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屏蔽中控机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11-24  39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屏蔽中控机箱,属于电磁屏蔽。


背景技术:

1、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通常由n个子模块组成,而中控机箱是子模块的核心控制单元,是阀塔设备运行的神经中枢,在强电磁场环境中运行,若受电磁干扰,将导致控制逻辑功能混乱,造成一次设备损坏,甚至整个系统停运。

2、因此提升柔直换流阀中控机箱电磁屏蔽效能的需求日益迫切。另一方面,随着电子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多,不同系统间的电磁干扰也越来越突出,于是电磁屏蔽技术变的越来越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屏蔽中控机箱,用以解决现有的中控机箱在强电磁场环境中运行时受电磁干扰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包括: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磁屏蔽中控机箱,包括壳体,壳体上可拆卸安装有盖板,以形成供换流阀子模块安装的屏蔽体;壳体上开设有用于线缆通过的过线孔,过线孔位置和壳体与盖板之间均设置有弹性导电填充件,以使线缆安装后整个屏蔽体表面导电连续。

4、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屏蔽中控机箱通过壳体和盖板的组装形成供换流阀子模块安装的屏蔽体,以将受电磁干扰的核心控制部件包围在内,避免核心控制部件受到外环境的电磁干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过线孔位置设置弹性导电填充件,消除线缆与过线孔之间的缝隙,还通过在壳体与盖板之间设置弹性导电填充件,消除壳体与盖板之间的缝隙,以使线缆安装后整个屏蔽体表面导电连续,避免线缆与过线孔之间缝隙和壳体与盖板之间缝隙影响电磁屏蔽中控机箱的电磁屏蔽效能。

5、进一步地,壳体包括底板和侧板,底板和侧板之间焊接,以消除壳体上的折弯缝。

6、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上存在装配或维修过程中无需拆装的折弯缝,即一体成型的侧板与底板之间的缝隙为折弯缝,通过采用连续焊接工艺以消除底板和侧板之间的缝隙,避免底板和侧板之间缝隙影响电磁屏蔽中控机箱的电磁屏蔽效能。

7、进一步地,壳体包括底板和若干侧板,底板和侧板之间以及相邻的侧板之间焊接,以消除壳体上的折弯缝。

8、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上存在装配或维修过程中无需拆装的折弯缝,即相邻的侧板之间的缝隙和侧板与底板之间的缝隙均为折弯缝,通过采用连续焊接工艺以消除相邻侧板之间的缝隙以及底板和侧板之间的缝隙,避免相邻侧板之间缝隙以及底板与侧板之间缝隙影响电磁屏蔽中控机箱的电磁屏蔽效能。

9、进一步地,壳体和盖板上均开设有散热孔。

10、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和盖板上均开设有散热孔,在保障电磁屏蔽中控箱的电磁屏蔽效能的同时保障其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

11、进一步地,散热孔的直径为3至5毫米。

12、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孔采用直径为3毫米或4毫米或5毫米的圆孔,确保本实用新型电磁屏蔽中控箱的散热效果好的同时具备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散热孔采用3毫米的圆孔阵列分布,确保本实用新型电磁屏蔽中控箱的散热效果好的同时具备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

13、进一步地,壳体与盖板之间的弹性导电填充件为导电布。

14、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与盖板之间的弹性导电填充件为导电布,用于消除壳体与盖板之间的缝隙,以使线缆安装后整个屏蔽体表面导电连续,避免壳体与盖板之间的缝隙影响电磁屏蔽中控机箱的电磁屏蔽效能。

15、进一步地,过线孔位置设置的弹性导电填充件为格兰头和/或密封圈。

16、本实用新型的过线孔位置设置的弹性导电填充件为格兰头和/或密封圈,用于消除线缆与过线孔之间的缝隙,以使线缆安装后整个屏蔽体表面导电连续,避免线缆与过线孔之间的缝隙影响电磁屏蔽中控机箱的电磁屏蔽效能。其中,电磁屏蔽中控机箱中的单芯高压导线采用密封圈进行过线孔密封;格兰头包括光纤格兰头和电缆格兰头;电磁屏蔽中控机箱中的多芯电缆采用电缆格兰头进行过线孔密封,电磁屏蔽中控机箱中的光纤采用光纤格兰头进行过线孔密封;通过在壳体上开设独立的用于线缆通过的过线孔,仅供单根线缆通过,避免多根线缆中线缆与线缆之间的缝隙影响电磁屏蔽中控机箱的电磁屏蔽效能。

17、进一步地,壳体内部设有安装件,盖板可拆卸设置在安装件上。

18、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屏蔽中控机箱通过在壳体内部设置安装件,通过将盖板可拆卸设置在安装件上,实现将盖板可拆卸安装在壳体上。

19、进一步地,安装件设置在壳体内底部,安装件上设有第一绝缘板和第二绝缘板,第一绝缘板上间隔一定距离设有高压电源板,第二绝缘板上间隔一定距离设有主控板。

20、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安装件设置在壳体内底部,在安装件上设置第一绝缘板和第二绝缘板,第一绝缘板上间隔一定距离设置高压电源板,第二绝缘板上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主控板(sce板),以提高高压电源板与sce板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散热效果。

21、进一步地,高压电源板和第一绝缘板之间以及主控板和第二绝缘板之间均设置有绝缘支撑件。

22、本实用新型的高压电源板和第一绝缘板之间以及sce板和第二绝缘板之间均设置有绝缘支撑件,以通过绝缘支撑件将高压电源板和第一绝缘板之间以及sce板和第二绝缘板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提高高压电源板与sce板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散热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磁屏蔽中控机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可拆卸安装有盖板,以形成供换流阀子模块安装的屏蔽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用于线缆通过的过线孔,所述过线孔位置和所述壳体与盖板之间均设置有弹性导电填充件,以使线缆安装后整个屏蔽体表面导电连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中控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底板和侧板之间焊接,以消除壳体上的折弯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中控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若干侧板,所述底板和侧板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侧板之间焊接,以消除壳体上的折弯缝。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屏蔽中控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和盖板上均开设有散热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屏蔽中控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的直径为3至5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中控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盖板之间的弹性导电填充件为导电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电磁屏蔽中控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孔位置设置的弹性导电填充件为格兰头和/或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中控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安装件,所述盖板可拆卸设置在安装件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屏蔽中控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设置在壳体内底部,所述安装件上设有第一绝缘板和第二绝缘板,所述第一绝缘板上间隔一定距离设有高压电源板,所述第二绝缘板上间隔一定距离设有主控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屏蔽中控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源板和第一绝缘板之间以及所述主控板和第二绝缘板之间均设置有绝缘支撑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屏蔽中控机箱,属于电磁屏蔽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壳体上可拆卸安装有盖板,以形成供换流阀子模块安装的屏蔽体;壳体上开设有用于线缆通过的过线孔,过线孔位置和壳体与盖板之间均设置有弹性导电填充件,以使线缆安装后整个屏蔽体表面导电连续。本技术通过壳体和盖板的组装形成供换流阀子模块安装的屏蔽体,以将受电磁干扰的核心控制部件包围在内,避免核心控制部件受到外环境的电磁干扰。本技术通过在过线孔位置设置弹性导电填充件,还通过在壳体与盖板之间设置弹性导电填充件,以使线缆安装后整个屏蔽体表面导电连续,避免线缆与过线孔之间缝隙和壳体与盖板之间缝隙影响电磁屏蔽中控机箱的电磁屏蔽效能。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鸽,肖晋,杜玉格,宋全刚,陈本乾,焦洋洋,李飞,窦琼珠,刘林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09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265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