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框架结构二次施工用浇筑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12-01  30


本技术涉及一种浇筑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框架结构二次施工用浇筑装置,属于建筑施工。


背景技术:

1、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针对二次结构的施工,往往会利用浇筑泵对其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时会将浇筑泵的输料管放在二次结构的进料口处,然后利用浇筑泵将混凝土物料从低处输送至高处的进料口,由于输料管较软,且位于较高的位置,在此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用手托举输料管口对其进行固定,方可进行浇筑施工,稍有不慎,输料管中的混凝土就会洒在结构的外部,该种方式费时费力,且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框架结构二次施工用浇筑装置,能够对浇筑泵的输料管口进行固定,避免混凝土洒落结构外部的情况,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2、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建筑框架结构二次施工用浇筑装置,包括斜架、内挡架和外挡架,所述斜架的左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斜架右端的下方设置有内挡架,所述内挡架的左侧设置有外挡架,所述外挡架的两侧设置有顶紧螺栓,所述斜架的上方设置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顶面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夹具,所述导料板顶面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夹具。

4、所述内挡架和外挡架呈左、右平行状分布,所述斜架与外挡架的夹角为120°。

5、所述支撑板与地面呈水平状分布。

6、所述斜架的中部设置有横撑,所述导流板的底部设置有两个螺杆,所述螺杆分别贯穿横撑、支撑板,并通过相匹配的螺母进行固定。

7、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分别由下弧板和上弧板组成,所述下弧板的两端设置有螺杆,所述上弧板的两端贯穿螺杆,并通过螺母将输料管道卡紧固定。

8、所述外挡架的长度小于内挡架的长度。

9、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斜架的下端设置内挡架和外挡架,便于将该装置卡在二次结构的边缘处,通过在外挡架的两侧设置顶紧螺栓,能够使该装置与二次结构进行固定,保证输料过程中的稳定性。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斜架上方设置导流板,便于混凝土物料流入二次结构内;通过在导流板上方设置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便于将输料管固定在导流板上,省去工作人员人工托举的方式进行施工,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框架结构二次施工用浇筑装置,包括斜架(1)、内挡架(2)和外挡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架(1)的左端设置有支撑板(4),所述斜架(1)右端的下方设置有内挡架(2),所述内挡架(2)的左侧设置有外挡架(3),所述外挡架(3)的两侧设置有顶紧螺栓(8),所述斜架(1)的上方设置有导料板(5),所述导料板(5)顶面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夹具(6),所述导料板(5)顶面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夹具(7);所述内挡架(2)和外挡架(3)呈左、右平行状分布,所述斜架(1)与外挡架(3)的夹角为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框架结构二次施工用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与地面呈水平状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框架结构二次施工用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架(1)的中部设置有横撑(101),所述导料板(5)的底部设置有两个螺杆(501),所述螺杆(501)分别贯穿横撑(101)、支撑板(4),并通过相匹配的螺母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框架结构二次施工用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具(6)和第二夹具(7)分别由下弧板和上弧板组成,所述下弧板的两端设置有螺杆,所述上弧板的两端贯穿螺杆,并通过螺母将输料管道卡紧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框架结构二次施工用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挡架(3)的长度小于内挡架(2)的长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框架结构二次施工用浇筑装置,包括斜架、内挡架和外挡架,在斜架的左端设置有支撑板,在斜架右端的下方设置有内挡架,在内挡架的左侧设置有外挡架,在外挡架的两侧设置有顶紧螺栓,在斜架的上方设置有导料板,在导料板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本技术通过在外挡架上设置顶紧螺栓,能够将该装置与模板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在导流板上设置夹具,能够对浇筑泵的输料管进行固定,省去工作人员人工托举的方式进行施工,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坤,王建航,王顺阳,李卫华,李杭灿,任志雷,张晗,李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5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29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