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后桥芯轴,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后桥芯轴锻件。
背景技术:
1、后桥是指车辆动力传递的后驱动轴组成部分,它由两个半桥组成,可实施半桥差速运动,如果是前桥驱动的车辆,那么后桥就仅仅是随动桥而已,只起到承载的作用。如果前桥不是驱动桥,那么后桥就是驱动桥,这时候除了承载作用外还起到驱动和减速还有差速的作用,后桥芯轴则是用于连接汽车后桥与轮毂的连接件,目前,芯轴的螺纹端与配件配合连接轮毂,芯轴的连接头则与后桥相连,后桥则经过安装后的芯轴连接轮毂,但在将芯轴安装于后桥的过程中,大多数是采用手动的方式将芯轴对准后桥,然后再将芯轴压入后桥中,而芯轴是实心的重量重,造成人们在对准操作时麻烦不便,需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用后桥芯轴锻件,包括芯轴主体,所述芯轴主体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法兰盘,所述芯轴主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头,所述芯轴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法兰盘的一侧设置有环盖,所述环盖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插杆,所述法兰盘的另一侧设置有保护盖,所述保护盖的表面开设有插孔,所述保护盖位于连接头的外侧。
3、较佳的,所述插杆的直径小于插孔的直径,所述插杆插设在插孔的内侧。此处,当插杆小于插孔直径后,可将插杆穿过法兰盘并插入插孔内。
4、较佳的,所述环盖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拉环。此处,利用拉环能够调节环盖的位置。
5、较佳的,所述芯轴主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固条,所述加固条呈圆周排列。此处,设置的加固条可以提高芯轴主体表面的强度。
6、较佳的,所述芯轴主体的外侧设置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活动环,所述活动环设置在芯轴主体的外侧,所述芯轴主体的外表面开设有注油槽。此处,利用注油槽,方便人们润滑芯轴主体表面。
7、较佳的,所述芯轴主体的外表面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注油槽相连通。此处,环形槽可将多个注油槽连通在一起。
8、较佳的,所述活动环的内侧固装有推块,所述推块与注油槽滑动连接,所述活动环的侧表面开设有凹槽。此处,利用凹槽可对活动环的位置进行调节。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0、1、本实用新型中,实际使用时,通过设置芯轴主体、法兰盘、连接头、外螺纹、环盖、插杆、保护盖和插孔,设置的环盖可在芯轴主体外侧移动,且利用插杆能装在法兰盘上,当芯轴主体与后桥对接时,由于连接头需插入后桥中心内,使得穿过法兰盘后的插杆能够进行预定位,插杆会随芯轴主体的移动处于后桥外侧,实现对芯轴主体的快速定位,降低对准难度,同时插杆也可与保护盖上的插孔相连,使保护盖能扣在连接头外部,并对连接头提供保护作用。
11、2、本实用新型中,实际使用时,通过设置辅助机构,利用设置的环形槽,可让润滑油流至各个注油槽内,而利用活动环和推块,使推块能沿注油槽运动,以挤压润滑油,使润滑油能流到芯轴主体表面的各处,提高对芯轴主体的润滑效果。
1.一种汽车用后桥芯轴锻件,包括芯轴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主体(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法兰盘(2),所述芯轴主体(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头(3),所述芯轴主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4),所述法兰盘(2)的一侧设置有环盖(5),所述环盖(5)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插杆(6),所述法兰盘(2)的另一侧设置有保护盖(7),所述保护盖(7)的表面开设有插孔(8),所述保护盖(7)位于连接头(3)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后桥芯轴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6)的直径小于插孔(8)的直径,所述插杆(6)插设在插孔(8)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后桥芯轴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盖(5)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拉环(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后桥芯轴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主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固条(10),所述加固条(10)呈圆周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后桥芯轴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活动环(13),所述活动环(13)设置在芯轴主体(1)的外侧,所述芯轴主体(1)的外表面开设有注油槽(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用后桥芯轴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主体(1)的外表面开设有环形槽(12),所述环形槽(12)与注油槽(11)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用后桥芯轴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环(13)的内侧固装有推块(14),所述推块(14)与注油槽(11)滑动连接,所述活动环(13)的侧表面开设有凹槽(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