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贝类沉积碳汇捕获装置。
背景技术:
1、海洋养殖贝类碳汇主要由生物体自身增重形成的碳汇和海底沉积碳汇组成。其中生物体自身增重形成的碳汇核算相对简单和明确,而沉积碳汇涉及多个界面迁移转化过程,其碳汇核算非常复杂,也是目前海洋养殖碳汇核算技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研究表明,贝类一个在生长周期所使用水体中的碳,有40%沉至海底(大部分被封存在)。如何量化贝类的沉积碳汇对于准确评估贝类碳汇具有重要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不同双壳贝类,进行现场海区生物沉积物收集,可以真实反映海区状况,获得的数据贝类碳汇评估提供科学方法和理论依据。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贝类沉积碳汇捕获装置。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贝类沉积碳汇捕获装置,其包括圆筒形本体,所述的圆筒形本体的侧壁设有多个侧壁开孔;外壁套接筛网;圆筒形本体的内部设有水平设置的挡板,所述的挡板上设有多个挡板孔;圆筒形本体的下端连接有漏斗部,所述的漏斗部的漏斗出口设有漏斗塞;圆筒形本体的上端设有用于防止贝类逃逸的盖板。
4、进一步地,所述的圆筒形本体直径15-20cm,长45-66cm。
5、进一步地,圆筒形本体的侧壁开孔的直径为1.5-2.5cm。
6、进一步地,所述的挡板距离圆筒形本体的上端8-12cm。
7、进一步地,挡板上的挡板孔直径为1.5-2.5cm。
8、进一步地,漏斗高8-12cm。
9、进一步地,漏斗出口直径3.5-4.5cm。
10、进一步地,漏斗塞和漏斗出口之间采用螺旋口方式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筛网为10-100目筛网。
12、进一步地,盖板上设有盖板孔,所述盖板孔直径为1.5-2.5cm。
13、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4、贝类放置在挡板上,沉积物通过挡板孔进入漏斗。本实用新型可测量贝类的沉积碳汇。
1.一种贝类沉积碳汇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形本体,所述的圆筒形本体的侧壁设有多个侧壁开孔;外壁套接筛网;圆筒形本体的内部设有水平设置的挡板,所述的挡板上设有多个挡板孔;圆筒形本体的下端连接有漏斗部,所述的漏斗部的漏斗出口设有漏斗塞;圆筒形本体的上端设有用于防止贝类逃逸的盖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贝类沉积碳汇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筒形本体直径15-20cm,长45-66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贝类沉积碳汇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圆筒形本体的侧壁侧壁开孔的直径为1.5-2.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贝类沉积碳汇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距离圆筒形本体的上端8-12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贝类沉积碳汇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挡板上的挡板孔直径为1.5-2.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贝类沉积碳汇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漏斗高8-12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贝类沉积碳汇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漏斗出口直径3.5-4.5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贝类沉积碳汇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漏斗塞和漏斗出口之间采用螺旋口方式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贝类沉积碳汇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为10-100目筛网。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贝类沉积碳汇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盖板上设有盖板孔,所述盖板孔直径为1.5-2.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