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射球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12-16  37


本技术属于海洋球连续射球,尤其涉及一种连续射球装置。


背景技术:

1、中国实用新型专利 cn201520603795.5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连续发射球装置结构,它涉及儿童玩具技术领域。前导管和后导管之间设置有上下固定件,上下固定件的两侧分解有设置有左侧软胶圈和右侧软胶圈,左侧软胶圈和右侧软胶圈的下端通过塑料件连接有电机,且前导管和后导管内设置有子弹。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电机和软胶圈通过塑料件连接起来,达到软胶圈和电机能够同步旋转的效果,球从导管一端不断的进来,通过高速转动的软胶圈夹射出去,达到连续发射的效果,提高了玩具的娱乐性。

2、发明人在借鉴该专利用于连续发射海洋球时发现,该专利技术应用在连续发射海洋球时,存在不能连续自动进球的技术问题,由于而直接吸入又产生了海洋球装置射球管,造成设备噪声大,射球距离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射球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能连续自动进球的技术问题,由于而直接吸入又产生了海洋球装置射球管,造成设备噪声大,射球距离近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连续射球装置,包括设有空腔的基座,空腔内设有风机、进风管和出风管,进风管与出风管的连接处设有缝隙,风机在缝隙处与出风管连接,出风管在缝隙处设有缺口,风机从空腔内抽取空气从出风管排出,并在缝隙处的缺口内形成负压区,进风管将基座外的空气导入空腔内。

4、进一步的,进风管与出风管连接处设有缺口。

5、进一步的,进风管与出风管连接处设有支撑杆。

6、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沿着所述进风管的圆周均布。

7、进一步的,所述出风管与进风管成角度a,180>a≥90°。

8、进一步的,所述角度a=120°。

9、进一步的,进风管和出风管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

10、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实现了海洋球自动进球,自动射球,同时在缺口处形成缓速效果,海洋球进入出风管就会随着气流规则的运动,而不会产生海洋球在出风管不停地撞击出风管的管壁的现象,由于不存在撞击管壁的现象,减少了能量消耗,因此射球距离也随之增大。



技术特征:

1.一种连续射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空腔的基座,空腔内设有风机、进风管和出风管,进风管与出风管的连接处设有缝隙,风机在缝隙处与出风管连接,出风管在缝隙处设有缺口,风机从空腔内抽取空气从出风管排出,并在缝隙处的缺口内形成负压区,进风管将基座外的空气导入空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续射球装置,其特征在于,进风管与出风管连接处设有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续射球装置,其特征在于,进风管与出风管连接处设有支撑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连续射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沿着所述进风管的圆周均布。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其中任意一项所述一种连续射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与进风管成角度a,180>a≥9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连续射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a=1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连续射球装置,其特征在于,进风管和出风管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射球装置,包括设有空腔的基座,空腔内设有风机、进风管和出风管,进风管与出风管的连接处设有缝隙,风机在缝隙处与出风管连接,出风管在缝隙处设有缺口,风机从空腔内抽取空气从出风管排出,并在缝隙处的缺口内形成负压区,进风管将基座外的空气导入空腔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海洋球自动进球,自动射球,同时在缺口处形成缓速效果,海洋球进入出风管就会随着气流规则的运动,而不会产生海洋球在出风管不停地撞击出风管的管壁的现象,由于不存在撞击管壁的现象,减少了能量消耗,因此射球距离也随之增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有宝,吴毅,林泓,郭根福,张术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科技馆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3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36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