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化电池箱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12-23  49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量化电池箱体。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对提升汽车的里程,提高汽车性能以及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电池包的质量占整车系统质量的18%-30%,而箱体质量约占电池包总质量的20%。电池箱体的轻量化,对整车的轻量化有明显的贡献。同时,通过采用高比强度,高比刚度的材料以及与车身结构协同的设计方案,能有效提高整车的扭转刚度和碰撞安全特性,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电池轻量化且同时在应对不同的电池尺寸和电池体积,不更换电池箱体的情况下可以放置电池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轻量化电池箱体,具有电池轻量化且同时在应对不同的电池尺寸和电池体积,不更换电池箱体的情况下可以放置电池包的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轻量化电池箱体,包括箱体、保护电池底部的下箱板、防止所述箱体形变的第一加强筋、防止所述箱体形变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箱体上下开口;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支撑板;电池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一加强筋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所述第一加强筋沿着所述箱体阵列设置若干;所述第二加强筋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下箱板设置在所述箱体底部。

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每两组所述第一加强筋之间均放置有电池。

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加强筋上开设有放置槽;电池设置在所述放置槽内。

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分隔块、推动所述分隔块的推动块、连接所述推动块的连接件和固定所述连接件的固定件;所述放置槽内开设有滑动槽;所述分隔块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所述推动块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所述连接件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槽内;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强筋上;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固定件穿设于所述限位槽。

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分隔块朝向所述推动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倒角;所述推动块朝向所述分隔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倒角;所述第一倒角与所述第二倒角贴合。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分隔块朝向电池的一侧开设有第三倒角。

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限位槽包括第一通槽与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与所述固定件形状一致;所述第一通槽与所述第二通槽相通;所述固定件滑动在所述第二通槽内。

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下箱板高度小于所述支撑板高度。

11、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2、1、由于采用了箱体上下开口,箱体的下方设置有下箱板,第一加强筋设置在箱体内部,第一加强筋阵列设置若干,每两组第一加强筋之间均放置有电池,第一加强筋在防止箱体形变的同时对电池包进行限位,第二加强筋设置在箱体内,第二加强筋防止箱体形变,下箱板的高度小于支撑板的高度,进而实现了箱体的整体轻量化,同时下箱板可更换且下箱板的质量小于箱体的质量。

13、2、由于采用了第二加强筋上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设置有调节装置,放置槽内开设有滑动槽,分隔块上下滑动在滑动槽内,推动块左右滑动在滑动槽内,分隔块朝向推动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倒角,推动块朝向分隔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倒角,第一倒角与第二倒角贴合,推动块远离第二倒角的旋转连接有连接件,固定件设置在第二加强筋上,固定件穿设于限位槽时,分隔块突出放置槽,分隔块朝向电池的一侧开设有第三倒角,推动连接件时推动块向分隔块的一端移动直至将分隔块突出放置槽,随后将固定件穿设于限位槽,将分隔块的位置固定,进而实现了当不同尺寸电池放置在箱体内时,可将其电池限制位置。

14、3、由于采用了第一通槽与第二通槽相通,第一通槽形状与固定件形状一致,第二通槽小于第一通槽,进而实现了通过固定件将连接件固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轻量化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保护电池底部的下箱板(2)、防止所述箱体(1)形变的第一加强筋(3)、防止所述箱体(1)形变的第二加强筋(4);所述箱体(1)上下开口;所述箱体(1)底部设置有支撑板(5);电池设置在所述支撑板(5)上;所述第一加强筋(3)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部;所述第一加强筋(3)沿着所述箱体(1)阵列设置若干;所述第二加强筋(4)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所述下箱板(2)设置在所述箱体(1)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每两组所述第一加强筋(3)之间均放置有电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量化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筋(4)上开设有放置槽(6);电池设置在所述放置槽(6)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量化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6)内设置有调节装置(7);所述调节装置(7)包括分隔块(71)、推动所述分隔块(71)的推动块(72)、连接所述推动块(72)的连接件(73)和固定所述连接件(73)的固定件(74);所述放置槽(6)内开设有滑动槽(61);所述分隔块(71)设置在所述滑动槽(61)内;所述推动块(72)设置在所述滑动槽(61)内;所述连接件(73)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槽(61)内;所述固定件(74)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强筋(4)上;所述连接件(73)上开设有限位槽(731);所述固定件(74)穿设于所述限位槽(73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量化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块(71)朝向所述推动块(7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倒角(711);所述推动块(72)朝向所述分隔块(7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倒角(721);所述第一倒角(711)与所述第二倒角(721)贴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轻量化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块(71)朝向电池的一侧开设有第三倒角(71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轻量化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731)包括第一通槽(732)与第二通槽(733);所述第一通槽(732)与所述固定件(74)形状一致;所述第一通槽(732)与所述第二通槽(733)相通;所述固定件(74)滑动在所述第二通槽(733)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板(2)高度小于所述支撑板(5)高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轻量化电池箱体,包括箱体、保护电池底部的下箱板、防止所述箱体形变的第一加强筋、防止所述箱体形变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箱体上下开口;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支撑板;电池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一加强筋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所述第一加强筋沿着所述箱体阵列设置若干;所述第二加强筋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下箱板设置在所述箱体底部。本技术具有电池轻量化且同时在应对不同的电池尺寸和电池体积,不更换电池箱体的情况下可以放置电池包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书坤,杨永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宏盛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09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40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