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检具,尤其涉及一种多向锁定的卡扣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的车辆零部件通过检具进行检测,车辆零部件的表面设置有间隔柱状凸出的多个倒扣,倒扣用于将车辆零部件快速卡接固定至车架,从而实现高精度装配。车辆零部件与车架之间的缝隙可控,以实现精准连接。
2、而为了检测这些车辆零部件的加工准确性,需要通过检具模拟检测车辆零部件装配至车架的缝隙是否合格。如中国专利cn214842950u公开了一种汽车前门扶手框架的检测治具,该检测治具对汽车前门扶手框架的可拆卸式卡扣限位,防止出现传统硬性拆卸时的卡扣销桩损伤,保护检测产品的同时提高了检测效率。
3、然而,现有的卡扣结构在使用时需要手动解锁,解锁困难;或者,卡扣结构的安装方向单一,拉绳的布局空间紧凑,难以实现有效的拉绳布局,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向锁定的卡扣装置,用以解决检具使用时卡扣解锁困难、拉绳角度布局单一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多向锁定的卡扣装置,卡扣装置包括底座、铰接连接于所述底座的第一卡扣座和第二卡扣座、弹性抵接所述第一卡扣座和第二卡扣座的预紧弹簧,所述第一卡扣座的第一端和第二卡扣座的第一端在所述预紧弹簧的弹性预紧力作用下处于展开姿态,所述第一卡扣座的第二端和第二卡扣座的第二端合拢形成有插接部:
3、所述卡扣装置包括顶针组件及连接于所述顶针组件的拉绳组件,所述顶针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座的滑动座、滑动于所述滑动座的顶针柱及弹性连接所述顶针柱的预压弹簧,所述拉绳组件连接于所述顶针柱,所述顶针柱位于所述插接部的延伸部位;
4、所述顶针柱在所述预压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沿所述插接部插入并推动所述第一卡扣座的第二端和第二卡扣座的第二端展开,所述第一卡扣座的第一端和第二卡扣座的第一端合拢以处于夹持姿态;
5、所述顶针柱在所述拉绳组件的驱动下克服预压弹簧的弹性力缩回所述滑动座,所述第一卡扣座的第一端和第二卡扣座的第一端自动复位处于展开姿态。
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安装部、凸出所述安装部的立板部,所述第一卡扣座和所述第二卡扣座铰接连接于所述立板部,所述安装部和/或所述立板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顶针组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孔。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立板部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之间形成转动空间,所述第一卡扣座和所述第二卡扣座插入所述转动空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铰接连接;
8、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和/或,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安装部且位于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之间。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立板的顶部凸出形成限位凸台,所述第一卡扣座和所述第二卡扣座在夹持姿态抵靠至所述限位凸台的侧向。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凸台安装有凸出的多个缓冲件,所述第一卡扣座和所述第二卡扣座在夹持姿态分别抵接所述缓冲件。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自所述立板部的一侧凸出,所述安装部开设有多个装配孔;或者,所述安装部自所述立板部的两侧对称凸出,所述安装部开设有多个装配孔。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扣座和所述第二卡扣座匹配设置,所述第一卡扣座和所述第二卡扣座包括相对合拢的合拢部,在合拢部内形成有卡扣空间及与所述卡扣空间连通的避空孔,所述避空孔用于穿插固定柱状的倒扣。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顶针柱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座的滑动部及自所述滑动部向末端方向逐渐减小的抵推部,所述抵推部的末端对齐至所述插接部。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部包括朝向所述顶针柱一侧的锥形缺口。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扣座和第二卡扣座在夹持姿态的宽度和所述底座的宽度相同。
1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顶针组件通过滑动座与底座可拆卸连接,顶针柱可沿滑动座弹性伸缩并能够控制第一卡扣座和第二卡扣座合拢或展开,控制便捷。底座可实现独立安装,安装便捷且装配角度灵活。滑动座可沿底座的周向或底部安装,装配角度灵活。顶针柱滑动推抵插接部,以控制第一卡扣座和第二卡扣座的间隔角度变化,控制准确且反弹效果控制效果好。
17、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1.一种多向锁定的卡扣装置,卡扣装置包括底座、铰接连接于所述底座的第一卡扣座和第二卡扣座、弹性抵接所述第一卡扣座和第二卡扣座的预紧弹簧,所述第一卡扣座的第一端和第二卡扣座的第一端在所述预紧弹簧的弹性预紧力作用下处于展开姿态,所述第一卡扣座的第二端和第二卡扣座的第二端合拢形成有插接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安装部、凸出所述安装部的立板部,所述第一卡扣座和所述第二卡扣座铰接连接于所述立板部,所述安装部和/或所述立板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顶针组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部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之间形成转动空间,所述第一卡扣座和所述第二卡扣座插入所述转动空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铰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立板的顶部凸出形成限位凸台,所述第一卡扣座和所述第二卡扣座在夹持姿态抵靠至所述限位凸台的侧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台安装有凸出的多个缓冲件,所述第一卡扣座和所述第二卡扣座在夹持姿态分别抵接所述缓冲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自所述立板部的一侧凸出,所述安装部开设有多个装配孔;或者,所述安装部自所述立板部的两侧对称凸出,所述安装部开设有多个装配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座和所述第二卡扣座匹配设置,所述第一卡扣座和所述第二卡扣座包括相对合拢的合拢部,在合拢部内形成有卡扣空间及与所述卡扣空间连通的避空孔,所述避空孔用于穿插固定柱状的倒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柱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座的滑动部及自所述滑动部向末端方向逐渐减小的抵推部,所述抵推部的末端对齐至所述插接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包括朝向所述顶针柱一侧的锥形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座和第二卡扣座在夹持姿态的宽度和所述底座的宽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