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一般涉及光伏,具体涉及一种光伏支架及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光伏支架通常是基于不同的安装环境以及桩基结构定制化设计为单桩单立柱光伏支架、单桩双立柱光伏支架、双桩双立柱光伏支架等结构形式。在实际施工中,当对光伏组件进行安装固定时,通常需要配合使用各种压块、扣件或者卡具,从而将光伏组件可靠地固定在型材上。
2、因此,现有的这种型材用于光伏组件安装时,装配结构复杂、施工工序繁琐耗时,无法满足快速拆装的施工要求,降低了产品投产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支架及光伏系统,至少用于提高光伏系统的安装效率。
2、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支架,包括:
3、至少一个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至少其中一侧设置有侧向开口的第一凹槽;
4、至少一个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至少其中一侧设置有侧向开口的第二凹槽;
5、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凹槽和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凹槽围合形成光伏组件安装槽。
6、作为可实现方式,沿所述第二方向并排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支撑件,相邻所述第一支撑件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件,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并排设置。
7、作为可实现方式,交叉设置的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围成至少两个矩形的光伏组件安装区域。
8、作为可实现方式,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支撑件称为第一主支撑件,位于两所述第一主支撑件之间的其余所述第一支撑件称为第一副支撑件,至少各所述第一副支撑件的相背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凹槽;和/或,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二支撑件称为第二主支撑件,位于两所述第二主支撑件之间的其余所述第二支撑件称为第二副支撑件,至少各所述第二副支撑件的相背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凹槽。
9、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主支撑件靠近所述第一副支撑件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一凹槽;和/或,所述第二主支撑件靠近所述第二副支撑件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二凹槽。
10、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
11、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至少一个侧面,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至少一个侧面。
12、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一体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板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板。
13、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其中一侧并排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一体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板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或,
14、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位于两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所述缺口用于容纳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端部,且,所述第二支撑件夹于两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
15、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端部支撑在所述缺口的底面上。
16、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包括第一腹板,所述第一腹板上设置有第一上翼缘板和第一下翼缘板,两所述第一腹板形成l形结构,所述第一上翼缘板和所述第一下翼缘板设置于所述l形结构的阴角侧。
17、作为可实现方式,各所述第一上翼缘板和所述第一下翼缘板远离所述第一腹板的边缘均设置有第一翻边。
18、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均包括第二腹板,所述第二腹板上设置有第二上翼缘板和第二下翼缘板,所述第二腹板、所述第二上翼缘板和所述第二下翼缘板围成第一安装槽。
19、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二上翼缘板和所述第二下翼缘板远离所述第二腹板的边缘均设置有第二翻边。
20、作为可实现方式,位于所述第二上翼缘板上的所述第二翻边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为所述第一凹槽或所述第二凹槽。
21、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均为条状部件,所述条状部件包括所述第一凹槽或所述第二凹槽以及所述第一凹槽或所述第二凹槽下方的型腔。
22、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插装于所述型腔内;和/或,所述第一腹板连接于对应条状部件的外侧壁。
23、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系统,包括光伏组件以及上述的光伏支架,所述光伏组件的边缘安装于所述光伏组件安装槽内。
24、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所述层压件的边缘连接有c字型包边。
25、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c字型包边卡接于所述光伏组件安装槽内,或,c字型包边粘接于所述光伏组件安装槽内,或,所述c字型包边与所述光伏组件安装槽之间设置柔性垫,例如但不限于,柔性垫可以是橡胶垫,以使所述c字型包边固定于所述光伏组件安装槽内。
26、上述方案,仅需将光伏组件的边缘安装于光伏组件安装槽内即可完成光伏组件的固定,无需采用压块、扣件等连接件来固定光伏组件,因此,可以提高光伏系统的安装效率。
27、此外,光伏组件省略传统边框组件,由c字型包边包围层压件,降低了光伏组件成本。
1.一种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y)并排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支撑件(1),相邻所述第一支撑件(1)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件(2),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件(2)沿所述第一方向(x)并排设置;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交叉设置的所述第一支撑件(1)与所述第二支撑件(2)围成至少两个矩形的光伏组件安装区域(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支撑件(1)为第一主支撑件,位于两所述第一主支撑件之间的其余所述第一支撑件(1)为第一副支撑件,至少各所述第一副支撑件的相背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凹槽(11);和/或,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二支撑件(2)为第二主支撑件,位于两所述第二主支撑件之间的其余所述第二支撑件(2)为第二副支撑件,至少各所述第二副支撑件的相背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凹槽(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支撑件靠近所述第一副支撑件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一凹槽(11);和/或,所述第二主支撑件靠近所述第二副支撑件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二凹槽(21)。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1)与所述第二支撑件(2)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件(5),所述连接件(5)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51)和第二连接部(52),所述第一连接部(51)与所述第一支撑件(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52)与所述第二支撑件(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51)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1)的至少一个侧面,所述第二连接部(52)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2)的至少一个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51)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部(52)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一体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板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板。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51)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部(52)包括第二连接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2)的端部支撑在所述缺口(53)的底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5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52)均包括第一腹板(511),所述第一腹板(511)上设置有第一上翼缘板(512)和第一下翼缘板(514),两所述第一腹板(511)形成l形结构,所述第一上翼缘板(512)和所述第一下翼缘板(514)设置于所述l形结构的阴角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上翼缘板(512)和所述第一下翼缘板(514)远离所述第一腹板(511)的边缘均设置有第一翻边(513)。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2)均包括第二腹板(101),所述第二腹板(101)上设置有第二上翼缘板(102)和第二下翼缘板(103),所述第二腹板(101)、所述第二上翼缘板(102)和所述第二下翼缘板(103)围成第一安装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翼缘板(102)和所述第二下翼缘板(103)远离所述第二腹板(101)的边缘均设置有第二翻边(104)。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二上翼缘板(102)上的所述第二翻边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为所述第一凹槽(11)或所述第二凹槽(21)。
16.根据权利要求7-12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2)均为条状部件,所述条状部件包括所述第一凹槽(11)或所述第二凹槽(21)以及所述第一凹槽(11)或所述第二凹槽(21)下方的型腔。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5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52)插装于所述型腔内;和/或,所述第一连接部(5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52)的第一腹板(511)连接于对应条状部件的外侧壁。
18.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组件(4)以及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支架,所述光伏组件(4)的边缘安装于所述光伏组件安装槽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4)包括层压件(41),所述层压件(41)的边缘连接有c字型包边(42)。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字型包边(42)卡接于所述光伏组件安装槽内,或,c字型包边(42)粘接于所述光伏组件安装槽内,或,所述c字型包边(42)与所述光伏组件安装槽之间设置柔性垫,以使所述c字型包边(42)固定于所述光伏组件安装槽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