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防护服,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报警防护服。
背景技术:
1、防护服种类包括消防防护服、工业用防护服、医疗款防护服、军用防护服和特殊人群使用防护服等,防护服主要应用于消防、军工、船舶、石油、化工、喷漆、清洗消毒、实验室等行业与部门。
2、一些出差商务人群、保镖、基层执勤执法人员在执行工作过程中,往往都需要穿戴统一定制的防护服。为起到保护执勤人员人生安全的目的,现有通用技术中的相关执勤人员通常在自身穿着的里层与外层衣服之间穿戴防弹衣之类的防护层,虽然能起到一定的防护效果,但防护层厚度较大,增大了执勤人员的衣着负担,且穿戴较为繁琐,因此,需要对相关技术进行相应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报警防护服。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智能报警防护服,包括里层、外层以及设置于外层与里层之间的金属防护层,所述金属防护层与里层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防护层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护效果,增强了对穿着者的保护作用,连接组件将金属防护层与里层和外层连接成一个整体,改变了传统技术中使用防弹衣等外加型防护层的方式,起到了降低执勤人员衣着负担的作用,穿戴较为方便。
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设有多组,每组所述连接组件均包括固定于里层外表面的扣子以及与金属防护层边缘固定并与扣子挂接的连接环。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层上的扣子与金属防护层边缘的连接环挂接,以便穿着者对金属防护层进行安装及拆卸,有利于穿着者对损坏的金属防护层进行更换。
6、进一步的,所述金属防护层为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网。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网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对穿着者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
8、进一步的,所述金属防护层上设置有微型蓄电池以及与微型蓄电池电连接的微电压传感器,所述微电压传感器与电子设备终端通信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碰撞金属网时,会产生微电压差,微电压传感器监测到此部分压差变化后,将压差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给控制中心的电子设备终端,以便值班人员及时发现异常信息,并联络该防护服穿戴人员,从而便于在危机情况时,及时救助遇险人员,提高了安全性。
10、进一步的,所述外层两侧均设置有开口,所述外层的开口通过隐藏式拉链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拉开隐藏式拉链后,即可对金属防护层进行安装、拆卸及更换。
12、进一步的,所述金属防护层上还设置有gps定位器。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gps定位器具有定位功能,当控制中心收到报警信息后,通过gps定位器即可判断遇险人员的位置信息,以便及时施救。
14、进一步的,所述外层上设置有纽扣摄像头。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纽扣摄像头能够实时拍摄画面,以便控制中心人员通过纽扣摄像头查找真凶。
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申请中,金属防护层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护效果,增强了对穿着者的保护作用,连接组件将金属防护层与里层和外层连接成一个整体,改变了传统技术中使用防弹衣等外加型防护层的方式,起到了降低执勤人员衣着负担的作用,穿戴较为方便;
18、2、本申请中,金属碰撞金属网时,会产生微电压差,微电压传感器监测到此部分压差变化后,将压差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给控制中心的电子设备终端,以便值班人员及时发现异常信息,并联络该防护服穿戴人员,从而便于在危机情况时,及时救助遇险人员,提高了安全性。
1.一种智能报警防护服,其特征是:包括里层(1)、外层(2)以及设置于外层(2)与里层(1)之间的金属防护层(3),所述金属防护层(3)与里层(1)之间通过连接组件(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报警防护服,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组件(4)设有多组,每组所述连接组件(4)均包括固定于里层(1)外表面的扣子(41)以及与金属防护层(3)边缘固定并与扣子(41)挂接的连接环(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报警防护服,其特征是:所述金属防护层(3)为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报警防护服,其特征是:所述金属防护层(3)上设置有微型蓄电池(5)以及与微型蓄电池(5)电连接的微电压传感器(6),所述微电压传感器(6)与电子设备终端通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报警防护服,其特征是:所述外层(2)两侧均设置有开口,所述外层(2)的开口通过隐藏式拉链(8)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报警防护服,其特征是:所述金属防护层(3)上还设置有gps定位器(7)。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报警防护服,其特征是:所述外层(2)上设置有纽扣摄像头(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