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基础分层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12-23  33


本技术属于道路施工,具体涉及一种道路基础分层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道路基础施工中回填的砂质土层与碎石土层易产生因局部受力不均匀导致上下土层产生衔接不良或错位,为了解决衔接处问题,特在砂质土层与碎石土层中设置衔接层。

2、现有技术cn112227135a公开了一种高性能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园林景观建造的技术领域,包括检修井、路面本体、井盖和井体、环形预制板,井体上连接有与地下管道连通的检修管路,路面本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沥青层、混凝土层、碎石层、钢丝网层和回填土层,碎石层的空隙内填充有砂砾,钢丝网层由多根纵横交错且整体上呈网格状结构的钢丝构成,这样,该现有技术的结构强度会更高;碎石层和钢丝网层之间铺设有土工布层,土工布层具有渗水功能和隔离作用,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土工布层上安装有多个将钢丝网层固定在回填土层上的紧固钉,紧固钉能够将钢丝网层、土工布层和回填土层连成一个整体,从而提高该现有技术的结构强度。然而该现有技术仍存在碎石层的内部中有空隙,致使存在着砂层、碎石层受力不均匀,产生衔接不良或错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保证砂层、碎石层受力均匀,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2、一种道路基础分层结构,包括底层的砂层、上层的碎石层、中间的衔接层,所述衔接层包括砂层顶部的纵横向缝、土工格栅、砂碎石搅拌层,所述土工格栅嵌入所述纵横向缝中铺设,所述砂碎石搅拌层铺设于所述土工格栅上。

3、进一步地,所述纵横向缝由钢筋网碾压而成。

4、进一步地,所述纵横向缝为弧形凹槽。

5、进一步地,所述纵横向缝为深度为钢筋网直径的一半。

6、进一步地,所述衔接层还包括中砂层,所述中砂层由回填于纵横向缝中的中砂构成。

7、进一步地,所述砂碎石搅拌层由砂碎石搅拌混合料制成。

8、进一步地,所述砂碎石搅拌混合料包括中细砂和碎石。

9、进一步地,所述中细砂的尺寸范围为6mm-25mm。

10、进一步地,所述碎石的尺寸范围为32.5mm-100mm。

11、进一步地,所述土工格栅为纤维土工格栅。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本技术方案方通过在底层的砂层顶面的纵横向缝中嵌入铺设土工格栅,所述砂碎石搅拌层铺设于所述土工格栅上,包括纵横向缝、土工格栅、砂碎石搅拌层组成的衔接层,土工格栅构造均一、砂碎石搅拌层中无空隙,因此衔接层保证砂层、碎石层受力均匀,同时保证砂层不会在力作用下进入碎石层的空隙中。



技术特征:

1.一种道路基础分层结构,包括底层的砂层、上层的碎石层、中间的衔接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层包括砂层顶部的纵横向缝、土工格栅、砂碎石搅拌层,所述土工格栅嵌入所述纵横向缝中铺设,所述砂碎石搅拌层铺设于所述土工格栅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基础分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横向缝由钢筋网碾压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基础分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横向缝为弧形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路基础分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横向缝为深度为钢筋网直径的一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基础分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层还包括中砂层,所述中砂层由回填于纵横向缝中的中砂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基础分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格栅为纤维土工格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道路基础分层结构,为了保证砂层、碎石层受力均匀,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底层的砂层、上层的碎石层、中间的衔接层,所述衔接层包括砂层顶部的纵横向缝、土工格栅、砂碎石搅拌层,所述土工格栅嵌入所述纵横向缝中铺设,所述砂碎石搅拌层铺设于所述土工格栅上。

技术研发人员:邓年生,林东伟,王伟年,陈家立,季骅,刘利涛,王韶,蔡升辉,邓远新,张晓明,罗响宽,张剑峰,李饶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09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399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