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支吊架结构

专利2024-11-29  34


本技术涉及管道吊架,具体为一种可调节的支吊架结构。


背景技术:

1、支吊架用于架空敷设管道支撑的一种结构件,又被称作管道支架。管部等;

2、在建筑的墙壁、屋顶等位置安装作为管道的支撑结构,直径较小的管道,通常使用通丝吊架,作为管道的支撑结构,但该种支吊架固定于墙壁的一端与管道之间无法产生相对位移,无法有效缓冲管道系统所受的余量应力,以及防止流体冲击造成的冲击和振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支吊架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丝吊架无法有效缓冲管道系统所受的余量应力,以及防止流体冲击造成的冲击和振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的支吊架结构,包括:第一吊杆、第二吊杆、连接组件、两个限位组件和弹簧,所述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进行连接,使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之间可进行多角度的旋转,所述两个限位组件分别安装在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的外壁上,且所述两个限位组件镜像分布,所述弹簧设置于两个限位组件之间。

3、优选的,所述第一吊杆的顶端为与墙壁连接的固定端,所述第二吊杆的底端安装有吊环,为管道的连接部。

4、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球头、球碗和壳体,所述球头安装于第二吊杆的顶端,所述壳体安装于第一吊杆的底端,所述壳体的底面呈开放状,所述球碗安装于壳体的底面,所述球头与球碗配合安装。

5、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底座和螺母,所述底座呈柱体壳体结构,且底座的第一端端面呈开放状,所述底座的第二端端面开设有通孔,所述螺母设置于底座的第二端端面上,所述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的外壁开设有螺纹,利用螺母和螺纹的配合限制底座的位置。

6、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腔设置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呈环形结构,所述辅助板与底座处于同一轴线上,所述辅助板的外直径小于底座的内直径,所述辅助板和底座之间的空间为弹簧的安装区。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可调节的支吊架结构,利用连接组件,使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之间可进行多角度的弯折,通过调节两个螺母改变两个底座之间的距离,改变弹簧的压缩状态,从而改变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弯折时所需的力,以及第一吊杆轴向方向的力,以缓冲管道系统所受的不同大小的余量应力,以及防止流体冲击造成的冲击和振动的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的支吊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吊杆、第二吊杆、连接组件、两个限位组件和弹簧,所述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进行连接,使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之间可进行多角度的旋转,所述两个限位组件分别安装在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的外壁上,且所述两个限位组件镜像分布,所述弹簧设置于两个限位组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支吊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杆的顶端为与墙壁连接的固定端,所述第二吊杆的底端安装有吊环,为管道的连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支吊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球头、球碗和壳体,所述球头安装于第二吊杆的顶端,所述壳体安装于第一吊杆的底端,所述壳体的底面呈开放状,所述球碗安装于壳体的底面,所述球头与球碗配合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支吊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底座和螺母,所述底座呈柱体壳体结构,且底座的第一端端面呈开放状,所述底座的第二端端面开设有通孔,所述螺母设置于底座的第二端端面上,所述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的外壁开设有螺纹,利用螺母和螺纹的配合限制底座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支吊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内腔设置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呈环形结构,所述辅助板与底座处于同一轴线上,所述辅助板的外直径小于底座的内直径,所述辅助板和底座之间的空间为弹簧的安装区。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管道吊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的支吊架结构,包括:第一吊杆、第二吊杆、连接组件、和两个限位组件,所述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进行连接,使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之间可进行多角度的旋转,所述两个限位组件分别安装在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的外壁上,且所述两个限位组件镜像分布,所述弹簧设置于两个限位组件之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丝吊架无法有效缓冲管道系统所受的余量应力,以及防止流体冲击造成的冲击和振动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苏晓宁,张凯琳,刘海阳,叶千惠,宋爱楠,宋雨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923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282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