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抗冲击性能的发动机曲轴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12-26  32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曲轴,具体为一种具有高抗冲击性能的发动机曲轴。


背景技术:

1、曲轴是发动机中最重要的部件。它承受连杆传来的力,并将其转变为转矩通过曲轴输出并驱动发动机上其他附件工作。曲轴受到旋转质量的离心力、周期变化的气体惯性力和往复惯性力的共同作用,使曲轴承受弯曲扭转载荷的作用,在实际使用中,曲轴在持续的转动下,受扭矩和活塞连杆冲击的作用,会导致曲轴轴劲表面磨损、形变,使活塞连杆发生晃动,影响发动机的正常使用,因此,现提供一种具有高抗冲击性能的发动机曲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抗冲击性能的发动机曲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高抗冲击性能的发动机曲轴,包括主轴颈、曲柄臂、法兰盘和前端轴,所述主轴颈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法兰盘、前端轴,所述主轴颈上设置有连杆轴颈,且连杆轴颈的两侧均安装有曲柄臂,且曲柄臂的底端安装有平衡块,所述连杆轴颈的外侧壁上安装有耐冲击钢套,且耐冲击钢套的外侧安装有耐磨陶瓷环。

3、优选的,所述耐冲击钢套外壁的边缘处设置有限位凸环,所述限位凸环之间形成凹槽,且凹槽的高度大于耐磨陶瓷环的厚度。

4、优选的,所述连杆轴颈的内部设置有储油槽,所述曲柄臂的外侧设置有注油孔,且注油孔与储油槽之间设置有油道,所述连杆轴颈的外侧设置有润滑油孔,且润滑油孔与储油槽相连通。

5、优选的,所述注油孔的内部安装有橡胶堵块,所述储油槽的内部设置有吸油海绵。

6、优选的,所述主轴颈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加强筋,且加强筋在主轴颈上呈等间距分布。

7、优选的,所述曲柄臂、平衡块的外侧壁上安装有加强板,且加强板与曲柄臂、平衡块之间呈一体化结构。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通过设置有连杆轴颈、耐冲击钢套、耐磨陶瓷环以及限位凸环,实现了对发动机曲轴的加强,耐冲击钢套套设在连杆轴颈的外侧,避免了作用力对连杆轴颈的直接冲击,且限位凸环的分布,对活塞连杆具有限位的作用,预防了活塞连杆的偏移,套设耐磨陶瓷环套设在耐冲击钢套的外侧,利用自身的耐磨性能,对连杆轴颈进行防护,阻挡对连杆轴颈的直接冲击,大大的提高了发动机曲轴的抗冲击性能;

10、(2)通过设置有润滑油孔、注油孔、储油槽、吸油海绵、油道以及橡胶堵块,实现了对活塞连杆的持续润滑,注油孔便于将润滑油注入到储油槽的内部,配合橡胶堵块的密封,预防油液外漏,且吸油海绵能够吸收润滑油,配合曲轴的转动产生的扭矩,将润滑油从润滑油孔向外缓慢排出,从而实现持续性润滑;

11、(3)通过设置有加强筋和加强板,实现了对发动机曲轴强度加强,加强筋均匀的分布在主轴颈的外侧,提高了主轴颈的强度,预防了主轴颈的弯曲、变形,且加强板的分布,对曲柄臂和平衡块进行加强,预防了曲柄臂、平衡块的弯曲、变形,从而提高了发动机曲轴的耐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高抗冲击性能的发动机曲轴,包括主轴颈(1)、曲柄臂(3)、法兰盘(4)和前端轴(9),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颈(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法兰盘(4)、前端轴(9),所述主轴颈(1)上设置有连杆轴颈(6),且连杆轴颈(6)的两侧均安装有曲柄臂(3),且曲柄臂(3)的底端安装有平衡块(5),所述连杆轴颈(6)的外侧壁上安装有耐冲击钢套(11),且耐冲击钢套(11)的外侧安装有耐磨陶瓷环(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抗冲击性能的发动机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冲击钢套(11)外壁的边缘处设置有限位凸环(13),所述限位凸环(13)之间形成凹槽,且凹槽的高度大于耐磨陶瓷环(12)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抗冲击性能的发动机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轴颈(6)的内部设置有储油槽(14),所述曲柄臂(3)的外侧设置有注油孔(8),且注油孔(8)与储油槽(14)之间设置有油道(16),所述连杆轴颈(6)的外侧设置有润滑油孔(7),且润滑油孔(7)与储油槽(14)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抗冲击性能的发动机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孔(8)的内部安装有橡胶堵块(17),所述储油槽(14)的内部设置有吸油海绵(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抗冲击性能的发动机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颈(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加强筋(2),且加强筋(2)在主轴颈(1)上呈等间距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抗冲击性能的发动机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臂(3)、平衡块(5)的外侧壁上安装有加强板(10),且加强板(10)与曲柄臂(3)、平衡块(5)之间呈一体化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抗冲击性能的发动机曲轴,包括主轴颈、曲柄臂、法兰盘和前端轴,所述主轴颈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法兰盘、前端轴,所述主轴颈上设置有连杆轴颈,且连杆轴颈的两侧均安装有曲柄臂,且曲柄臂的底端安装有平衡块。本技术通过设置有连杆轴颈、耐冲击钢套、耐磨陶瓷环以及限位凸环,实现了对发动机曲轴的加强,耐冲击钢套套设在连杆轴颈的外侧,避免了作用力对连杆轴颈的直接冲击,且限位凸环的分布,对活塞连杆具有限位的作用,预防了活塞连杆的偏移,套设耐磨陶瓷环套设在耐冲击钢套的外侧,利用自身的耐磨性能,对连杆轴颈进行防护,阻挡对连杆轴颈的直接冲击,大大的提高了发动机曲轴的抗冲击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阎胜军,孙云涛,阎汐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旭锐丰铸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02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4148.html

最新回复(0)