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轮对存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11-21  46


本技术涉及存放装置,尤其是指一种轨道车辆轮对存放装置。


背景技术:

1、近年来,轨道交通在中国快速发展,轨道运行车辆不断增多。轨道车辆需要定时检修,检修时需要将轮对卸下,为了轮对检修以及避免轮对损坏,卸下后需要通过运输设备将轮对运输至轮对存放架,检修完成后轮对再运输至轨道车辆的检修位置。由于当前的轮对存放架通常用于运输和多个集体存放,因此占用空间较大,无法放置于轨道车辆检修车间内,导致轮对来回的运输时间较长,从而导致轨道车辆的整体检修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轮对存放装置,能够减少轮对运输时间,缩短整体检修时间。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轮对存放装置,包括:底板;轮座,包括相对设置的支撑架和承压板,所述承压板与支撑架连接,所述支撑架与底板连接,单个所述轮座内的所述承压板之间呈钝角;连杆,所述轮座至少设有两个并平行设置,相邻所述轮座的支撑架通过所述连杆连接。

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单个所述轮座内的所述支撑架之间不贴合。

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压板上贴合设置有垫板。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连接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与所述连杆形成筒状。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相邻所述连杆上的所述定位件的中轴线不重合。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由三个首尾相接的侧板构成,相邻所述侧板垂直设置,整体构成半封闭矩形。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相互平行所述侧板的端部连接有连接脚,所述连接脚与所述连杆连接。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端部设有防脱件,所述防脱件由相互垂直的两个防脱板构成,所述防脱板与所述连杆端部相互垂直的两个面贴合。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压板之间的夹角范围是135°~165°。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为空心连杆。

1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轮对存放装置,通过轮座能够卡住车轮,通过连杆连接支撑架使存放装置能够容纳轮对,结构简单,整体占用空间小,方便移动,可放置于轨道车辆检修车间内,无需远距离运输,能够减少轮对运输时间,缩短整体检修时间。通过定位件使轨道车辆轮对存放装置能够通过叉车运输。通过防脱件使轨道车辆轮对存放装置能够逐个叠放,减小占用空间。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车辆轮对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轮对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轮座内的所述支撑架之间不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轮对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板上贴合设置有垫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轮对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连接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与所述连杆形成筒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车辆轮对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连杆上的所述定位件的中轴线不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车辆轮对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由三个首尾相接的侧板构成,相邻所述侧板垂直设置,整体构成半封闭矩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车辆轮对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相互平行所述侧板的端部连接有连接脚,所述连接脚与所述连杆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轮对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端部设有防脱件,所述防脱件由相互垂直的两个防脱板构成,所述防脱板与所述连杆端部相互垂直的两个面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轮对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板之间的夹角范围是135°~16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轮对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为空心连杆。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轮对存放装置包括:底板;轮座,包括相对设置的支撑架和承压板,所述承压板与支撑架连接,所述支撑架与底板连接,单个所述轮座内的所述承压板之间呈钝角;连杆,所述轮座至少设有两个并平行设置,相邻所述轮座的支撑架通过所述连杆连接。本技术一种轨道车辆轮对存放装置,能够减少轮对运输时间,缩短整体检修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林,杨越,闫伟,葛俊,范恒境,李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中车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16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25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