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用的枕头

专利2024-12-05  32


本技术涉及用于头部或躯干的人类必需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管插管用的枕头。


背景技术:

1、喉部气管插管一般是指将特制的气管导管,经口腔插入患者气道内,患者呼吸道保持通畅,达到供给供养目的。为了协助患者打开咽喉,申请号为cn201620790570.x公开了小儿气管插管用的床结构。包括床体和设于床体上的脖颈支撑机构。脖颈支撑机构包括固定于立板顶部的枕头、立板底部具有底座、底座与蜗轮蜗杆升降机构之升降轴相连接固定,立板可通过床体所设开口上下升降移动,蜗轮蜗杆升降机构固定于床体横架上,蜗轮蜗杆升降机构设有升降摇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立板顶端固定有木制枕头,垫上棉垫托于小儿后颈部。当摇动摇把时,蜗轮蜗杆升降机构之升降轴将上升,可托起小儿后脖颈,使小儿头部充分后仰,充分暴露喉部声道,为插管创造了有利条件。该装置通过摇动摇把可灵敏调节小儿脖颈上抬后仰程度,使喉部声门处于最佳暴露状态,使用效果好。但是该方案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患者主动地躺在病床上,并将头压在脖颈支撑机构上,若长期卧床的患者,则需要其余医护人员或亲属协助抬起患者,才能将患者放置在脖颈支撑机构上,使用起来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气管插管用的枕头,能够稳定患者喉部,便于插入气管。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气管插管用的枕头,包括枕头座和定位气囊;所述枕头座包括底座和承托座,所述承托座和所述底座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承托座的中部设置有下凹的承托槽,在所述承托座的任意横截面上,所述承托座由一个向上凸起的弧面,以及两个斜面构成,两个所述斜面分别连接于所述弧面的两端,以使所述弧面和所述斜面相切,所述底座的前侧设置有肩垫,在所述底座的横截面上,所述肩垫的上表面自后向前斜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定位气囊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定位气囊分别设置所述承托槽的内表面的两侧,所述定位气囊连接有用于充气的第一充气管。

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管插管用的枕头,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4、1、不需要患者起身,即可把枕头放入患者脖子底下,方便使用;

5、2、患者的脖子压在承托槽上,利用承托槽的弧度来打开咽喉;

6、3、利用两个可充气膨胀的定位气囊来压紧脖子位置,保证患者咽喉区域不会晃动,便于医生对患者进行插喉。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定位气囊的充气状态下,所述定位气囊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凹位,两个所述凹位相对设置。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承托座的横截面上,所述定位气囊固定连接于所述承托座前侧的所述斜面上。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承托槽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承托气囊,所述承托气囊连接有第二充气管,所述承托气囊的边缘和所述承托槽的底面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充气管充气,以使所述承托气囊的中部膨胀升高。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承托槽的横截面上,所述承托气囊底部边缘和所述弧面的最顶端的固定连接,在所述承托气囊的充气状态下,所述承托气囊的中部向上突出,且所述承托气囊的最高点和所述弧面的最高点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枕头座的表面包裹有枕头套,所述定位气囊和所述承托气囊均内置于所述枕头套中。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和所述承托座之间设置有两个弹性承托件,所述弹性承托件的一端和所述承托座底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和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枕头座的横截面上,两个所述弹性承托件交叉设置。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肩垫连接在所述承托座的前端,所述承托座靠近所述肩垫的一侧斜面,和所述肩垫的上表面共面,以使所述承托座和所述肩垫平滑过渡。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枕头座一体成型。

16、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气管插管用的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头座(100)和定位气囊(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用的枕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位气囊(200)的充气状态下,所述定位气囊(200)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凹位(210),两个所述凹位(210)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管插管用的枕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承托座(120)的横截面上,所述定位气囊(200)固定连接于所述承托座(120)前侧的所述斜面(121a)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用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槽(12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承托气囊(300),所述承托气囊(300)连接有第二充气管,所述承托气囊(300)的边缘和所述承托槽(121)的底面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充气管充气,以使所述承托气囊(300)的中部膨胀升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管插管用的枕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承托槽(121)的横截面上,所述承托气囊(300)底部边缘和所述弧面(121b)的最顶端的固定连接,在所述承托气囊(300)的充气状态下,所述承托气囊(300)的中部向上突出,且所述承托气囊(300)的最高点和所述弧面(121b)的最高点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管插管用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座(100)的表面包裹有枕头套,所述定位气囊(200)和所述承托气囊(300)均内置于所述枕头套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用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0)和所述承托座(120)之间设置有两个弹性承托件(130),所述弹性承托件(130)的一端和所述承托座(120)底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和所述底座(1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管插管用的枕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枕头座(100)的横截面上,两个所述弹性承托件(130)交叉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用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垫(111)连接在所述承托座(120)的前端,所述承托座(120)靠近所述肩垫(111)的一侧斜面(121a),和所述肩垫(111)的上表面共面,以使所述承托座(120)和所述肩垫(111)平滑过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管插管用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座(100)一体成型。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管插管用的枕头,包括枕头座和定位气囊;枕头座包括底座和承托座,承托座和底座的上侧固定连接,承托座的中部设置有下凹的承托槽,在承托座的任意横截面上,承托座由一个向上凸起的弧面,以及两个斜面构成,两个斜面分别连接于弧面的两端,以使弧面和斜面相切,底座的前侧设置有肩垫,在底座的横截面上,肩垫的上表面自后向前斜向下倾斜设置;定位气囊设置有两个,两个定位气囊分别设置承托槽的内表面的两侧,定位气囊连接有用于充气的第一充气管。不需要患者起身,即可把枕头放入患者脖子底下,方便使用;利用承托槽的弧度来打开咽喉;利用两个可充气膨胀的定位气囊来压紧脖子位置,保证患者咽喉区域不会晃动。

技术研发人员:江焯桥,陈晓希,刘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广州柔济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40129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31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