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漂移板,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漂移板。
背景技术:
1、现有市场上的漂移板,分体板轮架有两种,s型和h型。安装了这两种支架的漂移板两只滑板轮之间的间隙被支架所占据;导致两只板无法扣合在一起,出行时携带非常不方便;
2、市面上在售的漂移板重心过高,两轮之间距离过短;导致重心不稳,遇到不平整路面或者石头,树枝会翻板;其次因为人站立时两只脚呈外八字;所以普通漂移板的支架与板面有夹角,并不是平行;骑行时还要左右区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合式漂移板,解决漂移板不方便携带和区分左右脚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漂移板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包括第一漂移板主体以及第二漂移板主体,所述第一漂移板主体与所述第二漂移板主体的拼接位置均形成拼接镂空腔,所述第一漂移板主体与所述第二漂移板主体之间沿着拼接镂空腔位置呈十字交错拼接在一起。
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漂移板主体与第二漂移板主体均包括板面、轮架以及滑板轮,滑板轮通过穿钉固定于轮架上,且轮架对称设置于板面的两端。
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滑板轮的轮面具有弧度,板面的两侧设置有与滑板轮相对应的椭圆形镂空槽,当漂移板主体处于组合状态时四个滑板轮紧紧的扣合在一起,并且绕进滑板轮的弧度内,滑板轮少许落入板面的椭圆形镂空槽内。
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板面为圆形结构,左右脚兼容。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轮架与板面之间通过锁螺丝的方式进行固定,并且轮架相对板面在螺丝的固定下无法转动。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8、1、本实用新型的漂移板轮架为分体结构,固定在板的两端,中间空间形成拼接镂空腔,两只板可以完美扣合在一起,大大减少了携带体积,还可以作为板凳使用;
9、2、本实用新型板面的两侧设置有与滑板轮相对应的椭圆形镂空槽,当漂移板主体处于组合状态时四个滑板轮紧紧的扣合在一起,并且绕进滑板轮的弧度内,滑板轮少许落入板面的椭圆形镂空槽内,形成两板之间的固定,减少收纳空间。
10、3、本实用新型板面下方的两只滑板轮之间距离延长,加大了轴距;使其更具有稳定性。
11、4、本实用新型由于漂移板的板面为圆形,可以根据个人习惯调整轮子的角度,使用范围更广。
1.一种组合式漂移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漂移板主体(11)以及第二漂移板主体(12),所述第一漂移板主体(11)与所述第二漂移板主体(12)的拼接位置均形成拼接镂空腔,所述第一漂移板主体(11)与所述第二漂移板主体(12)之间沿着拼接镂空腔位置呈十字交错拼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漂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漂移板主体(11)与第二漂移板主体(12)均包括板面(2)、轮架(3)以及滑板轮(4),滑板轮(4)通过穿钉(5)固定于轮架(3)上,且轮架(3)对称设置于板面(2)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漂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轮(4)的轮面具有弧度,板面(2)的两侧设置有与滑板轮(4)相对应的椭圆形镂空槽(6),当漂移板主体(1)处于组合状态时四个滑板轮(4)紧紧的扣合在一起,并且绕进滑板轮(4)的弧度内,滑板轮(4)少许落入板面(2)的椭圆形镂空槽(6)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漂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面(2)为圆形结构,左右脚兼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漂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架(3)与板面(2)之间通过锁螺丝进行固定,并且轮架(3)相对板面(2)在螺丝的固定下不能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漂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架(3)与轮架(3)之间均形成拼接镂空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