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石蜡密度检测,特别是涉及一种氯化石蜡密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氯化石蜡通常是以多种同类物混合的形式存在,其同类物种类很多,在生产过程和应用过程中,密度指标是非常关键的,对温度要求尤其严格,传统的氯化石蜡密度测量方法是将试样注入清洁、干燥的量筒内,然后把量筒放入50±0.2℃的恒温水浴中,温度恒定后,将清洁、干燥的密度计放入被测试样中,其下端离量筒底部的距离不小于2cm,并且不能与量筒壁接触,露出液面外的部分所沾液体不得超过3个分度,待密度计底部和壁上无气泡,温度恒定后,读取密度计弯月面下缘的刻度值,该方法的特点是需静等试样内溶解的气泡自然逸出,因此得出分析结果用时较长(一般为60-70分钟),用于指导生产工作时经常误事,另一个缺点是气泡自然逸出不彻底,容易导致测量结果准确性低,在生产应用中非常不方便,出现问题较多。
2、专利申请号为cn202221974846.1(公告号为cn 218212236 u)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氯化石蜡密度检测装置》提出在机壳上方设有与其可拆卸安装的u型杆架,u型杆架上放置的温度计和密度计伸进量杯内,用散热件、托板、散热扇以及托板的底部安装的震动器可以对石蜡实现快速降温,快速消泡,使石蜡溶解液能够很快的达到密度检测的要求,从而能在20-30分钟内出结果,为氯化石蜡生产运行提供了及时可靠的分析结果。
3、该专利的缺点在于u型杆架虽然具有弹性,但是长时间使用后u型杆架的弹力会变小,如果卡在机壳上会发生松动和掉落的现象,当u型杆架安装不稳定时温度计和密度计就会很容易与量杯发生碰撞,损坏杯体或者温度计与密度计,影响检测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氯化石蜡密度检测装置。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3、一种氯化石蜡密度检测装置,包括机壳,与设置在机壳内的量杯,所述机壳上端两侧开设的放置槽内铰接有u型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铰接在放置槽内的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内开设的腔体延伸至转动杆的顶部,门框型的架体滑动安装在两个转动杆内,所述转动杆上部开设的多个第一限位孔与开设在架体上的多个第二限位孔通过限位销配合使用,所述转动杆的下部通过卡位组件与机壳连接,所述架体的上端设置有温度计和密度计。
4、优选的,所述卡位组件包括开设在转动杆下部的第一卡孔,两个所述转动杆之间的机壳上端面上分别固定有耳壁,所述耳壁上开设的耳孔与第一卡孔通过卡销配合使用。
5、优选的,所述架体包括两个升降杆,两个所述升降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开设有两个通孔。
6、优选的,两个所述通孔位于量杯的正上方且两个通孔之间不接触。
7、优选的,两个所述通孔内分别安装有筒套,所述筒套呈t型构造且下部较长。
8、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支撑架可以随时升起和落下,在多次使用后不会发生松动或掉落,稳定性好,而且工作人员操作起来较为方便,当工作人员需要取出量杯进行清洗时,工作人员只需拔掉卡销,同时把转动杆转到放置槽内即可,本设计方案的整体装置的适用性和灵活性较强,而且支撑板上设置的两个通孔可以保证温度计和密度计不会左右进行滑动,避免温度计和密度计之间发生碰撞,同时也避免了温度计和密度计与量杯发生碰撞。
1.一种氯化石蜡密度检测装置,包括机壳(1),与设置在机壳(1)内的量杯(9),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上端两侧开设的放置槽(11)内铰接有u型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铰接在放置槽(11)内的转动杆(2),两个所述转动杆(2)内开设的腔体延伸至转动杆(2)的顶部,门框型的架体滑动安装在两个转动杆(2)内,所述转动杆(2)上部开设的多个第一限位孔(21)与开设在架体上的多个第二限位孔(41)通过限位销配合使用,所述转动杆(2)的下部通过卡位组件与机壳(1)连接,所述架体的上端设置有温度计(7)和密度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石蜡密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组件包括开设在转动杆(2)下部的第一卡孔,两个所述转动杆(2)之间的机壳(1)上端面上分别固定有耳壁(5),所述耳壁(5)上开设的耳孔与第一卡孔通过卡销(6)配合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氯化石蜡密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两个升降杆(4),两个所述升降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上端开设有两个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氯化石蜡密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通孔位于量杯(9)的正上方且两个通孔之间不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氯化石蜡密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通孔内分别安装有筒套(71),所述筒套(71)呈t型构造且下部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