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气液混合介质的输电阻尼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11-23  39


本技术涉及高压输电线路防风防冰,是一种含有气液混合介质的输电阻尼装置。


背景技术:

1、在风区,风偏放电是输电线路故障跳闸的主要因素之一,通常采用的防风拉线将导线绝缘子进行硬牵制,风力作用在防风拉线上,将传导至杆塔、导地线及拉线地锚上,长期运行下会导致连接金具及导地线磨损断股,甚至有发生拉线断裂情况,导致出现新的危害。

2、在冬春季节发生的输电线路覆冰,会出现由于导线上脱冰造成相间或相地之间闪络跳闸,为了防止脱冰跳跃,常规方法是采用相间间隔棒,但是相见间隔棒运行时间长会导致脱冰的动能传导至导地线和杆塔上,由此会造成相间间隔棒连接金具及导线出现断股,另外会造成动能传递至杆塔,对杆塔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3、高压输电线路覆冰导线在外界温度和自然风等荷载的影响下会发生非均匀脱冰跳跃现象,导线的上下摆动和翻转会导致输电线路相间闪络跳闸、金具磨损和导线断线断股等,严重时甚至会发生塔倒等严峻事故,造成极其严重的经济影响,严重威胁整个电力系统和电网的安全运行。

4、为抑制输电线路导线的非均匀脱冰跳跃,常见的方式是在导线与导线间或导线与地线间架设具有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的相间间隔棒,通过相间间隔棒将各导线机械的连接起来,达到分隔导线、制约各导线运动的目的。但传统的相间间隔棒是纯刚性结构,在极端环境下使用效果并不明显,仅能做到绝缘间隔和支撑连接,没有耗能和减震的阻尼装置,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含有气液混合介质的输电阻尼装置,用来抑制输电线路的脱冰跳跃,满足工程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含有气液混合介质的输电阻尼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传统的相间间隔棒是纯刚性结构,没有耗能和减震的阻尼装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含有气液混合介质的输电阻尼装置,包括导线、铸铝套壳模块、单联碗头挂板、绝缘子、双联碗头挂板和阻尼器,其中,阻尼器含有气液混合介质;导线通过铸铝套壳模块和单联碗头挂板与绝缘子连接,绝缘子通过双联碗头挂板连接阻尼器。

3、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4、上述阻尼器两端可通过双联碗头挂板和绝缘子连接,阻尼器两端的绝缘子通过单联碗头挂板和铸铝套壳模块相连,两端的铸铝套壳模块连接导线。

5、上述阻尼器的长度可不大于100cm,直径可不大于20cm。

6、上述阻尼器可包括推拉导杆、活塞和缸筒;其中,缸筒呈筒体结构,推拉导杆沿缸筒的轴向方向穿设在缸筒中间,活塞沿缸筒的径向方向设置在缸筒的内部;缸筒的内部还设有储液仓,储液仓的内部填充有液体阻尼介质;储液仓的上方设有带孔的挡液板,挡液板上设置有单向阀,其中,挡液板的一侧填充有气体阻尼介质,另一侧填充有液体阻尼介质;在缸筒的筒体上设有储气液管,储气液管与储液仓之间设置有单向阀。

