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患者转运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12-05  41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患者转运床。


背景技术:

1、临床上针对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的患者,为了确定诊断通常需要转移到辅助检查室进行各类检查,故需要利用过床器将患者从重症病床上转移至转运平车再利用转运平车转运到各检查室进行相关检查,在利用过床器转移病人时,部分病人体重较重,这样就需要多名医护人员协助对病人进行转移,在转移病人的过程中既费时费力,还很容易发生意外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同时,部分患者在转移的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心肺复苏,当患者体型较宽时,医护人员进行心肺复苏时可用的床上位置较窄,综上,需要一种既轻松又安全地实施转移病人操作的移动床,克服目前临床上转移病人时既费时费力又可在转移过程中方便进行急救措施的一种患者转运床。

2、中国专利文献cn212326759u公开了一种患者轻型转运床,包括床板、床脚、护栏和万向轮,护栏可拆卸的安装在床板上;所述的床脚上固定安装有4个万向轮;还包括合页,所述的床板分为左端活动床板、中间固定床板和右端活动床板,中间固定床板的左右两端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左端活动床板和右端活动床板;所述的中间固定床板的底下可拆卸的设置有床脚。上述实用新型主要是对床板和床脚进行拆分设计,同时床板采用折叠设计,能够在不使用转运患者工具时能够快速的拆装收拾好,减少存放占用空间,在使用时能够快速的组装,但上述专利文献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缺陷:

3、上述专利文献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直接抬动患者的身体才可将患者转移至床板上或者从床板上转移,此过程需要费时费力,并且在抬动患者时可能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患者转运床,可以有效解决便于转移患者,尽量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患者转运床,包括床架,所述床架前端和后端均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把手,所述床架左端和右端均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组件,所述床架上端滑动连接有平躺组件,所述床架左端和右端均转动连接有栏杆,所述床架下端固定连接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相互靠近的一侧共同固定连接有摆放框,所述升降装置下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4、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外壳和电机,所述电机通过输出端的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滑杆一,所述滑杆一上端转动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下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滑杆二,四个所述滑杆二外表面均滑动连接有套壳,位于前侧的两个所述套壳和位于后侧的两个所述套壳均通过连接板连接在一起。

5、优选的,所述电机与外壳内表面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杆一上端贯穿外壳延伸至外壳上部并与外壳滑动连接,四个所述万向轮均与同侧的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与床架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外表面中部转动连接有限位件,所述固定件与床架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栏杆左端前后两侧和右端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凹槽。

8、优选的,所述平躺组件包括床板,所述床板左端和右端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表面均滑动连接有延伸板,所述床板上端左侧和右侧以及延伸板上端左侧和右侧共同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表面相互靠近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拉环。

9、优选的,所述拉环与延伸板固定连接,所述床板下端与床架上的滑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床架上端左部与床板下端左部高度相等,所述床架上端右部高于床板下端右部并且低于滑槽内表面底壁。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在转移患者的过程中,首先解除一侧的限位组件对栏杆的限位,向下转动栏杆解除对平躺组件的遮挡,随后医护人员即可拉动把手带动平躺组件在床架上滑动,直接将平躺组件从床架内部抽出移动至需要转移的病床上即可,在此过程中不需要一直抬动平躺组件,只需要稍微控制滑动的方向即可,在此过程中省时省力,提高患者转移的效率。

13、2、本实用新型在转移患者的过程中,若遇到体型较宽的患者时,可解除两侧限位组件对栏杆的限位,转动两侧的栏杆解除对平躺组件的遮挡,随后可拉动两侧的拉环将延伸板从床板内部抽出,加宽平躺组件整体的宽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同时空间扩大,为医护人员提供较多的急救操作空间,并且在移动的过程中可配合升降装置可调整平躺组件的高度,使得移动患者时更加便利。



技术特征:

1.一种患者转运床,包括床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1)前端和后端均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把手(8),所述床架(1)左端和右端均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组件(6),所述床架(1)上端滑动连接有平躺组件(2),所述床架(1)左端和右端均转动连接有栏杆(3),所述床架(1)下端固定连接有升降装置(4),所述升降装置(4)相互靠近的一侧共同固定连接有摆放框(5),所述升降装置(4)下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4)包括外壳(44)和电机(46),所述电机(46)通过输出端的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45),所述螺纹杆(45)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滑杆一(41),所述滑杆一(41)上端转动连接有连接件(47),所述连接件(47)下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滑杆二(42),四个所述滑杆二(42)外表面均滑动连接有套壳(43),位于前侧的两个所述套壳(43)和位于后侧的两个所述套壳(43)均通过连接板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患者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46)与外壳(44)内表面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杆一(41)上端贯穿外壳(44)延伸至外壳(44)上部并与外壳(44)滑动连接,四个所述万向轮(7)均与同侧的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47)与床架(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6)包括固定件(61),所述固定件(61)外表面中部转动连接有限位件(62),所述固定件(61)与床架(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栏杆(3)左端前后两侧和右端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凹槽(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躺组件(2)包括床板(21),所述床板(21)左端和右端均开设有滑槽(24),所述滑槽(24)内表面均滑动连接有延伸板(22),所述床板(21)上端左侧和右侧以及延伸板(22)上端左侧和右侧共同开设有通槽(25),所述通槽(25)内表面相互靠近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拉环(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患者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23)与延伸板(22)固定连接,所述床板(21)下端与床架(1)上的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患者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1)上端左部与床板(21)下端左部高度相等,所述床架(1)上端右部高于床板(21)下端右部并且低于滑槽(24)内表面底壁。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患者转运床,具体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床架,所述床架前端和后端均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把手,所述床架左端和右端均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组件,所述床架上端滑动连接有平躺组件,所述床架左端和右端均转动连接有栏杆,所述床架下端固定连接有升降装置。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患者转运床,在转移患者的过程中,首先解除一侧的限位组件对栏杆的限位,向下转动栏杆解除对平躺组件的遮挡,随后医护人员可拉动把手带动平躺组件在床架上滑动,直接将平躺组件从床架内部抽出移动至需要转移的病床上即可,在此过程中不需要一直抬动平躺组件,只需要稍微控制滑动的方向即可,在此过程中省时省力,提高患者转移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何雪辉,常立姣,李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石家庄市肿瘤医院、河北省重症肌无力医院、石家庄市心血管病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40123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31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