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11-27  56


本技术涉及一种呼吸保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口罩。


背景技术:

1、为了防止外界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例如:悬浮粒子、灰尘、细菌、病毒等)进入人体的呼吸道,使用者通常会佩戴口罩使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被口罩过滤后才可以进入呼吸道。然而,现有的口罩佩戴于使用者时,常常会因为使用者说话或是脸部表情变动,而让口罩相对于使用者松脱或滑动,此外,口罩与脸部摩擦也会让使用者感到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解决前述至少一种问题的口罩。

2、本实用新型口罩,适用于佩戴于使用者,并包含口罩本体及鼻垫片。

3、所述口罩本体适用于罩盖所述使用者的口部与鼻部,并包括面向所述使用者的鼻部的内表面。

4、所述鼻垫片设置于所述口罩本体的内表面且适用于贴靠于所述使用者的鼻部。所述鼻垫片远离所述内表面的一侧面朝靠近所述内表面的方向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凹槽适用于供所述使用者的鼻梁置入。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口罩,所述口罩本体包括中间罩体部、分别自所述中间罩体部的上、下两侧朝彼此远离且靠近所述使用者的方向延伸的上罩体部及下罩体部。所述中间罩体部适用于位于所述使用者的口部前方。所述上罩体部具有所述内表面。所述下罩体部适用于贴靠于所述使用者的下巴。所述中间罩体部、所述上罩体部、所述下罩体部与所述鼻垫片共同界定出适用于供所述使用者呼吸的气室空间。

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口罩,所述鼻垫片包括两个鼻梁支撑部。所述鼻梁支撑部左右对称设置且彼此相连。所述鼻梁支撑部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沿彼此远离的方向渐增。所述鼻梁支撑部远离所述内表面的一侧共同界定出所述凹槽。

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口罩,所述鼻垫片还包括两个脸颊支撑部。所述脸颊支撑部左右对称设置且分别连接于所述鼻梁支撑部相互远离的一侧。所述脸颊支撑部适用于贴靠于所述使用者的左、右两侧脸颊。所述脸颊支撑部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沿彼此远离的方向渐减。

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口罩,所述鼻垫片的材质为海绵。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的效果在于:借由所述鼻垫片的凹槽设计,能让所述口罩与所述使用者的鼻部紧密贴合而不易滑动,进而达到所述口罩佩戴于所述使用者时稳固定位的效果。此外,借由所述鼻垫片位于所述口罩本体与所述使用者的鼻部之间,能让所述口罩本体与所述使用者的鼻部下方的间隙增加,使得所述使用者的呼吸更为顺畅且减少所述口罩本体与所述使用者的口部与鼻部的摩擦,进而达到佩戴时舒适性提升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口罩,适用于佩戴于使用者;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包括中间罩体部、分别自所述中间罩体部的上、下两侧朝彼此远离且靠近所述使用者的方向延伸的上罩体部及下罩体部,所述中间罩体部适用于位于所述使用者的口部前方,所述上罩体部具有所述内表面,所述下罩体部适用于贴靠于所述使用者的下巴,所述中间罩体部、所述上罩体部、所述下罩体部与所述鼻垫片共同界定出适用于供所述使用者呼吸的气室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垫片包括两个鼻梁支撑部,所述鼻梁支撑部左右对称设置且彼此相连,所述鼻梁支撑部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沿彼此远离的方向渐增,所述鼻梁支撑部远离所述内表面的一侧共同界定出所述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垫片还包括两个脸颊支撑部,所述脸颊支撑部左右对称设置且分别连接于所述鼻梁支撑部相互远离的一侧,所述脸颊支撑部适用于贴靠于所述使用者的左、右两侧脸颊,所述脸颊支撑部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沿彼此远离的方向渐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垫片的材质为海绵。


技术总结
一种口罩,适用于佩戴于使用者,并包含口罩本体及鼻垫片。所述口罩本体适用于罩盖所述使用者的口部与鼻部,并包括面向所述使用者的鼻部的内表面。所述鼻垫片设置于所述口罩本体的内表面且适用于贴靠于所述使用者的鼻部。所述鼻垫片远离所述内表面的一侧面朝靠近所述内表面的方向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凹槽适用于供所述使用者的鼻梁置入。借由所述鼻垫片的凹槽设计,能让所述口罩与所述使用者的鼻部紧密贴合而不易滑动,进而达到所述口罩佩戴于所述使用者时稳固定位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苏建仲,林隆傑,罗淑玲,曾贝瑛,戴廷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康那香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8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27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