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污染土壤的微生物降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12-25  36


本技术涉及微生物降解,具体是一种有机污染土壤的微生物降解装置。


背景技术:

1、由土壤中有机物含量过高而引起的土壤污染被称为土壤有机污染,这些有机物中有不少是致癌、致畸或突变物质,存留在土壤中不仅可以使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还可以通过动植物进入食物链给人类健康带来影响,可通过微生物修复技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土壤中的有害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的无机物或其他无害物质,使土壤中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2、目前土壤内部的微生物进行降解时,需要将土壤内部注入水流,使得土壤变成淤泥状,从而便于微生物繁殖对其内部的营养物质进行分解,但是由于土壤内部会掺杂其他无法降解的物质,当物质在降解池内部堆积时会影响淤泥状土壤的流动。

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机污染土壤的微生物降解装置。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3、一种有机污染土壤的微生物降解装置,包括降解池,所述降解池的内壁之间靠近顶部边缘处设置有筛斗,所述筛斗的顶部与降解池的顶部相互贴合,所述筛斗的内部底面等距开设有多个滤孔;

4、所述降解池的内壁之间靠近底部边缘处固定有滤板,所述降解池的一侧设置有侧盖板,所述降解池的底部位于中间部位连通有对接管。

5、可选的,所述对接管的内部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对接管的底部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底部呈封闭状,所述排水管的内部底面沿圆周方向等距开设有多个贯穿至底部的侧口,所述排水管的内部底面位于中间部位固定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外表面固定有支撑内环。

6、可选的,所述排水管的内壁固定有支撑外环,所述固定柱的外表面等距滑动连接有多个锥形滤片,多个所述锥形滤片相互叠压,位于最底部的所述锥形滤片内侧与支撑内环的顶部相互贴合,位于最底部的所述锥形滤片外侧与支撑外环的顶部相互贴合,多个所述锥形滤片的顶部靠近外表面边缘处均开设有多个开口。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下所述的所有优点:

8、1、本实用新型中,在降解池的内部设置筛斗,使得将干燥的泥土置于筛斗的内部,然后从外部加入水流将干燥的泥土稀释,使得泥土变成淤泥状与水流一同流入降解池的内部,这时泥土中的一些块状物体或者不溶于水的杂质即可被过滤在筛斗的内部便于人们清理,然后在降解池的内部设置滤板,使得可以对淤泥进行二次过滤。

9、2、本实用新型中,当淤泥在降解池的内部被微生物分解后,产生的杂质需要通过对接管向外部排放,在排放时,由于降解池内部的下方为淤泥沉积,上方为水流沉积,水流沉积中会伴随很多微生物虫卵,和细小生物,不能直接排放至外部需要在排放时需要将底部淤泥排放干净后将排水管与对接管对接,通过排水管内部的多个锥形滤片对水流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流即可直接排放。

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技术特征:

1.一种有机污染土壤的微生物降解装置,包括降解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解池(1)的内壁之间靠近顶部边缘处设置有筛斗(3),所述筛斗(3)的顶部与降解池(1)的顶部相互贴合,所述筛斗(3)的内部底面等距开设有多个滤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污染土壤的微生物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管(6)的内部设置有单向阀(8),所述对接管(6)的底部连接有排水管(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机污染土壤的微生物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7)的底部呈封闭状,所述排水管(7)的内部底面沿圆周方向等距开设有多个贯穿至底部的侧口(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机污染土壤的微生物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7)的内部底面位于中间部位固定有固定柱(10),所述固定柱(10)的外表面固定有支撑内环(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有机污染土壤的微生物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7)的内壁固定有支撑外环(12),所述固定柱(10)的外表面等距滑动连接有多个锥形滤片(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有机污染土壤的微生物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锥形滤片(13)相互叠压,位于最底部的所述锥形滤片(13)内侧与支撑内环(11)的顶部相互贴合,位于最底部的所述锥形滤片(13)外侧与支撑外环(12)的顶部相互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有机污染土壤的微生物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锥形滤片(13)的顶部靠近外表面边缘处均开设有多个开口(14)。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有机污染土壤的微生物降解装置,涉及微生物降解技术领域,包括降解池,所述降解池的内壁之间靠近顶部边缘处设置有筛斗,所述筛斗的顶部与降解池的顶部相互贴合,所述筛斗的内部底面等距开设有多个滤孔,所述降解池的内壁之间靠近底部边缘处固定有滤板,所述降解池的一侧设置有侧盖板,本技术,在降解池的内部设置筛斗,使得将干燥的泥土置于筛斗的内部,然后从外部加入水流将干燥的泥土稀释,使得泥土变成淤泥状与水流一同流入降解池的内部,这时泥土中的一些块状物体或者不溶于水的杂质即可被过滤在筛斗的内部便于人们清理,然后在降解池的内部设置滤板,使得可以对淤泥进行二次过滤。

技术研发人员:丁丰,朱安,周秋红,杨畅,黄建梅,张璐,李环环,周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雅信昆成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03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412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