7、在上述推拉导杆的两端还可设置有螺栓孔。

8、在上述阻尼器靠近导线的一端可设有绝缘子,阻尼器的另一端与地面相连。

9、上述阻尼器的轴向方向与地面的夹角可为45-60°。

10、本实用新型将风力或脱冰时产生的冲击力通过阻尼装置进行缓冲,由阻尼装置内部做功抵消和减缓作用在绝缘子、导地线、杆塔的冲击力。通过在大风时带有本阻尼器的防风拉线,通过活塞压缩气-液混合介质进行做功,消散大风作用在杆塔绝缘子上的力,使得防风拉线由常规的硬牵制变为柔性牵制;应用于防脱冰跳跃技术领域,在导线脱冰时,阻尼器与间隔棒连接,导线脱冰的动能通过阻尼器活塞压缩气-液混合介质,阻尼器做功,消散导线脱冰的动能,避免使用单独间隔棒作用时,对上层导线或地线的冲击而造成导地线及金具的磨损,同时也减少脱冰过程中对杆塔的冲击。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含有气液混合介质的输电阻尼装置,除了具备优良的电气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还能够针对外界环境变化引起的导线振动实现自适应调整阻尼力大小,在极端环境下能有效地抑制输电线路导线的脱冰跳跃,吸收和消耗导线脱冰跳跃的能量,在防风牵制方面能够将硬牵制改为柔性牵制,大大减轻强风时作用在杆塔、导线、金具上的不利因素。本实用新型旨在吸收和消耗因导线脱冰跳跃和强风工况等振动而产生的能量,达到保持导线间距离的效果,确保输电线路安全平稳运行。



技术特征:

1.一种含有气液混合介质的输电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线、铸铝套壳模块、单联碗头挂板、绝缘子、双联碗头挂板和阻尼器,其中,阻尼器含有气液混合介质;导线通过铸铝套壳模块和单联碗头挂板与绝缘子连接,绝缘子通过双联碗头挂板连接阻尼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气液混合介质的输电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阻尼器两端通过双联碗头挂板和绝缘子连接,阻尼器两端的绝缘子通过单联碗头挂板和铸铝套壳模块相连,两端的铸铝套壳模块连接导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有气液混合介质的输电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阻尼器的长度不大于100cm,直径不大于2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有气液混合介质的输电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阻尼器包括推拉导杆、活塞和缸筒;其中,缸筒呈筒体结构,推拉导杆沿缸筒的轴向方向穿设在缸筒中间,活塞沿缸筒的径向方向设置在缸筒的内部;缸筒的内部还设有储液仓,储液仓的内部填充有液体阻尼介质;储液仓的上方设有带孔的挡液板,挡液板上设置有单向阀,其中,挡液板的一侧填充有气体阻尼介质,另一侧填充有液体阻尼介质;在缸筒的筒体上设有储气液管,储气液管与储液仓之间设置有单向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有气液混合介质的输电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阻尼器包括推拉导杆、活塞和缸筒;其中,缸筒呈筒体结构,推拉导杆沿缸筒的轴向方向穿设在缸筒中间,活塞沿缸筒的径向方向设置在缸筒的内部;缸筒的内部还设有储液仓,储液仓的内部填充有液体阻尼介质;储液仓的上方设有带孔的挡液板,挡液板上设置有单向阀,其中,挡液板的一侧填充有气体阻尼介质,另一侧填充有液体阻尼介质;在缸筒的筒体上设有储气液管,储气液管与储液仓之间设置有单向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有气液混合介质的输电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推拉导杆的两端还设置有螺栓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有气液混合介质的输电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推拉导杆的两端还设置有螺栓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或6或7所述的含有气液混合介质的输电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阻尼器靠近导线的一端设有绝缘子,阻尼器的另一端与地面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有气液混合介质的输电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阻尼器靠近导线的一端设有绝缘子,阻尼器的另一端与地面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或6或7或9所述的含有气液混合介质的输电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阻尼器的轴向方向与地面的夹角为45-6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高压输电线路防风防冰技术领域,是一种含有气液混合介质的输电阻尼装置,其包括导线、铸铝套壳模块、单联碗头挂板、绝缘子、双联碗头挂板和阻尼器,其中,阻尼器含有气液混合介质;导线通过铸铝套壳模块和单联碗头挂板与绝缘子连接,绝缘子通过双联碗头挂板连接阻尼器。本技术能够针对外界环境变化引起的导线振动实现自适应调整阻尼力大小,在极端环境下能有效地抑制输电线路导线的脱冰跳跃,吸收和消耗导线脱冰跳跃的能量,大大减轻强风时作用在杆塔、导线、金具上的不利因素;可以吸收和消耗因导线脱冰跳跃和强风工况等振动而产生的能量,达到保持导线间距离的效果,确保输电线路安全平稳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董新胜,万源浩,李晓光,李山,冯煜轩,杨洋,张浩,边旭东,赵蓂冠,李孟,漆思怡,马树阳,王红霞,刘威,雷泽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31010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26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