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烟气处理,特别涉及一种双层碳罐及烟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因自身优良的吸附性能,活性炭罐被广泛地应用在烟气处理系统中,烟气经过静电场和活性炭的双重吸附之后,通常就能达到排放标准进行排放。
2、但是在一些烟气流量较大的吸附场景中,活性炭的需求量较大,若是在按照常规的活性炭层的高度设置在活性炭罐中,需要的活性炭罐的数量较多,活性炭罐整体的占地面积较大。若是两个碳罐中的活性炭叠加在一个活性炭罐中,活性炭层过厚,烟气穿过叠加厚度之后的活性炭较为困难。
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碳罐及烟气处理系统,用以改善烟气处理量大时活性炭罐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3、双层碳罐,包括:
4、壳体;
5、安装在壳体内的两层活性炭,两层所述活性炭之间隔地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活性炭与所述壳体的顶壁之间间隔有第二空腔,所述活性炭与所述壳体的底壁之间间隔有第三空腔;
6、第一管道,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
7、第一阀门,安装在第一管道上,所述第一阀门用于通入烟气;
8、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安装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第三管道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三空腔连通;
9、第二阀门与第三阀门,所述第二阀门安装在所述第二管道上,所述第三阀门安装在所述第三管道上,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第三阀门用于排出烟气;以及
10、第四阀门、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所述第四阀门安装在第一管道上,所述第五阀门安装在所述壳体的顶部并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所述第六阀门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底部并与所述第三空腔连通。
11、优选地,所述第一阀门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阀门间隔地安装在所述第一管道上。
12、优选地,所述第四阀门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四阀门间隔地安装在所述第一管道上。
13、优选地,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的结构相同;
14、所述第一阀门包括阀体、直线驱动器和盖板,所述阀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管道连通的开口,所述盖板的一侧转动连接在所述阀体的内壁上,所述盖板用于封闭所述开口,所述直线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盖板转动。
15、优选地,所述阀体上安装有密封圈。
16、优选地,所述阀体的开口一侧设置有法兰。
17、优选地,所述直线驱动器和气缸或电缸。
18、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烟气处理系统,包括如上述的双层碳罐。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层碳罐,碳罐包括壳体,壳体内间隔地安装有两层活性炭,并且两层活性炭之间间隔有第一空腔。上方的活性炭和壳体的顶壁之间间隔有第二空腔,下方的活性炭和壳体的底壁之间间隔有第三空腔。第一管道安装在壳体上并且和第一空腔连通,第一管道上安装有第一阀门,第一阀门用于通入烟气。壳体的顶部安装有与第二空腔连通的第二管道,壳体的底部安装有与第三空腔连通的第三管道,第二管道上安装有第二阀门,第三管道上安装有第三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均用于排出烟气。通过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配合,进而使得烟气从两个活性炭的中间的第二空腔内进入,在保证烟气能够正常穿过活性炭的同时,使得碳罐需要的占地面积更小。并且在第一管道上还安装有第四阀门,在壳体的顶部安装有与第二空腔连通的第五阀门,在壳体的底部安装有与第三空腔连通的第六阀门。通过第四阀门、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的设置,使得活性炭在吸附完含有voc烟气中的有机气体后,能够通过第四阀门通入热氮气来对活性炭进行脱附,脱附后的携带有机物的热氮气从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处排出。脱附完成后可以从第四阀门处通入冷氮气对活性炭进行降温,使得活性炭能够更快地恢复吸附性能。
21、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烟气处理系统,该烟气处理系统包括上述的双层碳罐并且包括双层碳罐的所有优点。
1.双层碳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碳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阀门间隔地安装在所述第一管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碳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阀门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四阀门间隔地安装在所述第一管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碳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的结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碳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安装有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碳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开口一侧设置有法兰。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碳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器和气缸或电缸。
8.一种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双层碳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