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12-11  68


本技术涉及衣物处理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干洗设备适于利用干洗溶剂洗涤织物,干洗设备通过溶剂化学力及设备机械力对织物上污渍进行去除,然而现有的干洗设备结构设计复杂,溶剂处理部件裸露在外,影响干洗设备的外观,且存在溶剂泄漏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衣物处理装置设置有封闭壳体以收容溶剂储存模块和/或洗涤模块,避免洗涤溶剂泄漏到衣物处理装置外部,确保环境和人体安全。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洗涤模块,所述洗涤模块设置有洗涤腔;溶剂储存模块,所述溶剂储存模块内形成有适于储存洗涤溶剂的储存腔,所述储存腔与所述洗涤腔连通;封闭壳体,所述封闭壳体内形成有适于容纳所述溶剂储存模块和/或所述洗涤模块的封闭腔体。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衣物处理装置通过设置封闭壳体以收容溶剂储存模块和/或洗涤模块,避免洗涤溶剂泄漏到衣物处理装置外部,确保环境和人体安全,并且,封闭壳体可以充当衣物处理装置外观部件,可以使衣物处理装置整体更为规整、美观。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收集模块,所述收集模块设置于所述封闭壳体内且具有与所述洗涤腔连通的第一出口和第一进口,和/或与所述储存腔连通的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其中所述收集模块适于控制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二进口之间的导通或关闭以适于向所述洗涤腔内输送洗涤溶剂;和/或所述收集模块适于控制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第二出口之间的导通或关闭以回收进经过所述洗涤腔的洗涤溶剂。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收集模块设置有加热装置和/或降温装置,所述加热装置适于对经过所述收集模块的洗涤溶剂加热;所述降温装置适于对经过所述收集模块的洗涤溶剂降温。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过滤模块,所述过滤模块设置于所述封闭腔体,所述过滤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洗涤腔连通以适于过滤进入所述洗涤腔内的洗涤溶剂;或所述过滤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出口和所述储存腔连通以适于过滤进入储存腔的洗涤溶剂。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过滤模块包括:过滤壳体,所述过滤壳体内形成有多个过滤腔体,多个所述过滤腔体依次连通,所述过滤壳体上形成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与多个所述过滤腔体中的一个连通,所述出口与多个所述过滤腔体中的另一个连通;过滤件,所述过滤件构造为与多个所述过滤腔体一一对应的多个,每个所述过滤件收容于对应的过滤腔体内,多个所述过滤件依次过滤由进口向出口流动的洗涤溶剂。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过滤壳体内形成有隔板以将相邻的两个所述过滤腔体分隔;其中所述隔板环绕设置以限定出在径向上彼此隔离的两个所述过滤腔体;和/或所述隔板与所述过滤壳体的延伸方向正交,以将所述过滤壳体内部限定出在轴向上彼此隔离的两个所述过滤腔体。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过滤壳体包括:外筒;端盖,所述端盖构造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外筒的两端以将所述外筒封闭,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端盖或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端盖;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设置于所述外筒内且将所述外筒内部分隔为在轴向上彼此隔离的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内,所述第二隔板环绕设置以在所述第二隔板内侧和外侧分别限定出彼此隔离的内腔和外腔。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将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二腔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腔分别与所述内腔和所述外腔连通;或所述第二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内且设置有将所述内腔和所述外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腔与所述内腔或外腔连通。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溶剂储存模块构造为多个,每个所述溶剂储存模块适于储存不同类型的洗涤溶剂;所述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混合部,所述混合部内形成有混合腔体,所述混合腔体分别与多个所述储存腔连通,所述混合腔体与所述洗涤腔连通。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封闭壳体包括: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形成有封闭腔体及与所述封闭腔体连通的敞开口;封闭门体,所述封闭门体设置于所述敞开口以可选择地打开或关闭所述敞开口。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封闭门体的外侧边沿或设置于所述敞开口的内侧边沿,所述密封件适于密封所述封闭门体与所述敞开口之间的间隙。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本体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形成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部分底壁形成有所述敞开口,所述封闭门体收容于所述容纳槽且与所述容纳槽的其余部分底壁贴合。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容纳槽的底壁与所述封闭门体朝向所述容纳槽底壁的表面之间设置有密封件;和/或所述容纳槽的侧壁与所述封闭门体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本体包括:背板;侧板,所述侧板围设于所述背板的外沿;前板,所述前板与所述背板正对且与所述侧板远离所述背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前板形成有所述敞开口,所述背板、所述侧板及所述前板共同限定出所述封闭腔体;其中所述背板、所述侧板及所述前板中的至少两个为一体成型。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封闭腔体内设置有所述溶剂储存模块;所述洗涤模块具有洗涤外壳,所述洗涤外壳内部形成有所述洗涤腔,所述洗涤外壳与所述壳体本体连接,所述洗涤外壳与所述壳体本体之间设置有连通管路以将所述储存腔与所述洗涤腔连通。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洗涤外壳设置有与所述洗涤腔连通的投放口,所述投放口的敞开方向与所述敞开口的敞开方向相同,或所述投放口朝向背离所述封闭壳体的方向敞开;所述洗涤模块还包括:投放门体,所述投放门体设置于所述投放口以可选择地打开或关闭所述投放口。

