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纺织品,更具体地说,它涉及高强耐磨涤纶布。
背景技术:
1、涤纶布是通过涤纶复合纱经纬编织而成的,涤纶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及保形性,利用涤纶纤维的特点,涤纶布常被用来制作服饰等日常用品。
2、为了保证服饰面料使用时的舒适性,会使用较薄的面料来进行制作,面料在使用时会时常与外界物质发生摩擦,随着摩擦的不断产生,面料内部的纱线会发生断裂从而在面料表面出现起球的现象,因此设置一种结构来解决较薄面料耐磨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高强耐磨涤纶布,通过结构的设置达到提高布料整体耐磨性能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高强耐磨涤纶布,包括基层,所述基层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凸条,相邻所述凸条上固定连接有耐磨片,所述耐磨片的耐磨性大于凸条的耐磨性,所述凸条的耐磨性大于基层的耐磨性。
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凸条之间形成有凸起,所述耐磨片靠近基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凸起相抵的加强部。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片上开设有与加强部错位设置的若干通孔。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部与耐磨片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加强部设置为绒毛层。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层与凸条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基层设置为纵条纹组织,所述纵条纹组织的地组织为基层,所述纵条纹组织的表组织为凸条。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片通过耐磨纱线编织而成,所述耐磨纱线包括耐磨芯纱一及耐磨芯纱二,所述耐磨芯纱一通过涤纶纤维一加捻而成,所述耐磨芯纱二通过锦纶纤维加捻而成。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条通过复合纱线编织而成,所述复合纱线包括复合芯纱一及复合芯纱二,所述复合芯纱一通过麻纤维加捻而成,所述复合芯纱二通过涤纶纤维二加捻而成。
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耐磨片的设置减少了基层及凸条与外界坚硬物质的接触面积,避免了面料与外界物质的直接接触,保证了面料使用时的耐磨性,面料在使用时,耐磨片会首先与外界坚硬物质的发生摩擦,当耐磨片被完成磨损后,基层才会与外界物质发生接触,延长了基层被磨损的时间,加强了面料使用时的耐磨性。
1.高强耐磨涤纶布,包括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凸条(2),相邻所述凸条(2)上固定连接有耐磨片(3),所述耐磨片(3)的耐磨性大于凸条(2)的耐磨性,所述凸条(2)的耐磨性大于基层(1)的耐磨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耐磨涤纶布,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凸条(2)之间形成有凸起(4),所述耐磨片(3)靠近基层(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凸起(4)相抵的加强部(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耐磨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片(3)上开设有与加强部(5)错位设置的若干通孔(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耐磨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5)与耐磨片(3)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加强部(5)设置为绒毛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耐磨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与凸条(2)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基层(1)设置为纵条纹组织,所述纵条纹组织的地组织为基层(1),所述纵条纹组织的表组织为凸条(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耐磨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片(3)通过耐磨纱线(7)编织而成,所述耐磨纱线(7)包括耐磨芯纱一及耐磨芯纱二,所述耐磨芯纱一通过涤纶纤维一(8)加捻而成,所述耐磨芯纱二通过锦纶纤维(9)加捻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耐磨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2)通过复合纱线(10)编织而成,所述复合纱线(10)包括复合芯纱一及复合芯纱二,所述复合芯纱一通过麻纤维(11)加捻而成,所述复合芯纱二通过涤纶纤维二(12)加捻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