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重代谢手术胃引导管

专利2024-11-30  47


本技术涉及胃引导管,具体为一种减重代谢手术胃引导管。


背景技术:

1、减重代谢手术主要包括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及腹腔镜下胃转流术两大类,它们有个共同的核心步骤是胃的裁切,而剩余胃囊体积的大小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远期减重效果。为了使剩余胃囊体积能做到量化和均一化,目前临床通常会用到胃体充气性引导管,但是现有的充气性胃引导管大多采用充气囊将患者的肠道撑起进行手术,由于气囊长时间会产生老化,在未及时更换或检查时使用,会对患者的胃会产生感染以及损伤出血的现象,从而降低了结构使用的稳定性;

2、申请人经过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减重代谢手术胃引导管”,其公开(公告)号为“cn 218045490 u”,该专利主要通过在引流管主体的一端固定安装引导头,引导头的一端为圆弧状,引流管主体的一端通过通槽插入安装有通管,通管的一端延伸至引导头的内部,并与引导头的内壁固定连接,通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头,引流管主体的一端插入安装有进气管与出气管,且进气管与出气管位于连接头的两侧,引流管主体的内壁开设有一对活动槽。该种减重代谢手术胃引导管,在医护人员使用引流管主体时,利用引导头一端的圆弧状,能有效的防止插入的过程中造成肠内出血的现象,进气管进行充气使膨胀块向外延伸,医护人员即可对患者进行手术,利用膨胀块形状的特性,能保持膨胀块与肠道的顺滑和支撑的稳定性,但在使用过程中,气囊饱和后停止气体进入后,进气管中的气体仍会进入气囊对气囊造成损伤,同时引导管内的一些杂质后掉落的细小零件会对装置造成损伤,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减重代谢手术胃引导管。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重代谢手术胃引导管。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重代谢手术胃引导管,包括导管体,所述导管体顶部安装有管塞、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引导管外表面安装有气囊,所述气囊底部安装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底部连接有支撑管,所述进气管外表面安装有控制阀门,所述出气管内部安装有第一过滤网,所述出气管底部安装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部安装有第二过滤网。

3、优选的: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连接口均安装有固定套。

4、优选的:所述控制阀门上安装有传感器。

5、优选的:所述支撑管为充气管,且管充满气后直径略大于气囊。

6、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可以拆卸,所述第一过滤网安装在过滤箱顶部右侧。

7、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滤网安装在过滤箱箱内中部。

8、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9、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气管和出气管连接口处安装固定套,可将进气管和出气管进行固定,防止气管断连,通过在进气管外表面安装控制阀门,可以通过远程控制控制阀门对进气管内的气体进行堵截,防止气囊饱和后,进气管内的气仍然进入气囊造成气囊受损,延长气囊的使用寿命,通过在气囊底部通过通气管连接支撑管,可将气体通入支撑管进行膨胀,对引导管进行一个辅助支撑和固定,防止手术过程中引导管位置移动对手术产生影响;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出气管内安装第一过滤网,可将手术过程中引导管内的杂质和细小零件阻挡在第一过滤网外,通过在出气管的底部安装过滤箱,过滤箱内安装第二过滤网,可以将第一过滤网阻挡的杂质和细小零件掉入过滤箱内,防止出气管堵塞,同时便于寻找丢失的零件。



技术特征:

1.一种减重代谢手术胃引导管,包括导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体(1)顶部安装有管塞(2)、进气管(3)和出气管(4),所述导管体(1)外表面安装有气囊(5),所述气囊(5)底部安装有通气管(6),所述通气管(6)底部连接有支撑管(7),所述进气管(3)外表面安装有控制阀门(8),所述出气管(4)内部安装有第一过滤网(9),所述出气管(4)底部安装有过滤箱(10),所述过滤箱(10)内部安装有第二过滤网(11),所述导管体(1)底部安装有引导头(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重代谢手术胃引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3)和出气管(4)连接口均安装有固定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重代谢手术胃引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门(8)上安装有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重代谢手术胃引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7)为充气管,且管充满气后直径略大于气囊(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重代谢手术胃引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0)可以拆卸,所述第一过滤网(9)安装在过滤箱(10)顶部右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重代谢手术胃引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网(11)安装在过滤箱(10)箱内中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重代谢手术胃引导管,包括导管体,所述导管体顶部安装有管塞、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引导管外表面安装有气囊,所述气囊底部安装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底部连接有支撑管,所述进气管外表面安装有控制阀门,所述出气管内部安装有第一过滤网,所述出气管底部安装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部安装有第二过滤网,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进气管外表面安装控制阀门,可以通过远程控制控制阀门对进气管内的气体进行堵截,防止气囊饱和后,进气管内的气仍然进入气囊造成气囊受损,延长气囊的使用寿命,同时引导管内的杂质和小零件会被过滤到过滤箱内。

技术研发人员:郭晋仪,花红霞,杨宁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921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286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