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建筑的屋面节能防水溢流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12-22  32


本技术涉及钢结构屋面防水,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结构建筑的屋面节能防水溢流结构。


背景技术:

1、钢结构屋面是一种使用钢材作为主要结构材料的屋面系统,具备强度高、轻质化、施工速度快、耐久性强以及实际灵活性高的优点,而钢结构屋面的防水处理,一般通过铺设防水卷材。

2、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3、现有钢结构屋面的防水措施,直接通过防水卷材达到防水效果,但钢结构屋面的平整性,会促使积水现象的发生,积水的难以排出导流,长时间的处于钢结构屋面上,会降低防水卷材的使用寿命,增加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建筑的屋面节能防水溢流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钢结构屋面的防水措施,直接通过防水卷材达到防水效果,但钢结构屋面的平整性,会促使积水现象的发生,积水的难以排出导流,长时间的处于钢结构屋面上,会降低防水卷材的使用寿命,增加使用成本的问题。

3、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钢结构建筑的屋面节能防水溢流结构,包括:

6、钢结构屋面;

7、防水溢流部,包括设置于钢结构屋面上端一侧的防水板一、设置于钢结构屋面上端另一端的防水板二、多个等距开设于防水板一以及防水板二上端的导流槽和连接于防水板一以及防水板二下方内端部的支撑柱;

8、连接部,连接于防水板一、防水板二连接处的下方位置;

9、排水部,连接于钢结构屋面的两侧中部位置。

10、进一步地,所述防水板一、防水板二呈l状设置,且防水板一、防水板二上下端呈60°角设置;

11、具体的,防水板一、防水板二的l状设置,可利于其下端与钢结构屋面之间的接触放置,而60°角的设置,则利于所承接雨水的导流排出。

12、进一步地,所述防水板一、防水板二下方相对支撑柱位置处设有孔块,两者之间套接固定;

13、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的下端有等距布设的防滑纹;

14、具体的,孔块对支撑柱的上端进行套接固定,并通过支撑柱下端与钢结构屋面之间的接触,可对调节至合适角度后的防水板一、防水板二进行结构的固定,防滑纹的设置,则利于对支撑柱进行拆装所需力的施加。

1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包括设于防水板一、防水板二连接处下方位置的铰链和连接于铰链活动端的连接板;

16、所述连接板的外端部贯穿设有延伸至防水板一、防水板二内的螺孔;

17、具体的,铰链对一组连接板进行承接,并通过对螺孔内进行外部螺栓的置入拧紧,可通过连接板将防水板一、防水板二与铰链连接,螺纹的连接方式,则利于结构的一个拆装。

18、进一步地,所述排水部包括多个等距贯穿至钢结构屋面两侧中部的排水口、连接于钢结构屋面两侧中部排水口内的排水管和多个等距连接于钢结构屋面两侧侧边排水口内的引流管;

19、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由外之内深度逐步递增设置,且引流管、排水管之间通过连通管连接;

20、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的长度为引流管长度的五倍,且排水管、引流管均为l状;

21、具体的,排水口对引流管以及排水管进行结构的承接,在通过多个引流管对经由排水口排出的雨水进行承接导向后,导向后的水流经由连通管流向至排除出内,进而通过排出管将雨水进行导流排出,而排水管、引流管均为l状设置,可利于进行与排水口之间的连接。

22、有益效果

2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24、一、本实用新型,设有防水板一、防水板二,并呈斜向60°角设置,可对雨水进行承接并导流处理,以避免因钢结构屋面上端的平整性,致使雨水难以排出导流,而导致铺设防水卷材使用寿命降低现象的发生,节约成本。

25、二、基于有益效果一,设有支撑柱以及铰链,可通过对防水板一、防水板二施加活动的力,对两者之间进行角调节,并经由支撑柱对其进行调节后结构的固定,以作为临时棚子使用,可及时对堆放的物体进行避雨,提升自身适用性。

26、三、基于有益效果二,设有单一的排水管以及多个引流管,可通过引流管将雨水集中引流至排水管内排出,相比较原先多个排水口采用多个排水管结构,进一步的节约成本。

27、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结构建筑的屋面节能防水溢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的屋面节能防水溢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板一(21)、防水板二(22)呈l状设置,且防水板一(21)、防水板二(22)上下端呈60°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的屋面节能防水溢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板一(21)、防水板二(22)下方相对支撑柱(25)位置处设有孔块(24),两者之间套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的屋面节能防水溢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5)的下端有等距布设的防滑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的屋面节能防水溢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设于防水板一(21)、防水板二(22)连接处下方位置的铰链(31)和连接于铰链(31)活动端的连接板(3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的屋面节能防水溢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部包括多个等距贯穿至钢结构屋面(1)两侧中部的排水口(41)、连接于钢结构屋面(1)两侧中部排水口(41)内的排水管(42)和多个等距连接于钢结构屋面(1)两侧侧边排水口(41)内的引流管(4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的屋面节能防水溢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43)由外之内深度逐步递增设置,且引流管(43)、排水管(42)之间通过连通管(4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的屋面节能防水溢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42)的长度为引流管(43)长度的五倍,且排水管(42)、引流管(43)均为l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建筑的屋面节能防水溢流结构,包括:钢结构屋面;防水溢流部,包括设置于钢结构屋面上端一侧的防水板一、设置于钢结构屋面上端另一端的防水板二、多个等距开设于防水板一以及防水板二上端的导流槽和连接于防水板一以及防水板二下方内端部的支撑柱;连接部,连接于防水板一、防水板二连接处的下方位置;排水部,连接于钢结构屋面的两侧中部位置。以解决现有钢结构屋面的防水措施,直接通过防水卷材达到防水效果,但钢结构屋面的平整性,会促使积水现象的发生,积水的难以排出导流,长时间的处于钢结构屋面上,会降低防水卷材的使用寿命,增加使用成本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盛雷,倪峰,曹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市吴江新天地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13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396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