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温器的固定结构、龙头组件及净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12-08  38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具体涉及限温器的固定结构、龙头组件及净水设备。


背景技术:

1、目前很多家电上通常使用限温器直接安装在发热装置上,从而防止产品工作温度过高发生危险。现有的限温器通常通过以下安装方式固定在发热装置上,发热装置的发热体外通常设置有支架,然后将限温器卡接在支架上,从而实现限温器与发热装置的安装固定。然而,由于限温器的支架与发热装置的支架均为注塑件,模具成型时难免存在一定的尺寸公差,从而使得限温器与发热装置内的发热体存在装配间隙,导致限温器无法准确的检测温度,而发热装置温度过高会引发相关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限温器的固定结构、龙头组件及净水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限温器与发热装置内的发热体存在装配间隙,导致限温器无法准确的检测温度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限温器的固定结构,用于将限温器固定在发热装置上,固定结构包括:

3、卡接结构,形成在发热装置上,限温器适于通过卡接结构卡接固定在发热装置上;

4、扎紧结构,扎紧结构一端连接在限温器的一侧,另一端绕过发热装置并固定在限温器的另一侧,以将限温器紧固在发热装置上。

5、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上述卡接结构和扎紧结构,限温器能够卡接固定在发热装置上,并且扎紧结构能够将限温器紧勒在发热装置上,使得限温器与发热装置配合的更紧凑一些,进一步提高限温器与发热装置之间配合的稳定性和紧凑性,从而使得限温器与发热装置内的发热体充分接触,提高温度检测的精准性,既避免了通过螺钉连接容易出现滑丝的问题,又避免了限温器与发热装置存在装配间隙,使得温度检测不准确的问题。

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扎紧结构的第一端开设有防脱孔;

7、限温器上对应防脱孔设置有防脱卡扣,扎紧结构的第一端与限温器适于通过防脱孔和防脱卡扣的卡接配合实现固定。

8、有益效果:通过防脱孔与防脱卡扣卡套配合实现扎紧结构的第一端与限温器一侧的连接固定,连接方式简便高效,不易松脱,可靠性高。

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扎紧结构的第二端开设有连接孔;

10、限温器上对应连接孔设置有螺栓柱,通过螺钉连接上述连接孔与螺栓柱实现扎紧结构第二端与限温器的固定。

11、有益效果:扎紧结构的第一端通过卡套的方式固定在限温器的防脱卡扣上,第二端绕过发热装置,并通过螺钉连接扎紧结构的第二端的连接孔与限温器另一侧的螺栓柱,从而实现将整个限温器紧勒在发热装置上,缩小限温器与发热装置内的发热体的装配间隙,使得限温器与发热装置内发热体能够紧密贴合,提高温度检测的精准性。

1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扎紧结构的第二端还开设有定位孔,限温器上对应定位孔设置有定位柱。

13、有益效果:通过定位孔和定位柱的定位配合,能够起到预定位的作用,使得扎紧结构第二端的连接孔与螺栓柱的位置能够准确对接,提高装配效率。

1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扎紧结构包括扎紧带;

15、限温器的两侧分别形成有适于安装扎紧带的安装位,安装位分别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限位挡筋,两个限位挡筋之间的距离与扎紧带的宽度相匹配。

16、有益效果:通过在安装位的两侧设置的两个限位挡筋,能够起到定位的作用,提高装配效率,同时也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扎紧带在安装位内窜动,提高扎紧带位置的稳定性。

1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发热装置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内的发热体,支架上设置有可供限温器的感温部伸入的装配孔;

18、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卡接孔,限温器上设置有适于与卡接孔卡接配合的固定卡扣。

19、有益效果:通过在支架上设置的装配孔,限温器的感温部可从该装配孔伸入到支架内与支架内的发热体接触,实现测温的目的,通过在支架上设置的卡接孔,在限温器上对应设置的固定卡扣,从而实现限温器与发热装置的卡接固定,连接方式简单高效,连接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成型。

2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卡接孔包括相对设置在装配孔两侧的第一卡接孔和第二卡接孔;

21、固定卡扣包括对应第一卡接孔和第二卡接孔设置在限温器相对两侧的第一固定卡扣和第二固定卡扣。

22、有益效果:通过在装配孔的两侧设置的第一卡接孔和第二卡接孔,并在限温器的相对两侧对应设置的两个固定卡扣,从而实现从限温器的两侧将其卡接固定在支架上,使得限温器的固定更加牢靠稳定,进一步提高限温器的平衡稳定性。

2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固定结构还包括:

24、定位结构,设置在发热装置上,用于对限温器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限温器上设置有适于与定位结构配合定位的定位配合结构。

25、有益效果:通过在发热装置上设置的定位结构,并在限温器上对应设置的与定位结构配合定位的定位配合结构,能够起到预定位的作用,使得限温器上的固定卡扣与发热装置上的卡接孔的位置精准对接,提高装配效率。

26、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龙头组件,包括龙头主体和设置在龙头主体内的发热装置、以及用于限制发热装置加热温度的限温器;

27、限温器通过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限温器的固定结构固定在发热装置上。

2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限温器包括:

29、限温器主体,包括支撑部和设置在支撑部一侧的感温部;