19、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衣物处理装置通过设置封闭壳体以收容溶剂储存模块和/或洗涤模块,避免洗涤溶剂泄漏到衣物处理装置外部,确保环境和人体安全,并且,封闭壳体可以充当衣物处理装置外观部件,可以使衣物处理装置整体更为规整、美观。

20、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集模块,所述收集模块设置于所述封闭壳体内且具有与所述洗涤腔连通的第一出口和第一进口,和/或与所述储存腔连通的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模块设置有加热装置和/或降温装置,所述加热装置适于对经过所述收集模块的洗涤溶剂加热;所述降温装置适于对经过所述收集模块的洗涤溶剂降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模块,所述过滤模块设置于所述封闭腔体,所述过滤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洗涤腔连通以适于过滤进入所述洗涤腔内的洗涤溶剂;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模块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壳体内形成有隔板以将相邻的两个所述过滤腔体分隔;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壳体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将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二腔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腔分别与所述内腔和所述外腔连通;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储存模块构造为多个,每个所述溶剂储存模块适于储存不同类型的洗涤溶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壳体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封闭门体的外侧边沿或设置于所述敞开口的内侧边沿,所述密封件适于密封所述封闭门体与所述敞开口之间的间隙。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形成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部分底壁形成有所述敞开口,所述封闭门体收容于所述容纳槽且与所述容纳槽的其余部分底壁贴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底壁与所述封闭门体朝向所述容纳槽底壁的表面之间设置有密封件;和/或所述容纳槽的侧壁与所述封闭门体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腔体内设置有所述溶剂储存模块;所述洗涤模块具有洗涤外壳,所述洗涤外壳内部形成有所述洗涤腔,所述洗涤外壳与所述壳体本体连接,所述洗涤外壳与所述壳体本体之间设置有连通管路以将所述储存腔与所述洗涤腔连通。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外壳设置有与所述洗涤腔连通的投放口,所述投放口的敞开方向与所述敞开口的敞开方向相同,或所述投放口朝向背离所述封闭壳体的方向敞开;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洗涤模块,所述洗涤模块设置有洗涤腔;溶剂储存模块,所述溶剂储存模块内形成有适于储存洗涤溶剂的储存腔,所述储存腔与所述洗涤腔连通;封闭壳体,所述封闭壳体内形成有适于容纳所述溶剂储存模块和/或所述洗涤模块的封闭腔体。根据本技术设计的衣物处理装置设置有封闭壳体以收容溶剂储存模块和/或洗涤模块,避免洗涤溶剂泄漏到衣物处理装置外部,确保环境和人体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汪洋,程杰锋,宗建成,邹笑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美芝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9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344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