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绘角度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10-31  41


本技术涉及测绘相关,具体是一种测绘角度尺。


背景技术:

1、测绘角度尺是测量角度和花角用的器具。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半圆形薄片,周缘刻有度数,可以直接量出180度以内的角度,另一种亦称“万能角度尺”测量工件时两表面间所夹角度的工具,但普通的角度尺对一些大体积表面凹凸不平的物体与两物体之间形成的夹角测量不便,且普通的角度尺功能单一测量时记录数据不便,且测量时不能保持水平放置测量导致测量角度存在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绘角度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测绘角度尺,包括底座,底座两侧连接有用于对底座进行支撑的支撑组件,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上滑动连接有两组对称设置的驱动块,驱动块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支撑杆的一端,转动支撑杆的另一端转动有升降架,升降架上固定连接有测量板,测量板圆心处转动连接有安装轴,安装轴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板,转动板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台,安装台上固定连接有指针,所述测量板上设置有刻度尺,指针与刻度尺相互配合,安装台上固定连接有安装筒,安装筒内螺纹连接有转动杆的一端,转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杆,转动杆远离挡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驱动块上连接有用于对驱动块进行驱动的两组对称设置的驱动组件,所述转动板上设置有用于对转动板与测量板之间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

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轴远离转动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栓。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转动板内的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限位螺栓与测量板相互配合。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中部的固定块,固定块与固定架之间转动连接有驱动螺杆,驱动螺杆与驱动块螺纹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螺杆穿过固定架固定连接有摇柄。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的安装座,安装座内固定连接有螺纹筒,螺纹筒内螺纹连接有升降螺栓,升降螺栓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升降螺栓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块。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支撑组件与驱动组件的相互配合对测量板的角度与位置进行调节,以保证测量板的底边与测绘角的一边相互重合,同时通过转动杆与档杆的设置对测绘角的另一边进行平行重叠,以便于对测量结果的读取,提升了设备的读取精度,提升了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测绘角度尺,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两侧连接有用于对底座进行支撑的支撑组件,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上滑动连接有两组对称设置的驱动块,驱动块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支撑杆的一端,转动支撑杆的另一端转动有升降架,升降架上固定连接有测量板,测量板圆心处转动连接有安装轴,安装轴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板,转动板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台,安装台上固定连接有指针,所述测量板上设置有刻度尺,指针与刻度尺相互配合,安装台上固定连接有安装筒,安装筒内螺纹连接有转动杆的一端,转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杆,转动杆远离挡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驱动块上连接有用于对驱动块进行驱动的两组对称设置的驱动组件,所述转动板上设置有用于对转动板与测量板之间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角度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轴远离转动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角度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转动板内的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限位螺栓与测量板相互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角度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中部的固定块,固定块与固定架之间转动连接有驱动螺杆,驱动螺杆与驱动块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测绘角度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螺杆穿过固定架固定连接有摇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角度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的安装座,安装座内固定连接有螺纹筒,螺纹筒内螺纹连接有升降螺栓,升降螺栓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升降螺栓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块。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测绘相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测绘角度尺,包括底座,底座两侧连接有用于对底座进行支撑的支撑组件,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上滑动连接有两组对称设置的驱动块,驱动块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支撑杆的一端,转动支撑杆的另一端转动有升降架,升降架上固定连接有测量板,测量板圆心处转动连接有安装轴,安装轴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本技术可通过支撑组件与驱动组件的相互配合对测量板的角度与位置进行调节,以保证测量板的底边与测绘角的一边相互重合,同时通过转动杆与档杆的设置对测绘角的另一边进行平行重叠,以便于对测量结果的读取,提升了设备的读取精度,提升了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冬亮,高宏宇,徐晶晶,孙健,刘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许冬亮
技术研发日:20231128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152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