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轮胎结构损伤试验,特别是涉及一种轮胎结构损伤试验用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1、飞机起落前在收入起落架舱的过程中,如果轮胎胎面破损,高速惯性旋转的轮胎带着甩出的胎皮,可能会对起落架舱壁和舱顶产生损伤。根据规定,需要对胎带甩胎击打舱壁(舱顶)损伤进行试验和测试,但是现有技术中用于此种试验的专用设备较少,为此需要设计研发一种专用的夹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胎结构损伤试验用夹持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实现高速旋转状态下胎带的夹持和释放。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胎结构损伤试验用夹持装置,包括
3、内毂体,动力单元驱动所述内毂体旋转;以及
4、胎带盒,所述胎带盒包括对称包覆在所述内毂体左右两侧的左外壳体和右外壳体;以及
5、驱动单元,所述内毂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所述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内毂体上,驱动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左外壳体或右外壳体相连接,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左外壳体和右外壳体相对于所述内毂体开合;以及
6、胎带,所述胎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内毂体的轮毂上,另一端盘放在所述胎带盒中。
7、优选地,所述动力单元包括驱动轴和机架轴承座,所述驱动轴的输出端装配在所述内毂体的轮毂中心,所述驱动轴的输入端安装在所述机架轴承座上,电机驱动所述驱动轴转动。
8、优选地,所述胎带的一端通过压块和螺栓固定在所述内毂体上。
9、优选地,所述胎带盒合拢时,所述胎带被夹持在所述胎带盒与内毂体之间;所述胎带盒打开时,所述胎带从夹持状态松开。
10、优选地,所述驱动单元采用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所述内毂体的侧壁上,所述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左外壳体或右外壳体连接;所述气缸的伸缩杆伸缩带动所述胎带盒相对于所述内毂体开合。
11、优选地,所述内毂体和胎带盒的横截面均为圆形。
12、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3、本实用新型中的轮胎结构损伤试验用夹持装置,包括内毂体、胎带盒、驱动单元和胎带,胎带装在胎带盒中,胎带的一端固定在轮毂上,另一端盘在胎带盒中,胎带盒是一对;左右外壳体在驱动单元的推动下可沿夹持装置的轴向开合;试验时电机带动夹持装置加速旋转,当速度达到飞机起飞速度时电机断电同时夹持装置动作,松开胎带;当胎带盒打开时,胎带在高速旋转的夹持装置带动下因离心力甩出。该夹持装置用气动方式实现高速旋转状态下胎带的夹持和释放,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对胎带甩胎击打舱壁(舱顶)损伤进行试验和测试。
1.一种轮胎结构损伤试验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结构损伤试验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包括驱动轴和机架轴承座,所述驱动轴的输出端装配在所述内毂体的轮毂中心,所述驱动轴的输入端通过轴承装配在所述机架轴承座上,电机驱动所述驱动轴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结构损伤试验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带的一端通过压块和螺栓固定在所述内毂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结构损伤试验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带盒合拢时,所述胎带被夹持在所述胎带盒与内毂体之间;所述胎带盒打开时,所述胎带从夹持状态松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结构损伤试验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采用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所述内毂体的侧壁上,所述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左外壳体或右外壳体连接;所述气缸的伸缩杆伸缩带动所述胎带盒相对于所述内毂体开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结构损伤试验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毂体和胎带盒的横截面均为圆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