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汽水分离,具体是指一种汽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1、汽水分离器为压力容器结构碳钢或不锈钢设备,汽水分离器必须安装于水平管线上,排水口垂直向下,所有口径的汽水分离器均带安装支架,以减小管道承载,为确保被分离的液体迅速排放,应在汽水分离器底部的排水口连接合适的一套疏水阀组合,本类阀门在管道中一般应当水平安装。
2、大多数的汽水分离装置中因为的分离效果不够完善,导致蒸汽分离效果达不到高效率,还是会有一些冷凝水进入到道下一步的工艺流程中,影响正常的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汽水分离装置,解决了分离效果不够完善,蒸汽分离效果达不到高效率,影响后续工序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水分离装置,包括装置主体、第一分离仓和第二分离仓,所述第一分离仓和所述第二分离仓均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内,且第一分离仓和第二分离仓之间设有隔板,所述装置主体下端设有储水仓,所述储水仓的底端设有出水管。
3、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分离仓内设有冷却罐,所述冷却罐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贯穿所述第一分离仓的顶端,并延伸至所述装置主体外侧,所述冷却罐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贯穿储水仓,并延伸至储水仓内,所述冷却罐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贯穿隔板并延伸至第二分离仓内,冷却罐可以对水汽进行冷凝,达到初步分离。
4、作为改进,所述第二分离仓内设有转轴,所述装置主体的顶端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转轴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二分离仓的上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分离仓的下端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倾斜设置,所述转轴从上至下依次贯穿所述挡板和导流板并与所述第二分离仓底端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套设有搅拌叶片,所述装置主体一侧上端设有出气管,所述第二分离仓下端设有放置仓,所述导流板倾斜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贯穿第二分离仓、放置仓和储水仓,并延伸至储水仓内,通过转轴带动搅拌叶片对水汽进行搅拌,将水汽中的水分甩出,进行二次分离。
5、作为改进,所述放置仓内安装有制冷器,所述制冷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贯穿隔板,并延伸至第一分离仓内,可以对冷却罐进行制冷,分离效果好。
6、作为改进,所述装置主体底端表面设有支撑架,使装置更加稳定。
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第一分离仓、第二分离仓和制冷器,制冷器可以对第一分离仓进行制冷,当水汽进入冷却罐时,可以进行冷凝,达到初步分离,电机带动转轴转动,同时带动搅拌叶片转动,对水汽进行搅拌,将水汽中的水分甩出,进行二次分离,分离效率高。
1.一种汽水分离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第一分离仓(5)和第二分离仓(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仓(5)和所述第二分离仓(6)均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1)内,且第一分离仓(5)和第二分离仓(6)之间设有隔板(14),所述装置主体(1)下端设有储水仓(7),所述储水仓(7)的底端设有出水管(17),所述第二分离仓(6)内设有转轴(601),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端一侧设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输出端与所述转轴(601)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二分离仓(6)的上端设有挡板(15),所述挡板(15)上设有通孔(13),所述第二分离仓(6)的下端设有导流板(603),所述导流板(603)倾斜设置,所述转轴(601)从上至下依次贯穿所述挡板(15)和导流板(603)并与所述第二分离仓(6)底端转动连接,所述转轴(601)的表面固定套设有搅拌叶片(602),所述装置主体(1)一侧上端设有出气管(4),所述第二分离仓(6)下端设有放置仓(18),所述导流板(603)倾斜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604),所述第三连接管贯穿第二分离仓(6)、放置仓(18)和储水仓(7),并延伸至储水仓(7)内,所述放置仓(18)内安装有制冷器(9),所述制冷器(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管(10),所述第四连接管(10)贯穿隔板(14),并延伸至第一分离仓(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仓(5)内设有冷却罐(11),所述冷却罐(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3),所述进气管(3)贯穿所述第一分离仓(5)的顶端,并延伸至所述装置主体(1)外侧,所述冷却罐(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6),所述第一连接管(16)贯穿储水仓(7),并延伸至储水仓(7)内,所述冷却罐(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2),所述第二连接管(12)贯穿隔板(14)并延伸至第二分离仓(6)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底端表面设有支撑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