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轴承座,特别涉及一种高速隔热轴承座。
背景技术:
1、轴承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动力传递部件,在高速轴承的运用中,轴承高转速下带来的摩擦升温,以及配套部件、如电机等外部热量对轴承的使用寿命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轴承工作温度过高,必然将导致轴承使用寿命的急剧下降,因此,改善轴承的使用环境,可以有效的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有利于轴承稳定运行。
2、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而新能源汽车性能测试需求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在对新能源汽车部件进行一些动态性能测试时,测试台架上的性能和稳定性也需要有更高的标准要求,现有技术中,用于新能源台架上的轴承座性能不稳定,对于在对轴承的隔热保护和高转速的稳定性方面仍有不足,无法满足高温环境下对轴承的保护需求,需要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隔热轴承座,使得在高温环境下轴承座能够有效隔离外部热量,提升轴承座运转的稳定性。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高速隔热轴承座,包括壳体,以及与壳体同轴设置的主轴,所述主轴的两端分别固设有输入法兰和输出法兰,所述主轴靠近输出法兰的一端套设有第一轴承,所述主轴靠近输入法兰的一端套设有第二轴承,所述输出法兰与第一轴承之间设有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的一端与第一轴承的外侧端面抵接,所述第一压板与输出法兰之间设有第一隔热圈,所述输入法兰与第二轴承之间设有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轴承的外侧端面抵接,所述第二轴承与壳体之间环设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压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套的另一端轴向活动连接设有导向套。
4、进一步,所述主轴上与第一轴承靠近输出法兰的一端面抵接环设第一内隔圈,所述主轴上与第一轴承靠近输入法兰的一端面抵接环设第一挡圈;所述主轴上与第二轴承靠近输入法兰的一端面抵接环设有第二内隔圈,所述主轴上与第二轴承靠近输出法兰的一端面抵接环设有第二挡圈。
5、进一步,所述第二挡圈远离第二轴承的一端与活动套抵接,所述第二压板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活动套固定连接,将第二内隔圈、第二轴承、第二挡圈固定挡止在活动套内。
6、进一步,所述导向套套设在所述主轴上,所述导向套沿轴向的一端与壳体抵接,另一端通过导向柱与活动套活动连接,所述导向柱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主轴的中心轴线平行。
7、进一步,还包括第二隔热圈,所述第二隔热圈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靠近输出法兰一端的端部。
8、进一步,还包括封盖,所述封盖固定设置在壳体靠近输入法兰一端的端部。
9、进一步,还包括油气接头,所述油气接头固定设置在壳体上,所述油气接头通过油气通道与分别与所述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连通。
10、进一步,所述第一轴承对应设置有多个油气接头,所述第二轴承对应设置有多个油气接头。
11、进一步,还包括气管接头,所述气管接头固定设置在壳体上,所述气管接头与壳体、第一压板及第一隔热圈之间设有气体通道。
12、进一步,所述第一轴承有两个,两个第一轴承之间抵接设有第三内隔圈,所述第三内隔圈上环设有第三挡圈,所述第二轴承有两个,两个第二轴承之间抵接设有第四内隔圈,所述第四内隔圈上环设有第四挡圈。
1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高速隔热轴承座,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壳体靠近输出法兰的一端设置第一隔热圈、第二隔热圈的方式,使得轴承座与高温设备对接时,能够有效隔离外部热量,减少外部热量向壳体内的传递,避免高温对轴承使用寿命的影响;同时通过油气接口对轴承进行润滑,减少轴承高速运转时的摩擦力,延长轴承使用寿命;通过活动套与导向套的活动连接设置,使得轴承座在承受外力冲击时以及高温热膨胀时,能够进行轴向浮动调节,有利于减少轴承座的使用时的振动幅度,增加轴承座高速运转的稳定性。
1.一种高速隔热轴承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以及与壳体(1)同轴设置的主轴(10),所述主轴(10)的两端分别固设有输入法兰(14)和输出法兰(13),所述主轴(10)靠近输出法兰(13)的一端套设有第一轴承(2),所述主轴(10)靠近输入法兰(14)的一端套设有第二轴承(2’),所述输出法兰(13)与第一轴承(2)之间设有第一压板(8),所述第一压板(8)的一端与第一轴承(2)的外侧端面抵接,所述第一压板(8)与输出法兰(13)之间设有第一隔热圈(11),所述输入法兰(14)与第二轴承(2’)之间设有第二压板(18),所述第二压板(18)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轴承(2’)的外侧端面抵接,所述第二轴承(2’)与壳体(1)之间环设有活动套(6),所述活动套(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压板(18)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套(6)的另一端轴向活动连接设有导向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隔热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10)上与第一轴承(2)靠近输出法兰(13)的一端面抵接环设第一内隔圈(9),所述主轴(10)上与第一轴承(2)靠近输入法兰(14)的一端面抵接环设第一挡圈(3);所述主轴(10)上与第二轴承(2’)靠近输入法兰(14)的一端面抵接环设有第二内隔圈(9’),所述主轴(10)上与第二轴承(2’)靠近输出法兰(13)的一端面抵接环设有第二挡圈(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隔热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圈(3’)远离第二轴承(2’)的一端与活动套(6)抵接,所述第二压板(18)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活动套(6)固定连接,将第二内隔圈(9’)、第二轴承(2’)、第二挡圈(3’)固定挡止在活动套(6)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隔热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5)套设在所述主轴(10)上,所述导向套(5)沿轴向的一端与壳体(1)抵接,另一端通过导向柱(19)与活动套(6)活动连接,所述导向柱(19)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主轴(10)的中心轴线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隔热轴承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隔热圈(12),所述第二隔热圈(12)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1)靠近输出法兰(13)一端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隔热轴承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盖(16),所述封盖(16)固定设置在壳体(1)靠近输入法兰(14)一端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隔热轴承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气接头(17),所述油气接头(17)固定设置在壳体(1)上,所述油气接头(17)通过油气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轴承(2)及第二轴承(2’)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速隔热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2)对应设置有多个油气接头(17),所述第二轴承(2’)对应设置有多个油气接头(1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隔热轴承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管接头(20),所述气管接头(20)固定设置在壳体(1)上,所述气管接头(20)与壳体(1)、第一压板(8)及第一隔热圈(11)之间设有气体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高速隔热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2)有两个,两个第一轴承(2)之间抵接设有第三内隔圈(7),所述第三内隔圈(7)上环设有第三挡圈(4),所述第二轴承(2’)有两个,两个第二轴承(2’)之间抵接设有第四内隔圈(7’),所述第四内隔圈(7’)上环设有第四挡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