;第一轴承座13可固定于第一底座5,第二轴承座14可固定于第二底座6,从而将齿轮的位置固定。
35.第一齿轮或第二齿轮通过传动机构与动力装置连接,动力装置可以采用电机,电机给第一齿轮或第二齿轮动力,通过连接轴的作用,两齿轮可同时转动,进而保证两端齿轮对工件的举升高度一致。
36.通过两升降组件的设置,升降组件和气缸可同时顶起工件,进一步保证举升平稳,两端举升高度一致;而两升降组件的齿轮通过连接轴连接,两齿轮转动角度相同,达到保证两端举升高度一致的相对高精度要求。
37.为了使齿条与工件连接更可靠,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顶部或侧部可通过紧固件与工件连接,在齿轮转动时,齿条可带动工件上升,进而实现顶升。
38.在使用时,将工件置于第一气缸、第二气缸顶部,并使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分别对应于其相应位置,而后将两升降组件的齿条与工件连接,使两气缸同时向上顶起,并使动力装置带动两升降组件的齿轮转动,齿条同步带动工件向上移动,实现对工件的顶升。
39.在对工件举升时,若仅用气缸作为举升动力,可能会遇到气压不稳定的情况或者两个气缸进气量不同的情况,这样容易造成对工件举升高度不一致;而该举升机构,通过气缸和升降组件的配合,气缸和齿轮齿条同时作业,可以保证举升的稳定性。
40.实施例2:
41.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汽车车身输送线,其包括输送装置15,输送装置固定设置如上所述的举升机构。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平稳举升机构,其特征是,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与第一升降组件连接,第二气缸与第二升降组件连接;第一升降组件包括用以与工件固定的第一齿条,第一齿条和固定设置的第一齿轮啮合传动,第二升降组件包括用以与工件固定的第二齿条,第二齿条和固定设置的第二齿轮啮合传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稳举升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齿条竖向设置,第二齿条竖向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稳举升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稳举升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气缸固定于第一底座,第二气缸固定于第二底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稳举升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连接轴与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连接,第一轴承座靠近第一齿轮设置,第二轴承座靠近第二齿轮设置。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稳举升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轴承座固定于第一底座,第二轴承座固定于第二底座。7.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平稳举升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低于工件设置。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稳举升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竖向设置。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稳举升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固定高度相同,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均支撑于工件下方。10.一种汽车车身输送线,其特征是,包括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固定设置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平稳举升机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稳举升机构及汽车车身输送线,属于汽车输送线举升技术领域,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与第一升降组件连接,第二气缸与第二升降组件连接;第一升降组件包括用以与工件固定的第一齿条,第一齿条和固定设置的第一齿轮啮合传动,第二升降组件包括用以与工件固定的第二齿条,第二齿条和固定设置的第二齿轮啮合传动。第二齿条和固定设置的第二齿轮啮合传动。第二齿条和固定设置的第二齿轮啮合传动。
技术研发人员:姜涛 李锺顺 杨兵 王春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松果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4
技术公布日:2022/1/28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0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