30、限温器支架,限温器支架的一侧壁面上至少间隔设置有两个限位卡扣,限位卡扣适于卡勾在支撑部的边沿上,以将限温器主体卡接固定在限温器支架上。

31、有益效果:通过在限温器支架上设置的支撑部,使得限温器上的限位卡扣可以卡勾在支撑部的边沿上,从而方便实现将限温器主体卡接固定在限温器支架上,此外,通过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限位卡扣,能够进一步提高限温器与限温器支架配合的稳定性。

3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限位卡扣具有两个,两个限位卡扣呈对角线分布在限温器支架的相对两侧;

33、支撑部包括两侧凸出设置的两个凸缘,两个凸缘与两个限位卡扣一一对应地卡接配合。

34、有益效果:通过呈对角线设置的两个限位卡扣,既能够有效的确保限温器的固定效果,又可避免卡扣数量过多造成的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的问题,同时通过在支撑部的两侧对应设置的两个凸缘,更加方便支撑部与限位卡扣之间的配合。

3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凸缘上设有过孔,限位卡扣上设置有适于内撑在过孔内的支撑筋。

36、有益效果:通过在限位卡扣上设置的支撑筋,并将该支撑筋内撑在凸缘的过孔内,利用支撑筋与过孔之间的过盈配合,实现凸缘与限位卡扣之间的有效固定,避免凸缘脱离限位卡扣,进一步提高限位卡扣与支撑部之间配合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支撑筋包括间隔设置的两条支撑筋,两条支撑筋内撑在过孔的相对两侧边沿上。

38、有益效果:通过间隔设置的两条支撑筋,两条支撑筋内撑在过孔的相对两侧边沿上,能够进一步提高限位卡扣与凸缘之间配合的稳定性。

3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限温器主体适于在凸缘与限位卡扣错开的拆装位置和凸缘与限位卡扣对应的固定位置之间旋转;

40、限温器支架上还设置有止挡部,止挡部适于在限温器主体旋转过程中与凸缘止挡配合,以将限温器主体定位在固定位置。

41、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止挡部,用于限制限温器主体是否旋转到位,在限温器主体旋转过程中通过止挡部与凸缘的止挡配合,来将限温器主体定位在固定位置,避免限温器主体旋转过度,使得凸缘与限位卡扣不能够准确对接配合。

4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限温器支架的中间设置有安装孔,支撑部远离感温部的一侧设置有适于插接到安装孔内的安装部。

43、有益效果:通过在限温器支架上设置的安装孔,且对应在限温器支架上设置的适于插接到该安装孔内的安装部,能够起到预定位的效果,进一步提高限温器与限温器支架的装配效率。

44、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净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安装在设备主体上的上述龙头组件。


技术特征:

1.一种限温器的固定结构,用于将限温器(10)固定在发热装置(2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温器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扎紧结构(30)的第一端开设有防脱孔(3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温器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扎紧结构(30)的第二端开设有连接孔(3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限温器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扎紧结构(30)的第二端还开设有定位孔(303),所述限温器(10)上对应所述定位孔(303)设置有定位柱(123)。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限温器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扎紧结构(30)包括扎紧带(31);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限温器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装置(20)包括支架(22)和设置在支架(22)内的发热体(21),所述支架(22)上设置有可供所述限温器(10)的感温部(111)伸入的装配孔(2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限温器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孔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装配孔(222)两侧的第一卡接孔和第二卡接孔;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限温器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

9.一种龙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龙头主体和设置在龙头主体内的发热装置(20)、以及用于限制所述发热装置(20)加热温度的限温器(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龙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温器(10)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龙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扣(127)具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卡扣(127)呈对角线分布在所述限温器支架(12)的相对两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龙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1121)上设有过孔(11210),所述限位卡扣(127)上设置有适于内撑在所述过孔(11210)内的支撑筋(127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龙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1271)包括间隔设置的两条支撑筋(1271),两条所述支撑筋(1271)内撑在所述过孔(11210)的相对两侧边沿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龙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温器主体(11)适于在所述凸缘(1121)与所述限位卡扣(127)错开的拆装位置和所述凸缘(1121)与所述限位卡扣(127)对应的固定位置之间旋转;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龙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温器支架(12)的中间设置有安装孔(120),所述支撑部(112)远离所述感温部(111)的一侧设置有适于插接到所述安装孔(120)内的安装部(113)。

16.一种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和安装在设备主体上的上述权利要求9至15任一项所述的龙头组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公开了限温器的固定结构、龙头组件及净水设备,限温器的固定结构用于将限温器固定在发热装置上,固定结构包括卡接结构和扎紧结构,卡接结构形成在发热装置上,限温器适于通过卡接结构卡接固定在发热装置上;扎紧结构一端连接在限温器的一侧,另一端绕过发热装置并固定在限温器的另一侧,以将限温器紧固在发热装置上。通过设置的扎紧结构能够将限温器紧勒在发热装置上,使得限温器与发热装置配合的更紧凑一些,从而使得限温器与发热装置内的发热体充分接触,提高温度检测的精准性,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限温器与发热装置存在装配间隙,使得温度检测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杰,向海涛,舒毅,高威,付于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家庄格力电器小家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07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32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