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筒膜生产加工,尤其涉及一种筒膜调整装置及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1、筒膜拉伸是一种塑料加工技术,用于将塑料薄膜进行纵向拉伸,以增加其尺寸和稳定性。
2、目前在生产sdm强力交叉膜过程中,经过吹塑而成的筒膜经初步定型后进入拉伸机中进行纵向拉伸时,拉伸机上下牵引闭合使得该区段筒膜形成封闭空间,再使用特制气枪往封闭筒膜中充气让其重新吹胀。这一过程中由于上下牵引辊位置是固定的,从而导致筒膜在拉伸加热炉中的位置也是固定,这就使得筒膜离加热炉内壁近的位置厚度薄,远的位置后,不具备可调节性。
3、现有的设备由于sdm筒膜在拉伸过程中位置固定,且不具备可调节性,导致筒膜厚薄均匀性差,严重影响产品品质稳定性。
4、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sdm筒膜在拉伸过程中位置固定不可调节从而导致筒膜厚薄均匀性差、产品品质稳定性低等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筒膜调整装置及生产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sdm筒膜在拉伸过程中位置固定不可调节从而导致筒膜厚薄均匀性差、产品品质稳定性低等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筒膜调整装置,包括:
4、上牵引单元,所述上牵引单元设置于加热装置的上方;
5、纠偏单元,所述纠偏单元设置于所述上牵引单元的侧部,用于保证筒膜拉伸时处于中心位置;
6、位置调节单元,所述位置调节单元设置于加热装置的下游,用于调节筒膜在拉伸机中的位置;
7、下牵引单元,所述下牵引单元设置于所述位置调节单元的下游。
8、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上牵引元件,所述上牵引元件设置于加热的上方,所述上牵引元件的侧部设置有所述纠偏单元。
9、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纠偏单元包括:
10、第一支架元件,所述第一支架元件设置于所述上牵引单元的侧部;
11、摆动元件,所述摆动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元件的上部;
12、伸缩元件,所述伸缩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元件的下部;
13、纠偏元件,所述纠偏元件的中部与所述摆动元件连接,所述纠偏元件的下部与所述伸缩元件连接;
14、两第一辊元件,两所述第一辊元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纠偏元件的顶部和底部,用于保证筒膜拉伸时处于中心位置;
15、感应元件,所述感应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元件的底部,用于感应筒膜的位置。
16、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位置调节单元包括:
17、第二支架元件,所述第二支架元件设置于所述下牵引单元与加热装置之间;
18、第一悬挑元件,所述第一悬挑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元件的顶部,并朝向加热装置;
19、第一调整元件,所述第一调节单元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悬挑元件的内部,用于调整筒膜与加热装置的左间距/右间距。
20、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位置调节单元还包括:
21、第二悬挑元件,所述第二悬挑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悬挑元件的下方;
22、第二调整元件,所述第二调整元件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悬挑元件的内部,且与所述第一调整元件位于同一竖直面,用于调整筒膜与加热装置的左间距/右间距。
23、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位置调节单元包括:
24、第三支架元件,所述第三支架元件设置于所述下牵引单元与加热装置之间;
25、限位元件,所述限位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架元件的顶部;
26、第三调整元件,所述第三调整元件滑动地设置于所述限位元件的第一端,用于调整筒膜的前侧位置;
27、第三调整元件,所述第三调整元件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四悬挑单元的第二端,用于调整筒膜的后侧位置;
28、第三辊元件,所述第三辊元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三调整元件、所述第三调整元件的底部,且位于所述下牵引单元的上方。
29、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位置调节单元包括:
30、第二支架元件,所述第二支架元件设置于所述下牵引单元与加热装置之间;
31、第一悬挑元件,所述第一悬挑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元件的顶部,并朝向加热装置;
32、第一调整元件,所述第一调节单元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悬挑元件的内部,用于调整筒膜与加热装置的左间距/右间距;
33、第三支架元件,所述第三支架元件设置于所述下牵引单元与加热装置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二支架元件的内侧;
34、限位元件,所述限位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架元件的顶部;
35、第三调整元件,所述第三调整元件滑动地设置于所述限位元件的第一端,用于调整筒膜的前侧位置;
36、第三调整元件,所述第三调整元件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四悬挑单元的第二端,用于调整筒膜的后侧位置;
37、第三辊元件,所述第三辊元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三调整元件、所述第三调整元件的底部,且位于所述下牵引单元的上方。
38、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位置调节单元还包括:
39、第二悬挑元件,所述第二悬挑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悬挑元件的下方;
40、第二调整元件,所述第二调整元件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悬挑元件的内部,且与所述第一调整元件位于同一竖直面,用于调整筒膜与加热装置的左间距/右间距。
41、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牵引单元包括:
42、下牵引元件,所述下牵引元件设置于所述位置调节单元的下游。
43、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筒膜位置调整系统,包括:
44、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筒膜调整装置;
45、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筒膜调整装置的所述上牵引单元的下游、所述筒膜调整装置的所述位置调节单元的上游。
46、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4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筒膜调整装置及生产系统,通过设置纠偏单元和位置调节单元,使筒膜进入加热装置后处于加热装置的中心,从而保证了筒膜拉伸后的厚度的均匀性,解决了sdm筒膜在拉伸过程中位置固定不可调节从而导致筒膜厚薄均匀性差、产品品质稳定性低等问题。
1.一种筒膜调整装置,用于调整筒膜在拉伸机中的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膜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牵引单元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膜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单元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膜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节单元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筒膜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节单元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膜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节单元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膜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节单元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筒膜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节单元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膜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牵引单元包括:
10.一种筒膜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