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散热装置及曳引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11-23  42


本技术涉及曳引机散热,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块化散热装置及曳引机。


背景技术:

1、目前,曳引机是电梯的动力设备,又称电梯主机。功能是输送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它由电动机、制动器、联轴器、减速箱、曳引轮、机架和导向轮及附属盘车手轮等组成。导向轮一般装在机架或机架下的承重梁上。盘车手轮有的固定在电机轴上,也有平时挂在附近墙上,使用时再套在电机轴上。

2、在电梯的运行过程中,电梯曳引机的电动机在启动和制动过程中电流最大,电梯作为垂直运输的交通工具,又要频繁地启动和制动,电动机的运转和制动器的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3、但是,现有的曳引机散热主要采用自然风冷或者安装散热风扇的方式,大多数都是安装一个散热风扇,散热风扇只能通过吹风的方式大范围散热,无法针对特定发热位置进行散热,同时无法对散热面积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散热装置,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针对特定发热位置进行散热,同时无法对散热面积进行调整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块化散热装置,包括:吸热模块、支架和散热机构;

3、所述吸热模块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吸热模块均与曳引机连接,每个所述吸热模块均用于吸收曳引机的热量;

4、所述支架设置在曳引机上并连接,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吸热模块,所述支架与每个所述吸热模块连接;

5、所述散热机构通过所述支架与曳引机连接,所述散热机构与每个所述吸热模块连接,所述散热机构用于对每个所述吸热模块散热。

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吸热模块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放置介质,所述吸热模块上设置有出口和进口,所述出口和所述进口分别与所述容置腔连通布置。

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吸热模块沿着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

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首个所述吸热模块的所述进口与所述散热机构连接,末个所述吸热模块的所述出口与所述散热机构连接,其余所述吸热模块的所述出口与相邻的所述吸热模块的所述进口连接。

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吸热模块的一端设置有凸起,另一端设置有凹陷,相邻的所述吸热模块通过所述凸起和所述凹陷卡接;

10、首个所述吸热模块通过所述凸起与所述支架卡接,末个所述吸热模块通过所述凹陷与所述支架卡接。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支架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凸起和所述凹陷,相邻的所述支架之间通过所述凸起和所述凹陷卡接。

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块和散热片;

13、所述散热块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与所述吸热模块连接,所述散热片设置在所述散热片上,所述散热片用于给所述散热块散热。

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风扇;

15、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散热片远离所述散热块的一端并通过所述散热片与所述散热块连接,所述风扇用于给所述散热片和所述散热块散热。

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连接管;

17、所述连接管设置在相邻的所述吸热模块上,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连接。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曳引机,包括壳体和所述的模块化散热装置;

19、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所述吸热模块和所述支架,所述壳体分别与所述吸热模块和所述支架连接,所述支架用于固定所述吸热模块,所述吸热模块用于给所述壳体散热。

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块化散热装置,包括:吸热模块、支架和散热机构;吸热模块设置有多个,每个吸热模块均与曳引机连接,每个吸热模块均用于吸收曳引机的热量;支架设置在曳引机上并连接,支架上设置有多个吸热模块,支架与每个吸热模块连接;散热机构通过支架与曳引机连接,散热机构与每个吸热模块连接,散热机构用于对每个吸热模块散热,在曳引机发热严重的位置设置支架和吸热模块,更加精确地散热,同时根据发热量针对地设置吸热模块,从而进一步增大散热效率,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针对特定发热位置进行散热,同时无法对散热面积进行调整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散热面积可调整,同时散热位置可以精确选择的技术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块化散热装置,用于曳引机的散热,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热模块(100)、支架(200)和散热机构(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模块(100)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放置介质,所述吸热模块(100)上设置有出口(500)和进口(400),所述出口(500)和所述进口(400)分别与所述容置腔连通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吸热模块(100)沿着所述支架(200)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首个所述吸热模块(100)的所述进口(400)与所述散热机构(300)连接,末个所述吸热模块(100)的所述出口(500)与所述散热机构(300)连接,其余所述吸热模块(100)的所述出口(500)与相邻的所述吸热模块(100)的所述进口(40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模块(100)的一端设置有凸起,另一端设置有凹陷,相邻的所述吸热模块(100)通过所述凸起和所述凹陷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化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00)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支架(200)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凸起和所述凹陷,相邻的所述支架(200)之间通过所述凸起和所述凹陷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300)包括散热块(310)和散热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化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300)还包括风扇(320);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管(600);

10.一种曳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700)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散热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散热装置及曳引机,涉及曳引机散热的技术领域,包括:吸热模块、支架和散热机构;吸热模块设置有多个,每个吸热模块均与曳引机连接,每个吸热模块均用于吸收曳引机的热量;支架设置在曳引机上并连接,支架上设置有多个吸热模块,支架与每个吸热模块连接;散热机构通过支架与曳引机连接,散热机构与每个吸热模块连接,散热机构用于对每个吸热模块散热,通过设置吸热模块的位置来确定具体散热位置、吸热模块的多少来控制散热效率,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针对特定发热位置进行散热,同时无法对散热面积进行调整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散热面积可调整,同时散热位置可以精确选择的技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蒋奥杰,费瀚东,吴骏,姚利明,钱启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玛拓驱动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10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262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