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文地质井观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12-10  80


本技术涉及水文地质观测,具体为一种水文地质井观测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三角堰测流的方式是根据水流速度和水量在抽取的水前方做一条平流水道,在野外直接使用铁锹取土做出两条水文地质井即可,沟内尽量平整,以使水流无增加的重力势能而加快流速。水文地质井的长度根据水流流速适当做出,保证水流稳定。在所做水文地质井的尽头放上三角堰,并固定三角堰,三角堰竖直放置,使水流方向与三角堰竖直面垂直,并且使三角堰的直角基本处于水文地质井地面。通过上述方式,再配合三角堰计算法或查表法对水流量进行测量。

2、由公开号“cn210570848u”其专利名为:一种便携式野外测流量三角堰。该公开文献通过三角堰法的方式对河道的流量进行测量处理。但公开文献中的装置是将三角堰本体下方的插钉从凹槽内掰出,用手轻压三角堰本体顶部,以此将三角堰插入泥土或沙砾内的状态进行固定,因公开文献中的插钉与三角堰本体处于铰接的状态,插钉插入泥土或沙砾内部的过程中,无法保证插钉与泥土或沙砾处于完全垂直的状态,即插钉会出现倾斜,进而导致三角堰本体安装在水流中的稳定效果差,易造成三角堰本体受水流的影响而出现位置偏移,影响了水流测量的效果。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水文地质井观测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文地质井观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文地质井观测装置,由横截面为u字形的支架以及支架内部下端固设的支撑板所组成的框架,所述的支撑板内部纵向滑接有测量组件,所述的支架外壁前端固设的定位组件,可以将支架放置于水文地质井内的位置进行位置固定处理;

3、所述的测量组件设置于支架内部上端的滑板,所述的滑板纵向滑动贯穿于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与滑板的长度一致,且滑板的长度与支架内部横截面的长度一致,所述的滑板内部顶端中侧一体设置有测量槽,所述的测量槽为90度设计,所述的定位组件包括固设于支撑板外壁前端左右两侧的安装板,所述的安装板内部转接有转套,所述的转套内部左右两侧滑接有滑杆,且滑杆的横截面与转套内部的横截面为方形设计,所述的滑杆外侧固设有丝杆,滑杆横截面的大小与转套内部横截面的大小一致,且滑杆的横截面大于丝杆的横截面,所述的安装板外侧设置的连接板与支撑板固接相连,且连接板螺纹套设于丝杆,所述的丝杆贯穿于支架,所述的支架内部下端左右两侧设置有夹板,所述的夹板内侧与丝杆的外侧固接相连。

4、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板内部左侧转动设置有转杆,且所述的转杆螺纹贯穿于滑板,所述的转杆与测量槽处于相互错位设计。

5、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板外壁后端左右两侧固设有放置板,且所述的放置板内部转动设置有空心材质的安装套。

6、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安装套内部螺纹设置有插杆,所述的插杆底部处于锥形设计,且插杆的底部贯穿于支架底部。

7、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放置板内部外侧纵向滑接有u形走向的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的一端与插杆的顶部固接相连。

8、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杆远离插杆的一端为锥形设计,且所述的连接杆锥形设计的一端贯穿于支架底部。

9、更进一步的,两件所述的安装套通过紧配套设的皮带进行串联,以此使得皮带可控制两件数量的安装套同步进行旋转。

10、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杆的长度大于安装套的长度,以此避免安装套阻碍了连接杆沿着支架纵向位置移动的空间。

11、更进一步的,两件所述的插杆与两件所述的连接杆处于纵向平行的设计,即连接杆以及插杆与放置板处于垂直设计的状态。

12、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测量槽的直角边的一侧处于倒角设计,通过该倒角的设计,将支架放置于水文地质井内的方向进行指向处理。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只需通过对定位组件的使用,即可使得收纳状态的夹板从支架内部移出,以此使得夹板对河道内壁的左右两侧实行夹持力,进而将支架放置于河道内部的位置进行位置固定处理,该固定功能的操作方式省时省力,可避免支架在河道内部出现位置偏移的现象发生,确保了测量组件对水流进行测量的精准性。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辅助定位功能的设计,即使用者只需通过对安装套的旋转使用,即可将插杆以及连接杆与河道处于垂直的状态插入河道内部,以此使得插杆以及连接杆将支架放入河道内部的状态进行位置定位处理,由此可知,通过使用本申请中的装置,进一步提高了支架放置于河道内部的稳定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水文地质井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横截面为u字形的支架(1)以及支架(1)内部下端固设的支撑板(2)所组成的框架,所述的支撑板(2)内部纵向滑接有测量组件(3),所述的支架(1)外壁前端固设的定位组件(4),可以将支架(1)放置于水文地质井内的位置进行位置固定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文地质井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2)内部左侧转动设置有转杆(5),且所述的转杆(5)螺纹贯穿于滑板(301),所述的转杆(5)与测量槽(302)处于相互错位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文地质井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2)外壁后端左右两侧固设有放置板(6),且所述的放置板(6)内部转动设置有空心材质的安装套(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文地质井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套(7)内部螺纹设置有插杆(8),所述的插杆(8)底部处于锥形设计,且插杆(8)的底部贯穿于支架(1)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文地质井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置板(6)内部外侧纵向滑接有u形走向的连接杆(9),所述的连接杆(9)的一端与插杆(8)的顶部固接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文地质井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9)远离插杆(8)的一端为锥形设计,且所述的连接杆(9)锥形设计的一端贯穿于支架(1)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文地质井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件所述的安装套(7)通过紧配套设的皮带(10)进行串联,以此使得皮带(10)可控制两件数量的安装套(7)同步进行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文地质井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9)的长度大于安装套(7)的长度,以此避免安装套(7)阻碍了连接杆(9)沿着支架(1)纵向位置移动的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文地质井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件所述的插杆(8)与两件所述的连接杆(9)处于纵向平行的设计,连接杆(9)以及插杆(8)与放置板(6)处于垂直设计的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文地质井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槽(302)的直角边的一侧处于倒角设计,通过该倒角的设计,将支架(1)放置于水文地质井内的方向进行指向处理。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文地质井观测装置,由横截面为U字形的支架以及支架内部下端固设的支撑板所组成的框架,支撑板内部纵向滑接有测量组件,支架外壁前端固设的定位组件,可以将支架放置于水文地质井内的位置进行位置固定处理。本技术只需通过对定位组件的使用,即可使得收纳状态的夹板从支架内部移出,以此使得夹板对河道内壁的左右两侧实行夹持力,以此将支架放置于河道内部的位置进行位置固定处理,该固定功能的操作步骤便捷,操作方式省时省力,可避免支架在河道内部出现位置移动的现象发生,确保了测量组件对水流进行测量的精准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忠焱,王茂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热地质大队
技术研发日:20231204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339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