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鼻腔清洁工具,特别是一种感应吸鼻器。
背景技术:
1、吸鼻器是用于伸入到鼻腔里面,把鼻腔内的分泌物吸出,来恢复鼻腔通气功能,并恢复鼻腔黏膜纤毛正常生理功能。大部分吸鼻器都设置有负压腔,用于形成临时形成负压,在负压腔与存储腔、吸头连通后,则会产生吸力,将分泌物吸出。但是由于现有吸鼻器一般在使用时,常会因使用者操作不当,而使吸头吸附到鼻腔内的鼻黏膜时仍持续进行吸气动作,导致吸气压力过大,因而伤到鼻黏膜,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感应吸鼻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吸鼻器容易在操作不当的情况下因吸气压力过大而导致损伤操作者鼻黏膜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感应吸鼻器,包括吸头、外壳、主控机构以及抽吸组件,所述吸头与所述外壳连接,且所述吸头内形成有负压腔,所述主控机构和所述抽吸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主控机构包括主控板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抽吸组件包括气泵、第一吸气管以及第二吸气管,所述第一吸气管连接所述负压腔和所述气泵的进气口,所述第二吸气管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接口和所述气泵的进气口,所述气泵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
3、可选地,所述气泵的进气口上设有管接头,所述管接头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吸气管和所述第二吸气管对应的管接口。
4、可选地,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转接座,所述吸头通过所述转接座与所述外壳连接,以使所述外壳和所述吸头呈预设夹角布置,在所述转接座内设有抽气通道,所述第一吸气管远离所述气泵进气口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抽气通道内,所述吸头的连接端上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抽气通道内,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负压腔内。
5、可选地,所述负压腔内设有套在所述连通管上的负压抽气管,所述负压抽气管远离所述转接座的一端呈封闭口设置,且所述负压抽气管上设有负压抽气口,在所述负压抽气管的封闭端上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周向侧壁和所述负压腔的内腔壁之间形成供流体流过的间隙。
6、可选地,所述负压抽气管上还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周向侧壁和所述负压腔的内腔壁之间形成供流体流过的间隙,且所述第二挡板背离所述第一挡板的侧板面与所述负压腔的内腔壁之间形成流体存储腔,所述负压抽气口位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
7、可选地,所述吸头内设有吸气通道,所述吸气通道位于所述负压腔内形成有朝向所述第一挡板的吸气内口,且所述吸气通道位于所述吸头远离所述转接座的一端形成有吸气外口。
8、可选地,所述转接座内设有排气通道,在所述气泵上设有连通所述排气通道和所述气泵出气口的出气柱,所述排气通道位于所述转接座靠近所述吸头的端面上形成有排气口,所述吸头靠近所述转接座的端面上形成有连通所述排气口和外界大气压的换气腔。
9、可选地,所述转接座上设置有指示灯,并在所述气泵上固定有信号线,所述信号线的一端与所述指示灯电连接,且所述信号线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
10、可选地,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位于所述气泵的一端侧的电池模块,且所述气泵的一侧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形成收纳间隙,所述第一吸气管和所述第二吸气管均布置在所述气泵和所述外壳之间的收纳间隙内,所述电池模块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
11、可选地,所述外壳上设有按键,所述按键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感应吸鼻器的有益效果在于:
13、设置吸头、外壳、主控机构以及抽吸组件,利用第一吸气管由气泵对负压腔进行抽气,以便于为负压腔内提供负压环境,从而使吸头在内部负压的作用下进行抽气,当吸头插入使用者鼻腔内后,吸头能够吸入鼻腔内的鼻涕,并进入到负压腔内收集。另利用第二吸气管连接气泵和压力传感器,可通过压力传感器获取气泵抽气时的负压,从而在压力过大时主控板能够控制气泵及时关闭,以有效避免吸鼻器在操作不当的情况下因吸气压力过大而导致损伤操作者鼻黏膜的情况。
1.一种感应吸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吸鼻器包括吸头、外壳、主控机构以及抽吸组件,所述吸头与所述外壳连接,且所述吸头内形成有负压腔,所述主控机构和所述抽吸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主控机构包括主控板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抽吸组件包括气泵、第一吸气管以及第二吸气管,所述第一吸气管连接所述负压腔和所述气泵的进气口,所述第二吸气管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接口和所述气泵的进气口,所述气泵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吸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的进气口上设有管接头,所述管接头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吸气管和所述第二吸气管对应的管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吸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转接座,所述吸头通过所述转接座与所述外壳连接,以使所述外壳和所述吸头呈预设夹角布置,在所述转接座内设有抽气通道,所述第一吸气管远离所述气泵进气口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抽气通道内,所述吸头的连接端上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抽气通道内,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负压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吸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腔内设有套在所述连通管上的负压抽气管,所述负压抽气管远离所述转接座的一端呈封闭口设置,且所述负压抽气管上设有负压抽气口,在所述负压抽气管的封闭端上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周向侧壁和所述负压腔的内腔壁之间形成供流体流过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吸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抽气管上还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周向侧壁和所述负压腔的内腔壁之间形成供流体流过的间隙,且所述第二挡板背离所述第一挡板的侧板面与所述负压腔的内腔壁之间形成流体存储腔,所述负压抽气口位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应吸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头内设有吸气通道,所述吸气通道位于所述负压腔内形成有朝向所述第一挡板的吸气内口,且所述吸气通道位于所述吸头远离所述转接座的一端形成有吸气外口。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吸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座内设有排气通道,在所述气泵上设有连通所述排气通道和所述气泵出气口的出气柱,所述排气通道位于所述转接座靠近所述吸头的端面上形成有排气口,所述吸头靠近所述转接座的端面上形成有连通所述排气口和外界大气压的换气腔。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吸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座上设置有指示灯,并在所述气泵上固定有信号线,所述信号线的一端与所述指示灯电连接,且所述信号线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吸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位于所述气泵的一端侧的电池模块,且所述气泵的一侧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形成收纳间隙,所述第一吸气管和所述第二吸气管均布置在所述气泵和所述外壳之间的收纳间隙内,所述电池模块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吸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按键,所述按键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