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墨打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12-15  33


本技术涉及打印,尤其涉及一种喷墨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1、档案资料对于任何行业都有着非凡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档案资料的适应范围越来越大,应用量越来越多,这极大地增加了档案资料制作及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2、目前常见的打印机很难处理档案资料的打印,亟需要一种能够便捷打印档案资料的打印装置,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创造制作过程的便利性与快捷性、同时满足对档案资料的规范化要求(清晰、美观、同一)。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墨打印装置。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喷墨打印装置,包括:

4、模块壳体、喷墨头主体、墨盒保湿结构、纵移导轨组、纵移动力组、抬升板组、抬升导轨组、抬升动力组及介质工作位检测结构;

5、纵移导轨组设置在模块壳体的上部及两侧,喷墨头主体固定在纵移导轨组的滑块上;墨盒保湿结构设置在模块壳体的前部、外侧,对应于喷墨头的初始停止位;纵移动力组设置在模块壳体的前端内侧、上部,横贯模块壳体;抬升导轨组设置在模块壳体的两侧,抬升板组固定在抬升导轨组的滑块上;抬升动力组设置在模块壳体的内侧、下部,通过同步带带动抬升板组;介质工作位检测结构设置在抬升板组的前端、底部。

6、所述喷墨头主体固定在纵移导轨组的滑块上,纵移动力组通过同步带带动喷墨头主体实现纵向移动。

7、所述抬升板组固定在抬升导轨组的滑块上,抬升动力组通过同步带带动抬升板组实现垂向移动。

8、所述墨盒保湿结构安装在模块壳体的前部、外侧,当喷墨头主体的喷墨头到达初始停止位时与喷墨头贴合,防止喷嘴干涸。

9、所述抬升动力组由抬升动力源及抬升传导结构组成;抬升动力源设置在模块壳体的前端内侧、下部,抬升传导结构设置在模块壳体内部的两侧、底部。

10、所述纵移导轨组为相对设置的两组导轨,设置在模块壳体的上部及两侧的外侧面。

11、所述喷墨头主体包含喷墨头及支持横向移动的动力总成。

12、所述纵移动力组通过同步带带动喷墨头主体实现纵向移动。

13、所述抬升导轨组为4组,分别设置在模块壳体的两侧的外侧面。

14、所述介质工作位检测结构通过随动轮与介质接触。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极大地提高了档案资料制作的便利与快捷,极好地提高了档案资料制作的质量(清晰、美观、规范)。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创造制作过程的便利性与快捷性、同时满足对档案资料的规范化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喷墨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头主体固定在纵移导轨组的滑块上,纵移动力组通过同步带带动喷墨头主体实现纵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板组固定在抬升导轨组的滑块上,抬升动力组通过同步带带动抬升板组实现垂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保湿结构安装在模块壳体的前部、外侧,当喷墨头主体的喷墨头到达初始停止位时与喷墨头贴合,防止喷嘴干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动力组由抬升动力源及抬升传导结构组成;抬升动力源设置在模块壳体的前端内侧、下部,抬升传导结构设置在模块壳体内部的两侧、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移导轨组为相对设置的两组导轨,设置在模块壳体的上部及两侧的外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头主体包含喷墨头及支持横向移动的动力总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移动力组通过同步带带动喷墨头主体实现纵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导轨组为4组,分别设置在模块壳体的两侧的外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工作位检测结构通过随动轮与介质接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喷墨打印装置,包括模块壳体、喷墨头主体、墨盒保湿结构、纵移导轨组、纵移动力组、抬升板组、抬升导轨组、抬升动力组及介质工作位检测结构。能够极大地提高了档案资料制作的便利与快捷,极好地提高了档案资料制作的质量(清晰、美观、规范)。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创造制作过程的便利性与快捷性、同时满足对档案资料的规范化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孟宪东,高文军,李永敏,戴光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英格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5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36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