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调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便携调温装置。
背景技术:
1、便携式调温装置可以直接佩戴在人体的颈部、腰部或让用户手持使用。便携式调温装置一般内含吹风组件,通过电机、扇叶和预先设计的风道结构实现为用户吹风的效果,从而帮助用户调节体温。当前市面上的部分便携式调温装置还设置有光源,光源设置在便携式调温装置内,并通过便携式调温装置表面开设的出风口射出光线,从而,用户可以看到便携式调温装置内部的灰尘积累情况,从而对便携式调温装置及时进行清理。但便携式调温装置所设置的光源发出的光线一般通过出风口会直射至用户的眼睛,从而会出现晃眼而造成用户眼部不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便携式调温装置中的光源会晃眼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调温装置。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调温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开设有出风口;光源,设于所述装置主体内,并连接所述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导光部,所述导光部位于所述出风口和所述光源之间。
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主体包括:装置外壳,开设有所述出风口;分隔件,设置在所述装置外壳内,所述分隔件包括所述导光部。
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主体还包括风机模块,所述风机模块设置在所述装置外壳内;所述分隔件形成有风机容置部,所述风机容置部包括所述导光部并形成有风机容置腔,所述风机模块容纳在所述风机容置腔内;所述光源设于所述风机模块。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机模块包括风机电路板,以及与所述风机电路板电连接的扇叶;所述光源电连接所述风机电路板并设置在所述风机电路板上。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主体还包括风机电路板和扇叶,所述风机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扇叶和所述光源,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风机电路板上,所述扇叶具有导光部,或者所述扇叶整体为透光材料。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形成有风机容置部,所述风机容置部包括所述导光部并形成有风机容置腔;所述光源连接所述风机容置部。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连接所述导光部的一端,所述导光部相对设置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出风口设置。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具有风道部,所述风道部包括所述导光部并形成有风道,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风道部上。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部远离所述风道的一侧。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部设置在所述风道部邻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并且所述导光部上开设有对应所述出风口的出风孔。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主体包括:装置外壳,开设有所述出风口;分隔件,设置在所述装置外壳内,所述导光部夹设在所述装置外壳和所述分隔件之间;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部上,或者所述光源连接在所述装置外壳内,或者所述光源连接所述分隔件邻近所述导光部的一侧设置。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主体还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具有所述容置腔和所述出风口;所述导光部在所述出风口处连接所述装置外壳,并将所述出风口分隔为多个子出风口;所述光源连接所述导光部。
1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5、所述便携调温装置通过设置所述光源和所述导光部,实现了发光效果;并且所述导光部的设置,让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首先需要通过所述导光部,才能抵达人眼;因此,所述导光部会对所述光线有一定减损作用,从而使所述光线变得更加柔和,而不刺眼;借助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用户可以通过所述出风口观察到所述便携调温装置内部积累灰尘的情况,从而及时对所述便携调温装置进行清理;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也可以使所述便携调温装置更加炫酷。
1.一种便携调温装置(1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调温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2)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调温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2)还包括风机模块(128),所述风机模块(128)设置在所述装置外壳(121)内;所述分隔件(123)形成有风机容置部(125),所述风机容置部(125)包括所述导光部(126)并形成有风机容置腔(1252),所述风机模块(128)容纳在所述风机容置腔(1252)内;所述光源(14)设于所述风机模块(12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调温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模块(128)包括风机电路板(1282),以及与所述风机电路板(1282)电连接的扇叶(1284);所述光源(14)电连接所述风机电路板(1282)并设置在所述风机电路板(128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调温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2)还包括风机电路板(1282)和扇叶(1284),所述风机电路板(1282)电连接所述扇叶(1284)和所述光源(14),所述光源(14)设置在所述风机电路板(1282)上,所述扇叶(1284)具有所述导光部(12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调温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123)形成有风机容置部(125),所述风机容置部(125)包括所述导光部(126)并形成有风机容置腔(1252);所述光源(14)连接所述风机容置部(1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调温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14)连接所述导光部(126)的一端,所述导光部(126)相对设置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出风口(124)。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调温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123)具有风道部(127),所述风道部(127)包括所述导光部(126)并形成有风道(1272),所述光源(14)设置在所述风道部(127)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调温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14)设置在所述导光部(126)远离所述风道(1272)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调温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126)设置在所述风道部(127)邻近所述出风口(124)的一侧,并且所述导光部(126)上开设有对应所述出风口(124)的出风孔(1262)。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调温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2)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调温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2)还包括装置外壳(121),所述装置外壳(121)具有所述出风口(124);所述导光部(126)在所述出风口(124)处连接所述装置外壳(121),并将所述出风口(124)分隔为多个子出风口(1242);所述光源(14)连接所述导光部(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