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移频板卡制作相关,具体涉及一种移频板卡工艺边手动分板治具。
背景技术:
1、现有的移频板卡制作为v-cut拼接工艺边,其中,v-cut是一种常用于印刷电路板(pcb)制造的切割方式,它是通过在印刷电路板上切割v形的凹槽,使得印刷电路板可以容易地折断成所需的尺寸。生产时需要借助裁刀或钳子等工具手动分板去除v-cut拼接工艺边,用普通工具操作存在分板时板卡受力不均,这种方式会产生杠杆应力,容易伤及板卡上的物料,品质不易管控且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技术问题的一种或几种,提供了一种移频板卡工艺边手动分板治具。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移频板卡工艺边手动分板治具,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一侧面设有定位角柱,所述板体的另一侧面设有多个直线型的条形通槽,所述条形通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板体的周侧边缘贯通,多个所述条形通槽相互平行布置,每个所述条形通槽的槽口宽度各不相同;所述条形通槽的槽体宽度上下一致或所述条形通槽的槽体宽度从上至下逐渐增大。
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移频板卡工艺边手动分板治具,通过在板体的侧面设置条形通槽,能够将移频板卡的工艺边插入到条形通槽内,然后掰动移频板卡,使工艺边在条形通槽的槽侧壁的作用下整体从移频板卡上断开。由于工艺边整体受力,杠杆应力小,不容易伤及移频板卡上的器件。
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5、进一步,所述条形通槽的两端分别设有喇叭口,所述喇叭口的小头端与所述条形通槽连通,所述喇叭口的大头端与所述板体的周侧边缘贯通。
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喇叭口的设置,方便将移频板卡插入条形通槽内或从条形通槽内移出。
7、进一步,所述条形通槽的槽侧壁为平面结构。
8、进一步,所述条形通槽的槽体宽度从上至下逐渐增大时,所述条形通槽的至少一个槽侧壁为圆弧面结构。
9、进一步,所述条形通槽的至少一个槽侧壁为外凸的圆弧面结构。
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条形通槽的至少一个槽侧壁设置为外凸的圆弧面结构,可使工艺边能够沿外凸的圆弧面结构转动,使作用到工艺边上的作用力由小至大,使工艺边更顺畅的脱离移频板卡。
11、进一步,所述条形通槽的两个槽侧壁均为圆弧面结构。
12、进一步,所述条形通槽的槽体宽度从上至下逐渐增大时,所述条形通槽的槽底壁为圆弧面结构。
13、进一步,所述条形通槽的槽底壁为内凹的圆弧面结构。
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圆弧面结构的槽底壁,可为工艺边在条形通槽内的转动提供一定的空间,避免卡滞。
15、进一步,所述板体为矩形木质板,所述定位角柱为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减小的橡胶柱。
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木质板,避免对移频板卡产生划伤。
17、进一步,所述条形通槽的最大深度为1~6mm。
1.一种移频板卡工艺边手动分板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一侧面设有定位角柱,所述板体的另一侧面设有多个直线型的条形通槽,所述条形通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板体的周侧边缘贯通,多个所述条形通槽相互平行布置,每个所述条形通槽的槽口宽度各不相同;所述条形通槽的槽体宽度上下一致或所述条形通槽的槽体宽度从上至下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频板卡工艺边手动分板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通槽的两端分别设有喇叭口,所述喇叭口的小头端与所述条形通槽连通,所述喇叭口的大头端与所述板体的周侧边缘贯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频板卡工艺边手动分板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通槽的槽侧壁为平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频板卡工艺边手动分板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通槽的槽体宽度从上至下逐渐增大时,所述条形通槽的至少一个槽侧壁为圆弧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移频板卡工艺边手动分板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通槽的至少一个槽侧壁为外凸的圆弧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移频板卡工艺边手动分板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通槽的两个槽侧壁均为圆弧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频板卡工艺边手动分板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通槽的槽体宽度从上至下逐渐增大时,所述条形通槽的槽底壁为圆弧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移频板卡工艺边手动分板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通槽的槽底壁为内凹的圆弧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频板卡工艺边手动分板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为矩形木质板,所述定位角柱为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减小的橡胶柱。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频板卡工艺边手动分板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通槽的最大深度为1~6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