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压感应模组、耳机及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12-18  32


本申请涉及触控,尤其是涉及一种触压感应模组、耳机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触控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各种键盘、触摸屏或耳机等。为了提高触控结构的美观度,具备触控功能的电子产品广泛采用触摸感应技术。

2、目前,具备触摸方向判断功能的电子装置,一般采用软件算法确定触摸滑动重心并计算滑动距离及滑动方向,对检测芯片的信号采样精度与计算能力要求较高,导致产品结构复杂、成本高、占用信号通道多,不能应用于低成本的耳机、玩具等电子产品中。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成本低、结构简单且具备触滑方向判断功能的触压感应模组、耳机及电子装置。

2、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触压感应模组,包括固定于触压面下表面的下压柱,以及位于触压面正下方且沿垂直触压面的第一方向依次分布的至少两个滑动传感器、支撑板及柔性电极层;至少两个滑动传感器位于触压面、支撑板之间,且沿平行于触压面的第二方向间隔固定于支撑板的顶面;支撑板底面的覆盖柔性电极层的部分包括上电极层;柔性电极层的沿第二方向的相对两端均固定于支撑板的底面;下压柱沿第一方向依次贯穿一滑动传感器、支撑板的中部并延伸至柔性电极层的顶面,用于在跟随触压面下移的过程中下压柔性电极层的中部,增加柔性电极层的中部与上电极层的间距,使得上电极层与柔性电极层共同形成的压力传感器生成压力感应信号;其中,至少两个滑动传感器用于响应于施加在触压面上的触滑动作,生成用于指示在至少两个滑动传感器之间滑动的目标滑动感应信号。

3、上述实施例中的触压感应模组,通过在触压面正下方设置沿垂直触压面的第一方向依次层叠的至少两个滑动传感器、支撑板及柔性电极层;至少两个滑动传感器位于触压面、支撑板之间,且沿平行于触压面的第二方向间隔固定于支撑板的顶面;支撑板底面的覆盖柔性电极层的部分包括上电极层,上电极层与柔性电极层共同形成的压力传感器用于响应于施加在触压面上的触压动作,生成压力感应信号;其中,至少两个滑动传感器用于响应于施加在触压面上的触滑动作,生成用于指示在至少两个滑动传感器之间滑动的目标滑动感应信号。利用下压柱在施加于触压面上的触压动作的作用下将柔性电极层的中部下移,增大柔性电极层与上电极层之间的距离,减小柔性电极层与上电极层之间的电容;从而能够经由检测柔性电极层相对于上电极层下移过程中引起的电容减小量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来确定触压操作是否有效,以进一步触发预设的触压控制功能;当触压操作消失,柔性电极层因自身弹性形变恢复体积而复位,以等待下一次触压操作。通过设置至少两个滑动传感器位于触压面、支撑板之间,且沿平行于触压面的第二方向间隔分布,便于在预设时间内检测到两个滑动传感器的滑动感应信号的情况下,判定在该两个滑动传感器之间存在触滑动作,使得触压感应模组能够直接生成用于指示在该两个滑动传感器之间滑动的目标滑动感应信号,无需依赖检测芯片的计算能力。由于支撑板为至少两个滑动传感器提供了支撑基板的同时,还为柔性电极层的沿第二方向的相对两端提供了安装与固定的主体,并且其部分下表面充当压力传感器的上电极层,能够有效地减小触压感应模组的体积并提高其结构的稳定性,还能够保证压力传感器的触压感应的灵敏性。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柔性电极层包括柔性基材层及下电极层,柔性基材层的沿第二方向的相对两端均固定于支撑板的底面;下电极层位于柔性基材层的沿第二方向相对两端之间部分的顶面或底面。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下压柱包括基台及连接柱,基台固定于触压面的底面;连接柱固定于基台的底面,用于沿第一方向贯穿一滑动传感器的中部、支撑板的中部,并延伸至柔性电极层的顶面;其中,基台在上电极层顶面的正投影覆盖连接柱在上电极层顶面的正投影,基台用于在跟随触压面下移的过程中被限制停止在滑动传感器的顶面,连接柱用于在跟随触压面下移的过程中下压柔性电极层的中部下移。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柱为圆柱状;连接柱的顶面位于基台底面的中部。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触压感应模组还包括位于上电极层的沿第二方向相对两侧的第二固定柱及第三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及第三固定柱用于将支撑板的沿第二方向的相对两端均固定于触压面的底面。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滑动传感器包括沿背离支撑板的顶面的第一方向依次层叠的下电极板、弹性基材层及上电极板;上电极板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分布于弹性基材层顶面的第一上极板、第二上极板及第三上极板;下压柱被配置为:沿第一方向依次贯穿第二上极板的中部、弹性基材层、下电极板、支撑板的中部,并延伸至柔性电极层的顶面。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上极板与弹性基材层及下电极板用于共同形成第一滑动传感器;第二上极板与弹性基材层及下电极板用于共同形成第二滑动传感器;第三上极板与弹性基材层及下电极板用于共同形成第三滑动传感器;第一滑动传感器用于响应于施加在第一上极板上的触滑动作,生成第一滑动感应信号;第二滑动传感器用于响应于施加在第二上极板上的触滑动作,生成第二滑动感应信号;第三滑动传感器用于响应于施加在第三上极板上的触滑动作,生成第三滑动感应信号;触压感应模组还包括检测电路,检测电路与上电极层、第一滑动传感器、第二滑动传感器及第三滑动传感器均电连接,用于接收第一滑动感应信号、第二滑动感应信号及第三滑动感应信号中至少两个,及用于生成用于指示在第一滑动传感器、第二滑动传感器及第三滑动传感器中任意两个之间滑动的目标滑动感应信号。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触压感应模组还包括位于上电极层沿第二方向相对两侧的第一接地层、第二接地层;第一接地层、第二接地层均固定于支撑板的下表面,用于将支撑板接地;其中,柔性电极层的沿第二方向相对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接地层、第二接地层连接。

11、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耳机,包括内置空腔体的壳体,以及本申请任一实施例中的触压感应模组,触压感应模组至少部分位于空腔体内,触压感应模组的触压面为壳体的触压面的至少部分。

12、本申请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本申请任一实施例中的触压感应模组。



技术特征:

1.一种触压感应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触压面下表面的下压柱,以及位于所述触压面正下方且沿垂直所述触压面的第一方向依次分布的至少两个滑动传感器、支撑板及柔性电极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压感应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极层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压感应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柱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压感应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为圆柱状;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触压感应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上电极层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两侧的第二固定柱及第三固定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压感应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滑动传感器包括沿背离所述支撑板的顶面的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层叠的下电极板、弹性基材层及上电极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压感应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极板与所述弹性基材层及所述下电极板用于共同形成第一滑动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触压感应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上电极层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两侧的第一接地层、第二接地层;

9.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触压感应模组、耳机及电子装置,其中,第一上上电极层包括沿平行于触压面的第二方向间隔分布的至少两个上极板;下电极板、弹性基材层及至少两个上极板用于共同形成至少两个滑动传感器;上电极层、第二弹性基材层及上电极层用于共同响应于施加在触压面上的触压动作,生成压力感应信号;至少两个滑动传感器用于响应于施加在触压面上的触滑动作,生成用于指示在至少两个滑动传感器之间滑动的目标滑动感应信号。本实施例提供的触压感应模组成本低、结构简单且具备触滑方向判断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辉,黎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曦华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0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37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