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锚式悬索桥

专利2024-12-24  40


本技术涉及桥梁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自锚式悬索桥。


背景技术:

1、悬索桥是一种传统的桥梁结构体系,由于它的跨越能力在各种桥梁结构形式中最大,所以一直是大跨和特大跨桥梁的主要形式。按主缆的锚固方式分,悬索桥包括地锚式悬索桥和自锚式悬索桥。自锚式悬索桥无需修建锚碇,在中小跨度范围内也可展现出主缆的曲线美特征。一般情况下,自锚式悬索桥主梁采用支架施工,之后悬挂主缆,再张拉吊杆后成桥。但是,由于条件限制,特别是跨越公路线、铁路线和航道的情况,主梁无法采用支架施工,必须采用其他方式施工。

2、现有专利对自锚式悬索桥及其施工方法研究较为充分,中国专利cn101418543b公开了一种斜拉施工法:利用自锚式悬索桥的永久桥塔,张拉临时斜拉索,悬臂拼装主梁节段,合拢形成斜拉桥后,再安装主缆和吊索,经过体系转换形成自锚式悬索桥。但是,如果桥梁跨越既有公路线、铁路线和航道,则不能在其上方施工,因此采用斜拉施工法得到自锚式悬索桥,适应性和灵活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自锚式悬索桥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锚式悬索桥,能适用于不同的地理和环境条件,特别是跨越既有公路线、铁路线和航道的情况。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锚式悬索桥,包括焊接相连的第一桥体和第二桥体,所述第一桥体和第二桥体结构相同均包括桥塔基础、球铰、边墩、上塔柱、钢主梁、主缆和吊杆,桥塔基础的承台上设有球铰,在该球铰上面修建有上塔柱,所述上塔柱与主缆一端相连,主缆另一端固定在钢主梁上,多根吊杆张拉在钢主梁与主缆之间,所述钢主梁的非焊接端下面连接有边墩,所述桥塔基础位于钢主梁重心位置或非重心位置。

3、进一步地,装配时,所述钢主梁置于支架上,该支架位于非限制场地。

4、进一步地,当桥塔基础位于钢主梁非重心位置时,在钢主梁轻端设有临时配重。

5、进一步地,装配完成后,在钢主梁的非焊接端内部设有永久配重。

6、进一步地,所述球铰的上接触面、下接触面设有耐磨板,该耐磨板材料为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7、更进一步地,每根主缆由多股索组成,每股索通过多根镀锌钢丝组成。

8、更进一步地,每根吊杆外设有双层高密度聚乙烯护套。

9、更进一步地,所述临时配重的重量为桥塔基础两侧的桥体重量差。

10、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能够取得如下的技术效果:本申请克服了自锚式悬索桥跨越公路线、铁路线和航道时,施工中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支架施工所带来的限制。提高了施工效率,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更快速度的自锚式悬索桥建造。可以提高自锚式悬索桥的适应性和可行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自锚式悬索桥,包括焊接相连的第一桥体和第二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桥体和第二桥体结构相同均包括桥塔基础、球铰、边墩、上塔柱、钢主梁、主缆和吊杆,桥塔基础的承台上设有球铰,在该球铰上面修建有上塔柱,所述上塔柱与主缆一端相连,主缆另一端固定在钢主梁上,多根吊杆张拉在钢主梁与主缆之间,所述钢主梁的非焊接端下面连接有边墩,所述桥塔基础位于钢主梁重心位置或非重心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锚式悬索桥,其特征在于,装配时,所述钢主梁置于支架上,该支架位于非限制场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自锚式悬索桥,其特征在于,当桥塔基础位于钢主梁非重心位置时,在钢主梁轻端设有临时配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锚式悬索桥,其特征在于,装配完成后,在钢主梁的非焊接端内部设有永久配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锚式悬索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铰的上接触面、下接触面设有耐磨板,该耐磨板材料为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锚式悬索桥,其特征在于,每根主缆由多股索组成,每股索通过多根镀锌钢丝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锚式悬索桥,其特征在于,每根吊杆外设有双层高密度聚乙烯护套。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锚式悬索桥,涉及桥梁结构技术领域;其包括焊接相连的第一桥体和第二桥体,所述第一桥体和第二桥体结构相同均包括桥塔基础、球铰、边墩、上塔柱、钢主梁、主缆和吊杆,桥塔基础的承台上设有球铰,在该球铰上面修建有上塔柱,所述上塔柱与主缆一端相连,主缆另一端固定在钢主梁上,多根吊杆张拉在钢主梁与主缆之间,所述钢主梁的非焊接端下面连接有边墩,所述桥塔基础位于钢主梁重心位置或非重心位置。本申请克服了自锚式悬索桥跨越公路线、铁路线和航道时,施工中的一系列问题。提高了施工效率,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更快速度的自锚式悬索桥建造。可以提高自锚式悬索桥的适应性和可行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哲,石磊,檀永刚,朱巍志,郭子华,王吉翀,郑力,姜涛,王会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03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407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