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阻尼器,特别涉及一种轴向阻尼器。
背景技术:
1、阻尼器,是以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装置。在航天、航空、军工、枪炮、汽车等行业中早已应用各种各样的阻尼器(或减震器)来减振消能,从20世纪70年代后,人们开始逐步地把这些技术转用到建筑、桥梁、铁路等结构工程中,其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轴向阻尼器,现有的装置多为对缸体外表面设置限位装置,且在缸体外部未设置导向缓冲装置,为此需要一种能够自由调节活塞延伸长度且能够在外部起到一定缓冲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轴向阻尼器,该装置外部设置有缓冲导向杆结构,通过第一固定件上表面设置的导向杆并与上端的第二固定件下表面设置的第四孔洞接触,在弹簧的作用下当与第一活塞向后移动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且外端设置有限位装置,通过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与限位杆连接并与第二固定件接触,下端第三螺母与第四螺母与限位杆连接并与第一固定件接触。
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具有上述一种轴向阻尼器,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阻尼器缸体,所述阻尼器缸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杆,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孔洞,所述第一孔洞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杆;
3、所述阻尼器缸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孔洞,所述第二孔洞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弹簧,所述导向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件。
4、根据所述的一种轴向阻尼器,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
5、根据所述的一种轴向阻尼器,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四螺母,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母。
6、根据所述的一种轴向阻尼器,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三孔洞,所述第三孔洞的内壁与限位杆接触。
7、根据所述的一种轴向阻尼器,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上表面设置有第四孔洞,所述第四孔洞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导向杆接触。
8、根据所述的一种轴向阻尼器,所述导向杆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分布,所述弹簧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分布。
9、根据所述的一种轴向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缸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上表面与第二固定件接触。
10、根据所述的一种轴向阻尼器,所述第一导杆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的内壁与阻尼器缸体接触。
11、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1.一种轴向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件(1),所述第一固定件(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阻尼器缸体(2),所述阻尼器缸体(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14),所述第二活塞(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杆(15),所述第一固定件(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孔洞(3),所述第一孔洞(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杆(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向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4)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5),所述限位杆(4)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向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4)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四螺母(8),所述限位杆(4)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母(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向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12)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三孔洞(13),所述第三孔洞(13)的内壁与限位杆(4)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向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12)的上表面设置有第四孔洞(16),所述第四孔洞(1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导向杆(17)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向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17)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分布,所述弹簧(19)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向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缸体(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垫(20),所述缓冲垫(20)的上表面与第二固定件(12)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向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杆(11)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10),所述第一活塞(10)的内壁与阻尼器缸体(2)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