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3导动态集成心电贴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11-28  76


本技术涉及心电记录仪,具体为新型3导动态集成心电贴。


背景技术:

1、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技术是一种用于监测和记录心脏电活动的重要医疗工具。其中三导动态心电技术是一种高级心电图监测方法,通常被用于更全面地评估心脏活动以便更准确地诊断心脏疾病。三导动态心电技术是通过持续记录心脏电活动,通常为24小时或长达14天的时间。与标准的静态心电图不同,它允许医生查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同情境下的心脏活动。这有助于检测不易在一次短时长静态测试中捕获的心律失常和异常。

2、传统三导(三通道)动态心电监测通常会通过粘贴在患者的身体上的多个电极片采集心电信号,如图1所示。电极片通过心电导联线与通过肩带背上病人身上的记录仪连接。传统3导心电导联线和传统电极片结构中,电极片数量从三到七个不等,这些电极片位于不同的身体部位,通常包括胸部和四肢。该技术允许医生获得多个角度的心电图数据,以更准确地评估心脏功能。

3、由于传统3导心电记录仪体积较为庞大,再加上冗长、笨重的心电导联线,病人在佩戴该类型的记录仪时舒适感很差,同时导联线的意外牵拉也会给记录的心电信号带来干扰,造成心电信号无法分析。如果病人需要多天(2到14天)佩戴记录仪的话,这种类型的记录仪会极大影响病人的佩戴舒适性,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起居生活。为了改善传统3导记录仪的这个缺点,有技术人员研发了更加轻便的心电贴片,如公开号cn206080511u和cn208910241u分别公开了一种单导联电极贴,单导联电极片的佩戴方式如图2。但是,单导心电贴存在如下问题:

4、一、不与严格定义的通道对应,医生不确定测量的心电信号代表的含义;

5、二、没有足够的导联数,当记录仪受到干扰时,辅助信号量不足,无法提供额外的心电通道供医生做准确诊断;

6、三、而且单导或者2导心电贴都做得很小,使得电极之间的距离很近,导致捕捉的心电信号幅度很小,易受干扰,将无法用于心电分析,使得病人可能需要重复佩戴,给病人造成了额外负担。

7、综上,现有的动态心电技术很难在舒适性和信号准确性之间取得一个平衡。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的动态心电技术很难在舒适性和信号准确性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新型3导动态集成心电贴,其既可以让病人长时间佩戴时拥有舒适性,也可以有效采集多通道的心电信号。

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这样的:新型3导动态集成心电贴,其包括:基体和电极接触点,所述电极接触点设置在所述基体上;

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接触点包括5个:第一电极接触点~第五电极接触点;

4、第一电极接触点和第二电极接触点为一组,设置在所述基体最上方位置,二者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二者之间距离为11cm;

5、第四电极接触点和第五电极接触点为一组,设置在一条直线上,二者之间的距离为7cm,位于所述基体的最下方;

6、上方两个接触点的连线的中垂线与下方两个接触点的连线的中垂线重合;

7、第三电极接触点设置在上下两组电极接触点的中垂线上;第三电极接触点距离上方两个接触点之间连线的中心点的距离为3.5cm,距离下方两个接触点之间连线的中心点的距离为4.5cm。

8、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9、所述基体包括正面和反面,所述电极接触点设置在反面;

10、其还包括心电记录设备接头,所述心电记录设备接头设置在所述基体的正面;所述电极接触点通过电极连接部件连接所述心电记录设备接头;

11、所述心电记录设备接头上设置锁紧结构;

12、所述电极接触点与所述基体的连接方式包括:固定连接和可拆卸连接。

13、本申请提供的新型3导动态集成心电贴,其在一个电极贴上设置5个电极接触点,经过对心电贴尺寸以及心电贴上的电极接触点的位置的设计,确保能够通过单个电极贴即可有效采集多导联(多通道)的心电信号,既可以确保病人的佩戴舒适性,也能够检测到有效的高质量信号,在舒适性和信号准确性之间取得一个很好的平衡。



技术特征:

1.新型3导动态集成心电贴,其包括:基体和电极接触点,所述电极接触点设置在所述基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3导动态集成心电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包括正面和反面,所述电极接触点设置在反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型3导动态集成心电贴,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心电记录设备接头,所述心电记录设备接头设置在所述基体的正面;所述电极接触点通过电极连接部件连接所述心电记录设备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新型3导动态集成心电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电记录设备接头上设置锁紧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3导动态集成心电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接触点与所述基体的连接方式包括:固定连接和可拆卸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的新型3导动态集成心电贴,其在一个电极贴上设置5个电极接触点,经过对心电贴尺寸以及心电贴上的电极接触点的位置的设计,确保能够通过单个电极贴即可有效采集多导联(多通道)的心电信号,既可以确保病人的佩戴舒适性,也能够检测到有效的高质量信号,在舒适性和信号准确性之间取得一个很好的平衡。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吕倩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市中健科仪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6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279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