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12-09  35


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线束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1、汽车线束是整车实现电路功能的连接部件,主要负责电器件的电力传输和信号传输。在整车布线过程中,由于线束为柔性结构,为了保护线束或者保证线束走向的一致性,通常使用支架对线束进行约束固定。

2、目前,汽车线束的装配主要依靠人工组装,而且,汽车线束通常为复杂的多分支线束,这使得其在布线过程中需要使用较多数量的支架进行约束固定,导致支架的消耗较大,布线效率低下。另外,对于不同车型来说,线束的布置形式也不相同,导致支架的形状各异,通用性较差,增加了支架的开发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在整车布线过程中,如何提高布线效率并减少支架的使用。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束结构,包括线束总成,所述线束总成具有线束硬化部,所述线束硬化部设有硬化层,且所述线束硬化部用于布设于标定区域,并用于避让所述标定区域的钣金件,其中,所述标定区域包括车身门槛区域和/或底盘后悬架区域。

3、可选地,所述线束总成包括第一线束总成,所述第一线束总成包括第一线束主干,所述第一线束主干具有用于布设于所述车身门槛区域的第一硬化部,所述第一硬化部设有第一硬化层,并用于避让所述车身门槛区域的门槛护板安装支架。

4、可选地,所述第一线束总成还包括第一线束分支,所述第一线束分支的出线端位于所述第一线束主干的所述第一硬化部上,且所述第一线束分支的出线端设有第二硬化层。

5、可选地,所述第一硬化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线束主干段、连接段和第二线束主干段,所述车身门槛区域包括车身前地板、设置在所述车身前地板上的门槛梁以及设置在所述门槛梁上的所述门槛护板安装支架,所述第一线束主干段用于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布设在所述门槛梁上,并位于所述门槛护板安装支架的上方,所述第二线束主干段用于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布设在车身前地板上,并位于所述第一线束主干段和所述连接段的下方。

6、可选地,所述第一线束主干的所述第一硬化部用于通过卡扣扎带固定于车身。

7、可选地,所述线束总成包括第二线束总成,所述第二线束总成包括第二线束主干,所述第二线束主干具有用于布设于所述底盘后悬架区域的第二硬化部,所述第二硬化部设有第三硬化层,并用于避让所述底盘后悬架区域的后悬置钣金件。

8、可选地,所述第二硬化部包括直线段和折弯段,所述折弯段呈u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二硬化部沿车辆的前后方向的一侧的斜下方设置,且所述u形结构围成的空间用于避让所述后悬置钣金件。

9、可选地,所述第二线束总成还包括第二线束分支,所述第二线束分支的出线端位于所述第二线束主干的所述第二硬化部上,且所述第二线束分支的出线端设有第四硬化层。

10、可选地,所述硬化层为硬化胶带或硬质保护罩。

1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线束结构。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的线束结构可通过在线束总成上用于布设于例如车身门槛区域和/或底盘后悬架区域等标定区域的局部部位设置硬化层,以利用硬化层对线束总成的例如线束走向不一致或布线空间狭小的部位进行硬化处理,并形成线束硬化部。这样,可以利用线束硬化部具有较高的耐磨性来降低线束总成需要保护的部位发生磨损的概率,从而延长线束总成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可以利用线束硬化部具有较高的塑形性来对线束的走向进行固化,保证线束走向与工艺要求的一致性,而且,在布线过程中,可以采用普通扎带或卡扣扎带将线束总成的线束硬化部与周边零部件进行固定,以避让标定区域的钣金件,不仅布线方便、效率高,还能够减少线束支架的消耗。



技术特征:

1.一种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束总成(1),所述线束总成(1)具有线束硬化部(13),所述线束硬化部(13)设有硬化层,且所述线束硬化部(13)用于布设于标定区域,并用于避让所述标定区域的钣金件,其中,所述标定区域包括车身门槛区域和/或底盘后悬架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总成(1)包括第一线束总成(11),所述第一线束总成(11)包括第一线束主干(111),所述第一线束主干(111)具有用于布设于所述车身门槛区域的第一硬化部(131),所述第一硬化部(131)设有第一硬化层,并用于避让所述车身门槛区域的门槛护板安装支架(3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束总成(11)还包括第一线束分支(112),所述第一线束分支(112)的出线端位于所述第一线束主干(111)的所述第一硬化部(131)上,且所述第一线束分支(112)的出线端设有第二硬化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化部(13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线束主干段(1311)、连接段(1312)和第二线束主干段(1313),所述车身门槛区域包括车身前地板(100)、设置在所述车身前地板(100)上的门槛梁(200)以及设置在所述门槛梁(200)上的所述门槛护板安装支架(300),所述第一线束主干段(1311)用于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布设在所述门槛梁(200)上,并位于所述门槛护板安装支架(300)的上方,所述第二线束主干段(1313)用于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布设在车身前地板(100)上,并位于所述第一线束主干段(1311)和所述连接段(1312)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束主干(111)的所述第一硬化部(131)用于通过卡扣扎带(600)固定于车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总成(1)包括第二线束总成(12),所述第二线束总成(12)包括第二线束主干(121),所述第二线束主干(121)具有用于布设于所述底盘后悬架区域的第二硬化部(132),所述第二硬化部(132)设有第三硬化层,并用于避让所述底盘后悬架区域的后悬置钣金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硬化部(132)包括直线段(1321)和折弯段(1322),所述折弯段(1322)呈u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二硬化部(132)沿车辆的前后方向的一侧的斜下方设置,且所述u形结构围成的空间用于避让所述后悬置钣金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束总成(12)还包括第二线束分支(122),所述第二线束分支(122)的出线端位于所述第二线束主干(121)的所述第二硬化部(132)上,且所述第二线束分支(122)的出线端设有第四硬化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层为硬化胶带或硬质保护罩。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线束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并提供了一种线束结构及车辆,所述线束结构包括线束总成,所述线束总成具有线束硬化部,所述线束硬化部设有硬化层,且所述线束硬化部用于布设于标定区域,并用于避让所述标定区域的钣金件,其中,所述标定区域包括车身门槛区域和/或底盘后悬架区域。这样,可以利用线束硬化部具有较高的塑形性来对线束的走向进行固化,保证线束走向与工艺要求的一致性,而且,在布线过程中,可以采用普通扎带或卡扣扎带将线束总成的线束硬化部与周边零部件进行固定,以避让标定区域的钣金件,不仅布线方便、效率高,还能够减少线束支架的消耗。

技术研发人员:石红伟,路万里,吕广伟,岳伟,张维盛,闫朋,袁全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07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330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