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力自平衡的平板天线跟踪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12-16  35


本技术涉及天线通信,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重力自平衡的平板天线跟踪装置。


背景技术:

1、天线通信以其覆盖面积大、通信容量大、机动灵活等优点已被广泛使用在各个领域。在现有应用中,天线一般采用两轴稳定、三轴跟踪技术,即方位角调节、俯仰角调节和横滚角调节。目前天线寻星过程中通过转动方位角、俯仰角和横滚角跟踪卫星。此种寻星结构在车载或者海洋近海能起到在运动中寻星及跟踪卫星的功能,在实际应用中也应用的比较稳定。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在远洋船舶上,当遇到风浪比较大的情况,船体会面临横摇、纵摇以及船体的转向等复合运动。这样,原有的通过转动方位角、俯仰角和横滚角的天线就会产生丢星现象,造成通信链路中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重力自平衡的平板天线跟踪装置,提高天线对卫星跟踪的稳定性。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重力自平衡的平板天线跟踪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安装有方位调节模块、俯仰调节模块、横滚调节模块和安装板,所述俯仰调节模块包括俯仰支架、第一固定轴、俯仰行星臂、第一固定带轮、第一活动带轮和第一同步带,所述俯仰支架连接在方位调节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固定轴固定在俯仰支架上,所述俯仰行星臂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轴上,所述第一固定带轮固定在第一固定轴上,所述第一活动带轮转动连接在俯仰行星臂另一端,所述第一同步带绕设在所述第一固定带轮和第一活动带轮之间;所述横滚调节模块包括横滚支架、第二固定轴、横滚行星臂、第二固定带轮、第二活动带轮和第二同步带,所述横滚支架固定在第一活动带轮上,所述第二固定轴固定在横滚支架上,所述横滚行星臂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固定轴上,所述第二固定带轮固定在第二固定轴上,所述第二活动带轮转动连接在横滚行星臂另一端,所述第二同步带绕设在所述第二固定带轮和第二活动带轮之间;所述安装板用于固定安装平板天线面,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带轮上。

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当装置在俯仰方向晃动时,在重力作用下,依靠俯仰行星臂和第一同步带的限制作用,横滚支架整体会做俯仰反向转动,保持俯仰角稳定,当装置在横滚方向晃动时,在重力作用下,依靠横滚行星臂和第二同步带的限制作用,平板天线面整体会做横滚反向转动,保持横滚角稳定,同时配合方位调节模块,提高天线在复杂工况下跟踪卫星的稳定性。

4、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平衡块,所述平衡块固定连接在横滚支架上且位于远离横滚行星臂一侧。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利于调节俯仰角的角度,且提高俯仰的稳定性。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带轮和第一活动带轮的尺寸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固定带轮和第二活动带轮的尺寸结构相同。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使角速度和线速度保持恒定,利于保持俯仰角和横滚角的稳定性。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俯仰行星臂上设有用于张紧第一同步带的第一张紧部,所述第一张紧部包括第一张紧轮、第一调节板和第一锁紧螺钉,所述第一张紧轮转动连接在第一调节板上并与第一同步带相抵,所述第一调节板上设有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一锁紧螺钉穿过第一腰型孔螺接在俯仰行星臂上,用于将第一调节板压紧在俯仰行星臂上。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保持第一同步带的张紧力,提高第一同步带的运作稳定性。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滚行星臂上设有用于张紧第二同步带的第二张紧部,所述第二张紧部包括第二张紧轮、第二调节板和第二锁紧螺钉,所述第二张紧轮转动连接在第二调节板上并与第二同步带相抵,所述第二调节板上设有第二腰型孔,所述第二锁紧螺钉穿过第二腰型孔螺接在横滚行星臂上,用于将第二调节板压紧在横滚行星臂上。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保持第二同步带的张紧力,提高第二同步带的运作稳定性。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俯仰行星臂上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滚轮,所述俯仰支架上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呈弧形结构,所述第一限位滚轮滚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内。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使俯仰行星臂摆动限位稳定,提高稳定性。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滚行星臂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滚轮,所述横滚支架上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呈弧形结构,所述第二限位滚轮滚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槽内。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使横滚行星臂摆动限位稳定,提高稳定性。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位调节模块包括方位盘、大齿轮、小齿轮和驱动电机,所述方位盘与俯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方位盘转动连接在基座上,所述大齿轮固定在方位盘上,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基座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小齿轮固定,所述大齿轮与小齿轮相互啮合传动。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实现调节天线的方位角,结构可靠,运行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重力自平衡的平板天线跟踪装置,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安装有方位调节模块(2)、俯仰调节模块(3)、横滚调节模块(4)和安装板(5),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力自平衡的平板天线跟踪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平衡块(6),所述平衡块(6)固定连接在横滚支架(41)上且位于远离横滚行星臂(43)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力自平衡的平板天线跟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带轮(34)和第一活动带轮(35)的尺寸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固定带轮(44)和第二活动带轮(45)的尺寸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力自平衡的平板天线跟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俯仰行星臂(33)上设有用于张紧第一同步带(36)的第一张紧部(7),所述第一张紧部(7)包括第一张紧轮(71)、第一调节板(72)和第一锁紧螺钉(73),所述第一张紧轮(71)转动连接在第一调节板(72)上并与第一同步带(36)相抵,所述第一调节板(72)上设有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一锁紧螺钉(73)穿过第一腰型孔螺接在俯仰行星臂(33)上,用于将第一调节板(72)压紧在俯仰行星臂(33)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力自平衡的平板天线跟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滚行星臂(43)上设有用于张紧第二同步带(46)的第二张紧部(8),所述第二张紧部(8)包括第二张紧轮(81)、第二调节板(82)和第二锁紧螺钉(83),所述第二张紧轮(81)转动连接在第二调节板(82)上并与第二同步带(46)相抵,所述第二调节板(82)上设有第二腰型孔,所述第二锁紧螺钉(83)穿过第二腰型孔螺接在横滚行星臂(43)上,用于将第二调节板(82)压紧在横滚行星臂(4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力自平衡的平板天线跟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俯仰行星臂(33)上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滚轮(37),所述俯仰支架(31)上设有第一导向槽(311),所述第一导向槽(311)呈弧形结构,所述第一限位滚轮(37)滚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槽(311)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力自平衡的平板天线跟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滚行星臂(43)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滚轮(47),所述横滚支架(41)上设有第二导向槽(411),所述第二导向槽(411)呈弧形结构,所述第二限位滚轮(47)滚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槽(411)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力自平衡的平板天线跟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位调节模块(2)包括方位盘(21)、大齿轮(22)、小齿轮(23)和驱动电机(24),所述方位盘(21)与俯仰支架(31)固定连接,所述方位盘(21)转动连接在基座(1)上,所述大齿轮(22)固定在方位盘(21)上,所述驱动电机(24)固定安装在基座(1)上,所述驱动电机(24)的输出端与小齿轮(23)固定,所述大齿轮(22)与小齿轮(23)相互啮合传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重力自平衡的平板天线跟踪装置,包括基座、方位调节模块、俯仰调节模块、横滚调节模块和安装板,所述俯仰调节模块包括俯仰支架、第一固定轴、俯仰行星臂、第一固定带轮、第一活动带轮和第一同步带;所述横滚调节模块包括横滚支架、第二固定轴、横滚行星臂、第二固定带轮、第二活动带轮和第二同步带;所述安装板用于固定安装平板天线面,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带轮上。本技术方案的装置在极端复杂工况下仍能保持俯仰角和横滚角稳定,提高天线对卫星跟踪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建国,毛方迪,章文才,王孝兵,安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捷信(浙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3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367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