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机构及超声治疗手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11-24  48


本技术涉及超声治疗,尤其是涉及一种检测机构及超声治疗手具。


背景技术:

1、为了实现分层治疗效果,超声治疗仪配备不同种类的治疗头从而使超声能源达到不同的皮下深度。为了使治疗的范围更大,同时能量更均匀的传递,治疗头中的换能器需要往复运动,而换能器的往复运动是通过手具中的电机驱动的。在治疗过程中为了达到不同治疗效果会经常更换治疗头,所以治疗头中的换能器与手具中的电机一般是通过磁吸连接,这样更换起来更快捷。

2、传统的手具由于其内要放置电机、电路板、滑块、直线轴承、各种按键、led灯,又要兼顾手具的外形小巧好看,内部空间非常有限,所以没有加装一些安全方面的检测功能。然而在治疗过程中,电机与换能器之间的磁吸连接并非完全可靠,很有可能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连接断开的情况,导致治疗头中的换能器往复运动失效,换能器的能量集中在一点传递,会有击伤皮肤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检测机构及超声治疗手具,用以解决在治疗过程中,电机与换能器之间的磁吸连接断开时,换能器往复运动失效,换能器的能量集中在一点传递,形成击伤皮肤的风险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测机构,用于超声治疗手具的检测,所述超声治疗手具包括手柄组件及治疗头组件,所述手柄组件包括驱动组件、驱动轴及第一连接件,所述治疗头组件包括换能器及与换能器连接的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能够耦合连接,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杆、复位弹性件及检测件,所述检测杆沿着所述驱动轴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驱动轴滑动连接,所述复位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检测杆及所述驱动组件连接,当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耦合连接时,所述第二连接件推动所述检测杆到达检测位置、并使所述复位弹性件发生弹性形变,所述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检测杆是否到达检测位置。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件为光电传感器,所述驱动轴内形成有一贯穿其两端的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于所述驱动轴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件内形成有一贯穿其两端的第二滑动槽,所述检测杆滑动插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槽及所述第二滑动槽内。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超声治疗手具还包括手柄壳体;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滑块、驱动丝杆及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丝杆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驱动丝杆转动,所述滑块与所述驱动丝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复位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检测杆及所述滑块连接。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件为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固定于所述滑块上,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探头朝向所述检测杆的一端设置。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件为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固定于所述滑块上,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探头朝向所述检测杆的一端设置。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件为常闭式微动开关,所述手柄组件还包括电源及警报器,所述常闭式微动开关、所述警报器及所述电源串联成一回路,所述常闭式微动开关安装于所述滑块上,所述常闭式微动开关的触头位于所述检测位置。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杆上形成有限位凸起,所述复位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检测杆上,所述复位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凸起抵接,所述复位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抵接。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轴内还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滑动槽连通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滑动槽的内径,所述限位凸起滑动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块内形成有一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连接孔,所述检测杆滑动设置于所述连接孔内,所述检测件设置于所述收容槽内。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动槽连通的安装槽,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安装槽内。

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超声治疗手具,包括所述的检测机构。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当第一连接件与治疗头的第二连接件吸附时,第二连接件在吸附到第一连接件的过程中,会推动检测杆移动,使检测杆的一端缩回到第二滑动槽内,同时复位弹性件被压缩,此时,检测杆到达检测件的检测位置并被检测件检测到,从而系统判定第二连接件已经与第一连接件实现吸附。当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吸附断开时,复位弹性件复位,从而推动检测杆外移至第一位置,此时,检测杆离开检测位置,检测件检测不到检测杆,从而给出报警信号,令操作者及时知晓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已经断开,换能器不会再往复运动,从而避免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断开后继续使用换能器,进而避免因换能器无法往复运动导致能量集中而击伤皮肤的情况的出现,提高了超声治疗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检测机构(150),用于超声治疗手具的检测,所述超声治疗手具包括手柄组件(100)及治疗头组件(200),所述手柄组件(100)包括驱动组件(130)、驱动轴(120)及第一连接件(140),所述治疗头组件(200)包括换能器(230)及与换能器(230)连接的第二连接件(210),第一连接件(140)和第二连接件(210)能够耦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150)包括检测杆(151)、复位弹性件(152)及检测件(153),所述检测杆(151)沿着所述驱动轴(120)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驱动轴(120)滑动连接,所述复位弹性件(15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检测杆(151)及所述驱动组件(130)连接,当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耦合连接时,所述第二连接件(210)推动所述检测杆(151)到达检测位置、并使所述复位弹性件(152)发生弹性形变,所述检测件(153)用于检测所述检测杆(151)是否到达检测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机构(15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120)内形成有一贯穿其两端的第一滑动槽(121),所述第一连接件(140)固定于所述驱动轴(120)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件(140)内形成有一贯穿其两端的第二滑动槽(141),所述检测杆(151)滑动插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槽(121)及所述第二滑动槽(14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机构(15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30)包括滑块(131)、驱动丝杆(132)及驱动电机(133),所述驱动电机(133)与所述驱动丝杆(132)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驱动丝杆(132)转动,所述滑块(131)与所述驱动丝杆(13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复位弹性件(15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检测杆(151)及所述滑块(13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机构(150),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件(153)为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固定于所述滑块(131)上,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探头朝向所述检测杆(151)的一端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机构(150),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件(153)为常闭式微动开关,所述手柄组件(100)还包括电源及警报器,所述常闭式微动开关、所述警报器及所述电源串联成一回路,所述常闭式微动开关安装于所述滑块(131)上,所述常闭式微动开关的触头位于所述检测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机构(150),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杆(151)上形成有限位凸起(1511),所述复位弹性件(152)套设于所述检测杆(151)上,所述复位弹性件(152)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凸起(1511)抵接,所述复位弹性件(152)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131)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机构(15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120)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滑动槽(121)连通的容纳槽(122),所述容纳槽(122)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滑动槽(121)的内径,所述限位凸起(1511)滑动设置于所述容纳槽(122)内,所述复位弹性件(152)位于所述容纳槽(122)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机构(150),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31)内形成有一收容槽(1312),所述收容槽(1312)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槽(122)连通的连接孔(1313),所述检测杆(151)滑动设置于所述连接孔(1313)内,所述检测件(153)设置于所述收容槽(1312)内。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机构(15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120)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动槽(121)连通的安装槽(124),所述第一连接件(140)固定于所述安装槽(124)内。

10.一种超声治疗手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所述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机构(15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机构及超声治疗手具,检测机构包括检测杆、复位弹性件及检测件,检测杆沿驱动轴的长度方向与驱动轴滑动连接,复位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检测杆及驱动组件连接,当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耦合连接时,第二连接件推动检测杆到达检测位置、并使复位弹性件发生弹性形变,检测件用于检测检测杆是否到达检测位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吸附断开时,复位弹性件复位,从而推动检测杆外移至第一位置,检测件检测不到检测杆,从而给出报警信号,令操作者及时知晓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已经断开,换能器不会再往复运动,从而避免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断开后继续使用换能器,提高了超声治疗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李冲,周辉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奇致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8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269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