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防过热功能的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12-15  32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尤其是一种具备防过热功能的充电桩。


背景技术:

1、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

2、现有技术中,充电桩在长时间工作时,自身温度过高,容易对充电桩内部电路板造成损害,且容易引发事故,降低充电桩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充电桩在长时间工作时,自身温度过高,容易对充电桩内部电路板造成损害,且容易引发事故,降低充电桩使用寿命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备防过热功能的充电桩。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具备防过热功能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所述充电桩主体上固定安装有箱体,箱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通风格栅,箱体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散热格栅,且箱体内依次设有第一散热机构、第二散热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箱体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水箱,多个水箱上均固定安装有框架,多个框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遮阳板。

4、优选的,所述箱体内固定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转轴,电机带动转轴进行旋转。

5、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机构包括多个扇叶,多个扇叶均固定安装在转轴上,转轴带动多个扇叶进行旋转,对充电抓进行散热。

6、优选的,所述转轴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固定板,多个固定板上均固定安装有毛刷,多个毛刷均与散热格栅相贴合,转轴带动多个固定板和多个毛刷旋转,对散热格栅进行清理,防止杂物堵塞,降低散热效果。

7、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底座,底座上固定安装有循环水泵,循环水泵的进水口固定安装有多个水管中且位于箱体左侧的水管,多个水管中且位于箱体左侧的水管与多个水箱中且位于箱体左侧的水箱相连接,循环水泵的出水口固定安装有多个水管中且位于箱体右侧的水管,多个水管中且位于箱体右侧的水管与多个水箱且位于箱体右侧的水箱相连接,循环水泵通过多个水管带动冷却液进行流动,增加其散热效果。

8、优选的,所述第二散热机构包括多个循环水管,多个循环水管的一端与多个水箱中且位于箱体左侧的水箱相连接,多个循环水管的另一端与多个水箱中且位于箱体右侧的水箱相连接,多个循环水管与通风格栅相贴合,多个循环水管内的冷却液带走充电桩上的温度,对其进行散热处理。

9、优选的,所述箱体内固定安装有检测箱,检测箱内设有第一临界点和第二临界点,当温度超过第一临界点和第二临界点,发送信号给第一传感模组和第二传感模组。

10、优选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温度计,温度计固定安装在检测箱内,温度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检测模组,检测箱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传感模组和第二传感模组,检测模组实时检测温度计的温度,以做出相对应的处理,第一传感模组和第二传感模组接受信号后,做出相对应的处理。

1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种具备防过热功能的充电桩的有益效果:

12、1、通过检测箱内的第一传感模组和第二传感模组分别扇叶和循环水泵对充电桩进行散热处理。

13、2、通过遮阳板能够有效的防止因烈日和雨天带俩的损害,给予充电时更加安全的环境。

14、本实用新型,通过检测箱的温度计和检测模组监控充电桩实时温度,当超过第一临界点和第二临界点时,通过第一传感模组和第二传感模组分别驱动扇叶和循环水泵对充电桩进行散热处理。



技术特征:

1.一种具备防过热功能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主体(9)上固定安装有箱体(3),箱体(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通风格栅(10),箱体(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散热格栅(4),且箱体(3)内依次设有第一散热机构、第二散热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箱体(3)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水箱(5),多个水箱(5)上均固定安装有框架(1),多个框架(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遮阳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防过热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内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3),安装板(13)上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转轴(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备防过热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机构包括多个扇叶(15),多个扇叶(15)均固定安装在转轴(14)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备防过热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4)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固定板(16),多个固定板(16)上均固定安装有毛刷(17),多个毛刷(17)均与散热格栅(4)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防过热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底座(6),底座(6)上固定安装有循环水泵(8),循环水泵(8)的进水口固定安装有多个水管(7)中且位于箱体(3)左侧的水管(7),多个水管(7)中且位于箱体(3)左侧的水管(7)与多个水箱(5)中且位于箱体(3)左侧的水箱(5)相连接,循环水泵(8)的出水口固定安装有多个水管(7)中且位于箱体(3)右侧的水管(7),多个水管(7)中且位于箱体(3)右侧的水管(7)与多个水箱(5)且位于箱体(3)右侧的水箱(5)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防过热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机构包括多个循环水管(12),多个循环水管(12)的一端与多个水箱(5)中且位于箱体(3)左侧的水箱(5)相连接,多个循环水管(12)的另一端与多个水箱(5)中且位于箱体(3)右侧的水箱(5)相连接,多个循环水管(12)与通风格栅(10)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防过热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内固定安装有检测箱(11),检测箱(11)内设有第一临界点(22)和第二临界点(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备防过热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温度计(18),温度计(18)固定安装在检测箱(11)内,温度计(18)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检测模组(19),检测箱(1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传感模组(20)和第二传感模组(2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备防过热功能的充电桩,针对现有技术中,充电桩在长时间工作时,自身温度过高,容易对充电桩内部电路板造成损害,且容易引发事故,降低充电桩使用寿命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充电桩主体,所述充电桩主体上固定安装有箱体,箱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通风格栅,箱体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散热格栅,且箱体内依次设有第一散热机构、第二散热机构和检测机构,箱体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水箱,本技术,通过检测箱的温度计和检测模组监控充电桩实时温度,当超过第一临界点和第二临界点时,通过第一传感模组和第二传感模组分别驱动扇叶和循环水泵对充电桩进行散热处理。

技术研发人员:段凯辉,宋秋风,宋智勇,王可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旭电通智能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4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362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