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室内防虫植物培养架

专利2024-12-25  39


本技术属于植物培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室内防虫植物培养架。


背景技术:

1、实验室植物培养是将植物在室内控制光照、温度和湿度等条件下对植物生长进行调控的技术,该过程植物会受到相应害虫的危害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喷施药剂有时会影响实验结果,人工处理效果不显著而且需要不断的时间投入。

2、现有的室内培养架普遍没有防虫措施,而且室内防虫普遍都是简单地支架搭配塑料薄膜或纱网,其结合不是很紧密,很容易脱落,造成危害。该缺点主要是室内培养植物,特别是小麦、玉米一些科研材料,本身市场较小。

3、本产品主要是在结构方面做了以下改进:

4、1、培养架设计成可以上下移动的,可根据植物生长周期的高度不同进行调整;

5、2、外围增加防虫网,防治培养过程中害虫的危害;

6、3、通过加水管及其水位线,实现定量浇水,且不用频繁打开防虫网。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室内防虫植物培养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2、一种新型室内防虫植物培养架,包括纱网、顶板和底座;

3、所述底座上设置培养盘,所述顶板底部安装灯源,所述灯源位于所述培养盘的正上方,所述顶板可调节高度地连接所述底座;

4、所述顶板四周均设置有所述纱网,以遮蔽所述顶板与所述底座之间的空间。

5、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多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顶板。

6、进一步的,多个所述伸缩杆分布在所述培养盘的两侧。

7、进一步的,所述纱网顶部固定连接磁铁,所述磁铁磁吸在所述顶板的侧面。

8、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储水槽,所述培养盘设置在所述储水槽内,所述培养盘底部设置连通所述储水槽的排水孔,所述培养盘底部与所述储水槽底部之间形成储水腔。

9、进一步的,还包括溢流管,所述底座上设置有l形排水孔,所述溢流管底部穿过所述培养盘和储水槽并插接在所述l形排水孔的竖直部分内。

10、进一步的,所述溢流管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储水槽。

11、进一步的,还包括加水管,所述加水管为l形结构,其一端穿过所述储水槽的侧面并连通所述储水腔,另外一端竖直朝上设置,所述加水管的竖直部分上设置有水位线。

12、进一步的,所述顶板顶部固定设置定位凸起,所述底座底部设置与所述定位凸起适配的凹槽,培养架可上下堆叠地设置多个,下方的培养架上的定位凸起插接在上方的培养架上的凹槽内。

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环绕布置的纱网,能够将植物包裹其中,从而起到防虫的作用,同时灯源可调节高度,能够适配不同植物所需的光线条件。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室内防虫植物培养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纱网(1)、顶板(2)和底座(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室内防虫植物培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上固定连接多个伸缩杆(4),所述伸缩杆(4)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顶板(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室内防虫植物培养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伸缩杆(4)分布在所述培养盘(5)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室内防虫植物培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网(1)顶部固定连接磁铁(10),所述磁铁(10)磁吸在所述顶板(2)的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室内防虫植物培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上设置有储水槽(6),所述培养盘(5)设置在所述储水槽(6)内,所述培养盘(5)底部设置连通所述储水槽(6)的排水孔,所述培养盘(5)底部与所述储水槽(6)底部之间形成储水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室内防虫植物培养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溢流管(7),所述底座(3)上设置有l形排水孔(8),所述溢流管(7)底部穿过所述培养盘(5)和储水槽(6)并插接在所述l形排水孔(8)的竖直部分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室内防虫植物培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7)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储水槽(6)。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室内防虫植物培养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水管(12),所述加水管(12)为l形结构,其一端穿过所述储水槽(6)的侧面并连通所述储水腔,另外一端竖直朝上设置,所述加水管(12)的竖直部分上设置有水位线。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室内防虫植物培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顶部固定设置定位凸起(9),所述底座(3)底部设置与所述定位凸起(9)适配的凹槽,培养架可上下堆叠地设置多个,下方的培养架上的定位凸起(9)插接在上方的培养架上的凹槽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植物培养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室内防虫植物培养架,包括纱网、顶板和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培养盘,所述顶板底部安装灯源,所述灯源位于所述培养盘的正上方,所述顶板可调节高度地连接所述底座;所述顶板四周均设置有所述纱网,以遮蔽所述顶板与所述底座之间的空间;本技术通过环绕布置的纱网,能够将植物包裹其中,从而起到防虫的作用,同时灯源可调节高度,能够适配不同植物所需的光线条件。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民,李永辉,赵晨晨,李海洋,陈琳琳,丁胜利,李洪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1103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41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