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12-09  60


本技术总地涉及集装箱结构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集装箱。


背景技术:

1、冷藏集装箱分前框、后门、底架、侧板、顶板等结构,其中前框组件带有螺栓孔,用于固定制冷机组。当制冷机组安装完毕后,外部会封密封胶。经长时间使用后,会有如下风险:

2、1)外露密封胶易脱落,造成箱体密封性能下降,制冷效果变差;

3、2)局部螺栓安装的位置,可能会有因螺栓松动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螺栓孔位置漏气,也会造成箱体密封性能下降,制冷效果变差的风险;

4、3)冷机胶带、前框面板、冷机面板可能因平整度问题贴合不紧,容易出现间隙,也会造成气密性差的风险。

5、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集装箱,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在
技术实现要素: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2、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装箱,包括前框组件,所述前框组件包括:

3、前框面板;

4、冷机面板,所述冷机面板沿所述前框组件的厚度方向连接至所述前框面板的一侧;以及

5、冷机胶带,所述冷机胶带位于所述前框面板以及所述冷机面板两者之间;

6、所述冷机胶带包括:

7、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连接至所述前框面板;以及

8、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接触面连接至所述冷机面板;

9、所述第一接触面以及所述第二接触面两者均具有第一凸起。

10、可选地,

11、所述第一接触面具有第二凸起;并且/或者

12、所述第二接触面具有第二凸起。

13、可选的,

14、所述第一接触面具有凹槽;并且/或者

15、所述第二接触面具有凹槽。

16、可选地,所述第一接触面以及所述第二接触面中的一者具有第二凸起,另一者具有凹槽。

17、可选地,

18、所述第二凸起构造为封闭结构;并且/或者

19、所述凹槽构造为封闭结构。

20、可选地,

21、所述第二凸起构造为不封闭结构;并且/或者

22、所述凹槽构造为不封闭结构。

23、可选地,所述第二凸起以及所述凹槽中的一者构造为封闭结构,另一者构造为不封闭结构。

24、可选地,所述前框组件包括:

25、前框,所述前框面板连接至所述前框;

26、冷机螺母,所述冷机螺母连接至所述前框面板,所述冷机螺母、所述前框面板、所述冷机胶带以及所述冷机面板四者具有轴线重合的装配孔;

27、冷机螺栓,所述冷机螺栓具有头部以及螺杆部,所述冷机螺栓依次穿过所述冷机面板、所述冷机胶带以及所述前框面板三者连接至所述冷机螺母;

28、弹垫,所述弹垫套设至所述螺杆部的外周;以及

29、平垫,所述平垫套设至所述螺杆部的外周,所述平垫位于所述弹垫远离所述头部的一侧。

30、可选地,所述前框组件包括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套设至所述螺杆部的外周,所述密封垫位于所述平垫远离所述头部的一侧。

31、可选地,所述第一凸起沿所述集装箱的宽度方向连续延伸。

3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通过在冷机胶带的第一接触面以及第二接触面两者均设置有第一凸起,能够提升冷机胶带与前框面板以及冷机面板两者的贴合度,从而提升箱体的密封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集装箱,包括前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以及所述第二接触面中的一者具有第二凸起,另一者具有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以及所述凹槽中的一者构造为封闭结构,另一者构造为不封闭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组件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组件包括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套设至所述螺杆部的外周,所述密封垫位于所述平垫远离所述头部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沿所述集装箱的宽度方向连续延伸。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集装箱,包括前框组件,前框组件包括前框面板、冷机面板以及冷机胶带;冷机面板沿前框组件的厚度方向连接至前框面板的一侧,冷机胶带位于前框面板以及冷机面板两者之间。冷机胶带包括第一接触面以及第二接触面,第一接触面连接至前框面板,第二接触面连接至冷机面板,第一接触面以及第二接触面两者均具有第一凸起。根据本技术的集装箱,通过在冷机胶带的第一接触面以及第二接触面两者均设置有第一凸起,能够提升冷机胶带与前框面板以及冷机面板两者的贴合度,从而提升箱体的密封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粘君来,孙建顺,管超,侯甲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05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333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