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酒具保温领域,特别是一种温酒装置。
背景技术:
1、传统的黄酒或米酒温酒装置是采用对水不断加热的方式来对放置于温酒装置中的酒具(如酒盅、酒杯)进行加热和保温。但是,酒具单一的搁置在温酒装置中非常容易受热面不均匀,并且放置于不同位置的酒具的受热程度也不相同。
2、目前,市面上存在一些对酒进行加热和保温的器具,例如专利cn215533427u,公开了一种可控温的玻璃酒具。该专利将控温装置设置于特定的酒具中,使得能够通过控温装置对酒具中的酒体进行控温。但是,该专利仅能对一个酒具进行单独控温,若要对大量酒具进行同时控温,则需要每一个酒具均采用该专利所设计的结构,如此一来,成本大大上升。此外,该专利采用特殊的酒具模型,与市面上常见的酒具造型均不同,目前很难做到普及,因此其实用性不强。
3、综上,目前如何能够一次性对多个酒具进行同时加热和保温,并且能够做到各酒具的均匀加热和保温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酒装置,该温酒装置设置有垫层、转动机构和驱动机构,可以使放置在垫层上的多个酒具实现均匀加热和保温。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酒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隔热罐,隔热罐内部沿顶部开口往下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空间、垫层和第二空间。第二空间中设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与垫层连接,转动机构用于使垫层转动。隔热罐外部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转动机构电连接。垫层用于放置酒具,第二空间用于盛放热水。
3、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转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环形凹槽和多个转动杆。环形凹槽与隔热罐内壁连接。转动杆一端设有轴轮,另一端与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轴轮滑动设于环形凹槽中且与垫层连接。
4、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环形凹槽中还设有多个第一极性片,各轴轮上均设有第二极性片;各第一极性片与各第二极性片的极性相同。
5、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转动电机选自步进电机、直流减速电机或伺服电机中的任意一种。
6、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机构本体和上位机,驱动机构本体和上位机均设于隔热罐外侧壁上。驱动机构本体与转动机构电连接,上位机与驱动机构本体电连接,上位机用于控制驱动机构本体。
7、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隔热罐侧壁上设有注水口,隔热罐底部设有排水口,注水口与排水口均与第二空间连通。
8、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隔热罐的材质为火山岩。
9、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垫层为不锈钢网孔垫层。
10、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垫层的材料选自304不锈钢或410不锈钢中的任意一种。
11、有益效果
12、1)本温酒装置在隔热罐中设置了第一空间、垫层和第二空间,并在第二空间中设置了转动机构,在隔热罐外部设置了驱动机构。使用时,酒具放置于垫层上并位于第一空间内,第二空间盛放热水,同时,驱动机构驱使转动机构转动,转动机构带动垫层转动,最终实现了对垫层上酒具的均匀加热和保温。
13、2)本装置还在环形凹槽上均匀设置了多个第一极性片,并在轴轮上设置了第二极性片。第一极性片和第二极性片的极性相同,这使得轴轮的底面与环形凹槽的底面之间可以悬空一段距离,减少了轴轮与环形凹槽之间的摩擦力,提升了装置的耐用性。
1.一种温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开口的隔热罐(1),所述隔热罐(1)内部沿顶部开口往下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空间(11)、垫层(2)和第二空间(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3)包括转动电机(31)、环形凹槽(32)和多个转动杆(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32)中还设有多个第一极性片(321),各所述轴轮(34)上均设有第二极性片(341);各所述第一极性片(321)与各所述第二极性片(341)的极性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温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电机(31)选自步进电机、直流减速电机或伺服电机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驱动机构本体(41)和上位机(42),所述驱动机构本体(41)和所述上位机(42)均设于所述隔热罐(1)外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罐(1)侧壁上设有注水口(13),所述隔热罐(1)底部设有排水口(14),所述注水口(13)与所述排水口(14)均与所述第二空间(12)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罐(1)的材质为火山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2)为不锈钢网孔垫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温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2)的材料选自304不锈钢或410不锈钢中的任意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